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拉特新千年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不要把体育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但是你别想说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认同这个观点,他的观点是体育和足球要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国际足联的主席是怎样说足球的。你曾说你看国际足联像一座大房子,这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很简单,这是一个外型上的概念。我们可!把国际足联看成一座房子,而我们建造这座房子的基础是信任和信心这两样东西。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民主和团结;房子的天花板是高质量的比赛;而我们的屋顶就是大家的广泛参与。 房子需要人去住,我们就有这样一个大家庭住在里边。这是一个由30…  相似文献   

2.
噢,天哪,时间过的可真快。就像是刚发生在昨天,我与世界上最伟大的选手一同进行了训练。在我个人职业生涯中,也和其他许多的优秀选手一同训练过,但是没有一次能超过这次给我的印象深刻。因为,对面站的是球王罗杰·费德勒。倒霉的星期天,我又倒在了黎明前,还差一轮就能挤进周一的正赛了。坐在空荡又寂静的球员休息室的长凳上,我独自整理着  相似文献   

3.
黄河 《收藏》2013,(9):252-253
小时候,我的家在部队。那时,我们随部队驻扎在西南的原始森林里。我母亲在部队医院工作,房子都是用一棵棵大树建成的……整个环境就像童话一般。父亲喜欢做木工活,我们就去玩父亲刨下来的刨花。当时父亲会使用各种木材,其中最喜欢的就是楠木,说楠木好用,红木类的太硬,不愿意用。后来,我们随部队迁走了,等我们再回到这里时看到,那些树木都被砍光了,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么粗的大树都被砍光了。所以,当今天谈到楠木资源的珍稀,我都会想到这些树木,这个我是有切身感受的。我和楠木结缘,还是因为我收藏的另一个爱好,那就是牌匾收  相似文献   

4.
志在拼搏     
在我八、九岁时,我家住在菏泽市地委对门,那是个大机关,在一间很大的房子里摆放了七、八副乒乓球台,常有人在里边打球。我和小朋友爬上临街的窗台往里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打乒乓球。那时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没钱买拍子,就请邻居帮助做了一个拍子。上面没有海绵,我就花了几分钱买了一块会计点钱用的海绵,用小刀割薄,贴在拍子上,我01IL个小孩子有空就在门板上、桌子上打乒乓球。“文革”结束,我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却很弱。于是,又拾起了多年不用的乒乓球拗,参加了青岛翰老年体协乒乓球委员会,有时间就去揭炼,核组织越…  相似文献   

5.
刘伟 《垂钓》2010,(12):56-57
2006年,我在著名的鹤乡齐齐哈尔市郊住了一年。闻名世界的扎龙湿地就在这里。她位于齐齐哈尔市的东南,有成千上万的丹顶鹤在此繁衍生息。我就住在扎龙湿地的旁边一个叫做葛家地房子的村子。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6.
水原先生带我们参观3月14日上午,水原明窗先生准时来接我们,和他一起来的有他的助手、《邮趣》杂志社的清水武夫先生,还有司机和几位车上的工作人员,这是一辆多功能的豪华大轿车,在车内有会议室、休息室(兼餐厅)、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脑、电话、电视机、录象机等设施,几乎办公、开会、文娱、吃饭等所需的设施一应俱全。张济众团长开玩笑似地问水原先生:“是不是你们就在这辆车内接待我们一天?”水原先生笑着回答说:“不完全是,但是大藏省印刷局只给我一天的时间,实在不够用,我们有很多邮票方面的问题要交流,有了这辆多功能车,我们就可以把路上行程的时间利用上,可能要使各位多辛苦一些了”我们齐声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7.
囧囧有神     
《体育博览》2010,(7):33-33
来自伦敦的问候 大家好! 我想我欠你们一个交代.正好现在有点时间,所以赶快来了。现在我在伦敦,和父母、妹妹住在一个很酷的公寓里。能和家人呆在一起实在太好了.因为通常在巡回赛中我都不能看到他们。现在我们大家却在这么棒的房子里。  相似文献   

8.
不想做奴隶     
有一个朋友,羡慕别人家的大房子,一心想拥有一套。最近终于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因为房子金贵,所以在装修时更要精致些。于是每天研究什么风格,什么颜色,怎么装,买什么……然后就专心在家里和装修师傅一道忙碌着。我很久看不到她。突然有一天,她打电话来,让我去参观她漂亮  相似文献   

