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坛问答     
《网球》2007,(2)
赵宁/北京:我预言,2007年男女职业网坛会分别有一人,在硬地、红土和草地上都夺得冠军!去年女的好象是海宁做到了,男子应该是费德勒吧?《网球》:你的这个预言基本靠谱,都怪草地赛事太少。去年确实是海宁,但男子是加斯奎特。费德勒红土参加了两个大师赛和法网,三连亚。  相似文献   

2.
摩卡 《网球》2008,(2):69-71
费德勒【奶牛】——2004年,费德勒在温网卫冕成功,他回到家乡参加瑞士安联公开赛时,赛事总监代表家乡人民,送给球王一头名为"朱丽叶"的瑞士奶牛作为礼物。从此之后,费德勒在网坛所向披靡,成为现在男子网球运动的主宰者。中国球迷们渐渐亲昵地称罗杰为"奶牛"。遗憾的是2007年7月,朱丽叶因产奶量未达标,被送进了屠宰场。不过它为球王留下了一头小奶牛"雪绒花"。  相似文献   

3.
雨人 《当代体育》2008,(14):32-34
罗杰·费德勒,当今网坛最伟大的男子选手,温布尔顿大满贯期间,他一心两用,还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在自己祖国举办的欧洲杯上,虽然,瑞士队早早被淘汰出屈,但费德勒却向着自己温网六连冠梦想一路前行,鲜为人知的是,费德勒不仅仅是一个足球迷,还差点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4.
12月4日,随着马提奈克一记正手回球出界,克罗地亚锁定戴维斯杯,结束了这一漫长、喧嚣的赛季。这是球王费德勒仍以无可置疑的优势统治网坛的第2年,他81胜4负的成绩只差一点就平了麦肯罗1984年创造的记录,这在今天竞争日益残酷、激烈的男子网坛,是一个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的神奇之旅。即使纳尔班迪安最后一战终结了球王的连胜和大师杯的帽子戏法,也不能使之减色。整个一年,我们都在为罗杰惊叹、疯狂。  相似文献   

5.
Teresa编译 《网球》2010,(10):146-148
无论你是混迹职业网坛还是业余网坛,如果你想像孟菲尔斯一样奔跑,想拥有纳达尔般永不枯竭的体力,但却不幸顶着费德勒老爸一样的身材,我想,这真的做不到。  相似文献   

6.
董冰 《新体育》2008,(4):56-57
2008年的劳伦斯颁奖现场注定是网球人的盛宴最佳男女运动员奖分别属于男子网坛世界第一费德勒和女子网坛世界第一海宁.一个非顶级关注项目却包揽这个至尊体育奖项的风头.这一天.可以让全世界网球迷骄傲地扬起下巴。  相似文献   

7.
观察当今职业网坛,顶级球员们击球的引拍距离都很短,但击出的球却威力强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费德勒和海宁的正手抽击。  相似文献   

8.
当今女子网坛最缺少的是什么?不是力量,不是美女,不是喊叫,更不是伤病,而是一位在任何场地上都有超强实力,能像费德勒之于男子网坛一样几乎没有弱点、带动女网整体水平达到新高度的天后级人物。虽然想马上找到像费德勒这样的旷世奇才并不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他的“七种武器”为标准,在女子网坛“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9.
金路 《网球》2010,(1):61-61
在宣布复出之后,海宁在表演赛中已经连胜三场,对手分别是飞利浦肯斯、佩内塔和佩特洛娃。与09年女子网坛混乱的局面相比,2010年的网坛,有了海宁的回归,想必也不会风平浪静,或许更要多出几分血腥。克里斯特尔斯在复出之后便顺利拿下美网冠军,费德勒也如愿以偿捧得法网的冠军奖杯,海宁这次回来,重返世界第一,赢下几个大满贯,甚至包括她觊觎已久却从未得到的的温网桂冠,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6,(9)
不能说网坛已经进入了单反时代,但是,职业网坛正在经历一个单反时刻。2006年的前三项大满贯,女单冠军全部单反球员垄断,其中两场决赛是在单反球员之间进行。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毛瑞斯莫和海宁实力越强所致。前三项大满贯的男单冠军有两次属于单反球员,更可以将这归功于费德勒的个人表演。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全场型选手? What's the all-court player 毫无疑问,全场型打法已经成为网坛的主要打法之一,在发球上网慢慢淡出历史舞台,纯底线型打法又单调乏味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全场型的打法,费德勒和海宁依靠这种打法在网坛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让全场型打法拥有了更多拥趸,他们俩也就成为了全场型选手的最明显代表。  相似文献   

12.
有别于费德勒一枝独秀的男子网球,当今的女子网坛,最为活跃的是3张我们熟悉的面孔——海宁、莎拉波娃、毛瑞斯莫,她们占据了年终世界排名的前3位,包揽了4大满贯赛事以及WTA年终总决赛的冠军,她们无疑是当今女网这场舞台大戏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闪亮九十年     
你知道海宁、费德勒、布莱恩兄弟除了分别在WTA女单、ATP男单和男双排名第一外,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他们球拍上鲜红醒目的W就是答案。在网坛,Witson是个响亮的名字,除了上面提到的明星,威廉姆斯姐妹、达文波特、“双伍”搭档,以及已经  相似文献   

