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苗族学校教育的特点湘西苗族的学校教育始于明代,清代改土归而后,学馆也增加不少,但皆以传播汉文化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湘西才发展起真正的民族教育。解放初期的湘西苗族教育,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对国家统一教材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补充;宣...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是历经演变而来的,每种文化也都是具有其鲜明特色的,在历史久远的发展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了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我今天想要讲述的是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比较独特的苗族的文化,在本文中我想着重探讨一下湘西苗族鼓舞的动律特征,主要从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影响因素、湘西苗族鼓舞的表现形式以及苗族鼓舞的主要动律特征开展开。  相似文献   

3.
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其表演时间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傩舞。傩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人丁繁衍和祈祷农业丰收。傩舞是苗族祭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祈福和祝祷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善良的品格。本文主要从湘西傩舞文化内涵、湘西傩舞发展现状以及湘西傩舞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讲解湘西苗族傩舞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4.
湘西苗族的民间教育最能体现苗族教育特点的是苗族的民间教育,其根本特点是以宗族血统为基本纽带,为维护宗族利益为最高目标,这一内容的教育主要在宗教仪式、村寨活动及婚丧嫁娶中完成。其次是实践住,即以实用为主,传授生产生活技能,这一内容的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完成...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一位拥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三族血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不同时期的湘西苗族书写,因其创作时关注点的转换、生存处境的改善以及社会思潮等外部环境的变迁而各具特色。论文以沈从文北京初期~((1))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的湘西苗人的宗教信仰、生存境遇为切入点,管窥湘西苗族的民俗文化、湘西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北京初期的沈从文对湘西苗民的心态,借以探究沈从文北京初期湘西苗族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居建筑,是随着社会的演进,群体生活被家庭结构取代后出现的。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的建筑有其独有的鲜明特色。本文以湘西苗族吊脚楼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美学视角探析该民族吊脚楼建筑中所传达的美的思想及其象征意义,这将有助于民族地区艺术的发展。同时,对湘西苗族吊脚楼的研究也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其它民族民居建筑审美文化的基石,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湘西,了解湘西苗族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7.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本民族厚重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湘西苗歌是湘西苗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根据调查湘西苗歌传承断代的现象已相当严重,湘西苗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相当严峻和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湘西夯沙乡苗族原生态苗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传承。但是,在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剧烈的今天,湘西苗族服饰及其文化面临着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用性和消费水平都大大降低。了解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特点,研究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的瓶颈,以期为湘西苗族服饰在多文化竞争中突围探索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是了解与认识湘西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与开发被现代文明边缘化、濒危化的湘西苗族鼓舞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并建立制度化的保障机制,通过恰当处理民族旅游与苗鼓艺术的关系、建立政府行为与苗族鼓舞的互动模式,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湘西苗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本文主要对苗族鼓舞的起源、形式、特点和节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蝴蝶纹作为湘西苗族童帽中的纹饰常与苗族创世神话中的女性始祖"蝴蝶妈妈"联系在一起,包含了丰富的女性文化色彩。但从苗族文化历史有关的资料中推测,蝴蝶纹中的女性色彩或许只是其文化内涵中的一个层面,它更有可能随着历史的后延逐步被父系氏族时期的苗族蚩尤文化所覆盖,演变成一种对祖先蚩尤崇拜的符号,因而其男性意味会逐渐显现,而"蝴蝶妈妈"随着蝴蝶纹的流传或许已成为一种称呼上的沿用,就此观点以湘西苗族文化为基础对童帽上的蝴蝶纹展开性别归属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的冲突的思考与隐忧。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文化女神,爷爷是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语言、历史、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素,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苗歌也成为苗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翁草村湘西苗歌的研究,力图揭示湘西苗族是如何通过苗歌来实现民族认同的。主要从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民族群体人格,民族社会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依据区域民族构成和区域主体民族的空间差异将湘西文化划为四个分区,即土家族文化区、土家族苗族文化区、苗族文化区、苗族土家族文化区。从文化分区的视角出发,对湘西州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巴代文化是湘西花垣及其周边一带苗族人民的集成。它包括三大仪式、两大体系、八大板块、三十七种类的庞大内容,囊括了苗族文化的原生基因与苗族文化特质的全部内容,具有多样性、独特性、神秘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特点,是湘西苗族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具有多层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湘西苗族起义频繁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汉苗纠纷增加成为湘西苗族起义的间接原因;第二,汉苗文化差异导致民族纠纷的复杂化;第三,明清政府长期执行民族隔离分化和赶杀政策导致苗族人民积怨加深;第四,吏治腐败是导致湘西苗族人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湖南的少数民族较为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也较为繁荣,尤其是湘西地区的苗家风情被人广为传诵,湘西地区位于湖南与贵州、重庆的交接地带,与之西邻的铜仁松桃县,亦是苗族聚居地区,因此湖南苗族音乐的发展,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湖南苗族音乐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创新,以适应当前文化大环境的需要,其主要的创新方式,要围绕其现有特点以及地域优势入手,以繁荣湖南民族音乐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湘西苗族音乐的巫文化特性出发,阐述湘西苗族音乐艺术的"巫性"特征及表现,对湘西苗族音乐所表现出的原始性、宗教性等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3,(A3):24-25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传播民族文化,娱乐身心,并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旨在将湘西苗族鼓舞特有的艺术魅力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8年湘西苗族民歌被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近年来它在文化旅游创意开发中,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促进了湘西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值。本文从苗族民歌的人文资源、生态文化、活态特征、表演艺术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创意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其基于文化旅游的湘西苗族民歌的依托模式、导向模式、保障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湘西苗族民歌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意开发和利用的总体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