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雪 《传媒》2020,(10):78-80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广告的平台运作模式与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接收逻辑;而消费社会的形成也在深刻影响着广告受众的行为方式。本文重新审视新媒体语境下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强调广告对文化的推动作用,指出当今新媒体广告发展中存在的文化症候,并建议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广告话语体系的建构,旨在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生态环境,进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孙岩 《青年记者》2010,(8):88-89
进入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从手机电视、楼宇广告到博客等等,从日常使用的终端产品到日常消费形态,可以说无一例外地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影响。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目不暇接的新媒体形式,不过新媒体能否赢利并且持续赢利成了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从手机电视、楼宇广告到博客等等,从日常使用的终端产品到日常消费形态,可以说无一例外地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影响.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目不暇接的新媒体形式,不过新媒体能否赢利并且持续赢利成了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当前广告传播发展的热点。广告形态表现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传播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对媒体的生存发展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又对媒体的传播形象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利用数字新技术催生的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流媒体、网络游戏、CMMB、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新媒体,从一开始便采用广告表现和非广告表现两大形态进行广告传播,这种是广告又是信息的新的广告传播形态业已渗透到生产、消费、交易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11):39-44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广告和公共领域的表现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多样化。首先,由于新媒体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及其向私人领域的成功扩张,赢得了广告的眷顾;其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资本在网络新媒体领域加速扩张,互联网产业的高度集权化倾向,导致对公共利益的不断冒犯,以消费意识削弱了公民意识;再次,广告对公众的信息获取、信息质量、信息形态的制约影响了公共领域的形成;最后,新媒体广告通过精准营销、口碑传播和非市场化操作重新定义了它和公共领域的关系,有可能使公共讨论和舆情民意受商业广告的影响降低。随着广告等商业信息的染指,新媒体公共领域中公和私的边界逐渐模糊,身份认同将取代权力成为新媒体公共领域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春节广告具有回归人文性的审美倾向;展现现代化社会新型生活方式与消费社会下的审美观;聚焦于小众人群,审美文化更加包容与多元。同时,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审美文化困境。中国新媒体广告在2012年到2019年实现起步和发展,本文将以这7年时间中,春节时期发布的新年主题广告的审美文化演变为研究主体,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春节广告审美文化的基本肌理和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由原来物质消费开始向精神消费转变;消费品市场的极大丰富、商品的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使广告的作用日渐突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广告信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这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广告信息的世界.要想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并且被消费者记住直至最后形成购买力,优秀的广告创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体的发展成就了一代广告植入,将广告推入人民大众的生活中。现如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之快,和传统媒体相对"更胜一层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理念,信息的传播更加的具体和便捷。新媒体是广告植入的新依托,新媒体技术革命和理念创新对植入广告生存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植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这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本文将分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广告植入的影响和广告植入在新媒体中是如何呈现的,最后再分析在新媒体中植入广告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剖析广告媒体、广告公司和广告主三大广告活动主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在市场结构方面发生的变革,梳理了广告产业近年来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并试图从中提炼出技术、资本、政策、消费环境等影响广告产业结构变动的主导力量,继而判断广告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或在移动互联网广告、本土广告公司的资本运作、广告主的整合营销和大数据营销等领域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电脑计算机的科学研发以及迅猛发展,数字时代悄然而至。以数字形式作为传送信号、以数字技术作为信息传递规则是当下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信息的储存搭建起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储存起来,其可复制性很强,并可依照人们的意愿将信息很完整地保留下来,为人们今后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提供便利。户外新媒体广告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以向外延伸扩散的方式开展的一种广而告之的行为。一般以宣传各行各业的专业产品为主,意在对外扩大生产企业的形象,加深品牌影响力,从而宣传行业产品以达到为企业提升效益的最终目的。户外新媒体广告对信息传输的主动性很强,无时无刻不在迎合着人们的生活。当户外新媒体广告遇上数字时代风暴时,二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信息传输的效益,使得信息的传输不在单调、呆板以及极强的目的性,而是更形象生动地为人们的生活着色添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引领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人们对数字时代的户外新媒体广告更是喜闻乐见。其好奇心催生出的广告效应也在不断地带动着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各行各业当前如果把握好市场需求,在数字时代信息爆炸的今天,做好户外新媒体广告创新,将是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抓手,其实现市场竞争优势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分析了当前户外新媒体广告发展背景、数字时代下户外新媒体广告的概念及特点以及提出数字时代户外新媒体广告创意策略。  相似文献   

11.
姚婷 《传媒》2018,(3):83-85
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演进,中国广告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催生着广告专业高等教育的变革.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思想对高校广告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对广告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创新做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成为消费主义的主要推行者,指导并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新媒体环境赋予了大众媒介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去塑造和影响消费文化,90后作为新媒体的原生民更是深受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消费的发展进行阐述,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一些新媒体产品来对年轻人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结果来对当代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的新态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在广告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不仅作为黄金符号被使用着,同时也以一种社会承认形态,或借助社会承认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甚至主导着消费潮流。因此,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广告的"新"主要体现在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广告在传播地域、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广告受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给广告主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也正是由于新媒体广告的"新",使得其在传播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内容缺乏创意、受众碎片化、效果监测技术不完善、可信度降低等问题。本文立足新媒体广告的内涵及其传播优势,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广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陶艳 《新闻世界》2013,(11):134-136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信息接触、接受心理和消费心理等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带来了广告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从创意到传播策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凯迪拉克2011年的一则15秒电视广告和同年同款车型的微电影广告作为分析样本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新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丁娟 《东南传播》2011,(5):114-116
手机广告是一种新媒体广告,具有成本低廉、针对性强、互动性高、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手机广告能否继续生存发展,消费者对其是否接受与认可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本文分析了手机广告的消费群体及影响手机广告效果的消费者心理因素。指出应从提高手机广告可信度、给予消费者优惠、有针对性地投放高质量广告、提供权威认证、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  相似文献   

17.
蒋海飞 《东南传播》2010,(3):110-112
本文通过大学生广告影响消费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大学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人数的95.9%认为广告对于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较大;男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少的分别是电视广告(3.62)、邮寄广告(1.63),而对女生则为商场促销广告(3.93)、广播广告(1.87);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是电视广告(3.63)、传单式广告(1.6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电视广告(3.48)、邮寄广告为(1.87)。由此得出,广告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形式广告对消费的影响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商家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时,只有因人制宜地进行广告宣传,才能够真正达到想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家电、时尚奢侈品等消费升级的行业,团购、电商、微博等互联网相关的新兴品类,将会扩大其广告预算。而竞争激烈的快速消费品不会减少广告预算,会调整其预算的总体结构。电视及新媒体:向强势和高覆盖率的价值媒体集中,新媒体的广告投放额度和比例必然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成都地区的《新新新闻》日报,是当时四川报业中持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影响面最广的民办商业性报纸,该报馆在经营中极其重视发行和广告经营,使其发行量和广告量成为全四川报业之最,其广告中所推介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灌输了独特的消费意识形态,影响着当时成都地区的消费活动与消费文化。本文选取《新新新闻》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近代成都怎样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借助多元的广告形象与话语表达,通过赋予消费何种功能与价值参与建构了近代成都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广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现阶段广告业研究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争论的焦点,往往集中于新媒体广告对传统媒体的广告预算分流。对于广告的跨媒体迁移,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新旧媒体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因为广告传播的核心目标是与消费者形成良性沟通。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新的消费需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