14.
2007年,费德勒再度一统男子网坛。年终上海大师杯上,这位当世王者在意外失利一场后,一盘未失,五年内四次摘得大师杯冠军。而首战的意外,竟然被人惊呼为"费德勒时代结束的开始"。事实证明,这句话于是说是判断,不如说是梦呓:费德勒江湖霸主的地位尚未有任何动摇地迹象。连续四次蝉联年终第一,从2003年开始,这位长相稍微有点憨豆影子的瑞士人,就坚实地统治着自己的帝国,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7,(8)
"他是所有人想要挑战的对象,他已经赢得了11座大满贯单打冠军,他的名字叫罗杰·费德勒。我是泰戈·伍兹。"这是耐克体育最新的商业广告片。在片尾,伍兹饶有意味地说:"不过我已经赢过12座大满贯了,所以伙计,你还要继续加油!"可是,真正该要加油的,或许是老虎伍兹吧。当费德勒在比约·博格面前追平了温网5连冠的纪录后,没有人会怀疑他会打破桑普拉斯名下的14座大满贯单打桂冠的纪录。虽然纳达尔已经接近颠峰,并且在今年的冠军排名榜上早早超越了费德勒,但今时今日的国际男子网坛仍旧是这个瑞士人执掌的王朝。2007年7月8日的傍晚时分,费德勒一身白衣白裤,彷佛把观众们又拉回到一个世纪之前的温布顿。他亲吻了金灿灿的冠军奖杯。他把最迷人的一面留给了英国仲夏的草地。然后带着他的战利品归去。我们看着那副优雅的身影,禁不住赞叹:这就是王者的一面。但只有这迷人的一面,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好奇。有无数次,堆积在他面前的采访机和录音笔都希望能够从这个男人口中探听到他的私人生活。不过他都巧妙地回绝了。庆幸的是,最终还是有个人走进了费德勒的心灵密室,这个人就是蒂姆·亚当斯,他是《VOGUE》杂志的特约记者。去年11月,他们曾在纽约时装周上碰过面,费德勒那时就答应亚当斯会接受他的访问。"罗杰说米尔卡是《VOGUE》最忠实的读者。"亚当斯说:"听他这么说,我的第一反应是:眼前的这位是个多么体贴的男人!这跟那些激烈的比赛一点也扯不上关系。"今年3月,蒂姆在迪拜完成了他的专访。他希望能让读者看到费德勒的另外一面。"当罗杰听我问:‘米尔卡给你的事业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之后,他的目光穿过这间酒吧里那些晃动的身影,投向另外一边——米尔卡正坐在那儿整理一大堆的票据,时不时被电话打断。罗杰的脸上保持着一种笑容,我不得不说,那是被爱神之箭射中后沉醉的笑容。"  相似文献   

16.
王权的威严     
serra 《网球》2007,(10)
费德勒丢了两盘,海宁则一盘没有丢,在经历了喧嚣的两周之后,美网的终局则充分显露出王者的终极力量,赛前预测的可能性在费德勒和海宁的强大面前统统化为乌有。这样的结果虽然没有令人激动的戏剧性,却具有强大的逻辑性,当你看到迪约科维奇和罗迪克唾手可得的破发点和盘点,竟然一筹莫展的时候,你不得不感叹费德勒的深度,这就是网球。而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威廉姆斯姐妹、库兹涅索娃面对海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桑普拉斯3月初宣布今夏参加世界团体网球赛WTT的时候,毫不吝惜对费德勒的赞美,称其在整个职业生涯期间都会是大满贯赛事的夺冠热门,未来三四年内不会有人威胁到他的统治。在我看来, 桑普拉斯的看法中,这一句最为有趣,“现今男子网坛中的伟大球员没有我那个时候多。”  相似文献   

18.
金路 《网球》2007,(12)
地球绕着太阳转,网球绕着费德勒转。任何事物都会衰败,物极必反是永恒的真理。谁也不敢说天王是否在2006年已经到达了职业生涯最鼎盛的时期,但在2007年,我们看到了一个也会疲惫的神。68胜9负,这对于任何网球选手来说,是一个连做梦都可以咧着嘴笑的战绩。可这却是费德勒自2004年开始统治网坛以来的最少胜场与最多败场。或许,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他的几场失利,就说其男子网坛的霸主地位已经动摇,但至少有两点很明显,在赛事的决赛争夺和面对年轻选手冲击时,费德勒的压力从没如此重过。纵观当今男子网坛,最大的技战术难题就是击败费德勒,而2007年的这八场比赛,似乎也让我们窥测到了解决这项高精尖技术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十年网坛四大满贯单打冠军进行统计,客观分析世界网坛单打竞争格局及趋势.主要结论:世界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争霸的局面已经形成,费德勒在澳、温、美网中具有统治地位,德约科维奇次之,纳达尔在法网具有绝对优势,穆雷则刚刚实现大满贯,稍显落后;“群芳争艳”是世界女子网坛竞争的主旋律,其中小威廉姆斯在澳、温、美网的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摩卡 《网球》2008,(12):60-66
颇不平凡的2008赛季,或许会成为职业网球历史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年份,这不仅仅是因为纳达尔实现了一统法网和温网的天下,或者看似坚不可摧的费德勒王朝被彻底瓦解,更因为在这个赛季里,我们看到了一群正在崛起的新势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国际网坛展示了自己的竞争力,更为ATP与WTA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比如,让海宁心生退意的萨芬娜、让纳达尔狼狈不堪的特松加、让人们可以忘记辛吉斯的沃兹尼亚奇等等。这些网坛权力的继承人,无疑都在觊觎更高的权位,他们大约已经准备好在2009赛季,或者更长远的未来,建造起属于自己的统治堡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