9.
陶静波 《垂钓》2001,(6):59-59
我妻弟有一幢别墅式的房子,盖在他们镇的一个大池塘边,每年清明节,我们全家都到他那里住几天。  相似文献   

10.
1983年3月3日,全国党校系统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中央党校礼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同志主持了这个报告会。这天上午,记者来到礼堂主席台后休息室,采访报告会的消息。十二时,报告会结束了。王震同志来到休息室。当我自我介绍是光明日报记者以后,王震同志亲切地笑着,拉我坐在他的身边。王震同志虽然年逾古稀,两鬓白发,但精神饱满,谈笑风生。"你来得正好,我要向光明日报社推荐一篇好文章。刊登在《中华武术》杂志1983年第一期上,题目是《访许世友将军》。"王震同志说着,把一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1.
半年前,我和老伴拿出大半生的积蓄买了一个80平方米的两居室,实现了有生之年住上新房的心愿。前两天房子终于装修完毕,我和老伴欢天喜地筹划着在新居过年的事,可搬家的过程却一波三折。事情的起因是儿子资助给我们5万块钱,然后让我们把老屋里的家具摆设全部扔掉,说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搞得我和老伴很不爱听。  相似文献   

12.
开赛的第二天晚上,一直等待的菲利普西斯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看见他在休息室和球场之间穿梭,但没有出来,我于是站在门口等他。不知何时门外的台阶上坐着一位抽烟的老人,像位可爱的老水手,安静地坐在噪杂人群中,有人认出他是马克的父亲,顿时许多人围了上来。有人对尼克  相似文献   

13.
法拉盛抬零     
丁春平文   《网球天地》2011,(10):30-30
球员休息室里的故事 美网在阿瑟·阿什球场为球员在室内和室外各安排了一个休息处。有的球员在吧台旁小酌,窃窃私语,密谋着下一轮的作战计划;有的在打电子游戏,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有的在电视里观看下一轮对手的比赛,寻找他的弱点;有的在健身房里热身,准备上场鏖战;还有的就在沙发上酣睡,做着夺冠的黄梁美梦。  相似文献   

14.
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半决赛输给波形纯里后,韩馨蕴回到球员休息室里哭了,她和教练花了一个多小时谈心,一定要找到比赛中的问题。“技术上出现了明显的漏洞,战术运用也不好。我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不自信。”冷静后的韩馨蕴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久违的决战     
我的时局被安排在第二场进行,按以往的惯例.中午应该有较为宽裕的休息时间。小睡片刻之后我刚想洗个脸,就接到了电话通知,告知第1局已经结束.让我尽快去赛场。当时还不到下午两点.而第1局比赛时间是1点半,我真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事实上第1局只用了25分钟,鹤洋一举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28分钟结束战斗的纪录,只不过上一次是他轻取华学明七段,而这一次却是被古力快刀斩乱麻。于是我和谢赫急匆匆地赶往赛场。来不及进休息室.在后台略站了几分钟就登上了NEC杯半决赛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3,(10):43-43
对,心思都在团体上了,我作为团队的三号,很想每一场都能为队里拿一分,在赛前集训旧勺时候心里就有这个目标。所以在集训的时候我练得不错,也很刻苦,练了一个星期脚上就起泡了,当时周指导和刘赛姐调侃我说,如果脚上能起三个泡,我们就肯定能拿冠军,因为我们团体淘汰赛要打三场球。结果我脚上还真被练出了三个泡,还都在一个脚上。周指导说我有进步就是因为练出泡了。  相似文献   

17.
成京秋 《乒乓世界》2003,(12):25-25
朱世赫:哎,我的名字初一接触,朱世赫好像略显腼腆,问他一些问题,除了点头就是摇头.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等混熟了。才发现他其实很活跃.总能见他和金择洙、吴尚垠不停地唠叨,怪不得有个“碎嘴子”的绰号。有一天在运动员休息室,他突然指着号码布长叹一口气: “我的名字应该是朱世(?).可是不知怎么传到中国就成了朱世赫。英文名字应该是JOO SAE HYUK.结果国际乒联给我改成JOO SE HYUK。中英文名字没一个对的.哎!”一副委屈的模样甚是可爱。  相似文献   

18.
幽默故事     
酒鬼聊天两个爱尔兰人坐在一个酒吧间里喝酒。其中一个问另一个:“你是哪里人?”另一个回答:“我生在科克郡?”“不是开玩笑吧?我也生在科克郡!咱们再来一杯吧!你生在科克郡什么地方?”另一个笑道:“我生在我妈的房子里,门前有一条小河从萨克村南边流过。”“上帝保佑,”第一个人叫道,“你能相信吗?我也生在我妈的房子里,也离萨克村不远。为了咱们的亲近,来,我们再干一杯!那么你是在哪个学校上学呢?”“我上学是在镇上的圣母受难学校。”另一个答道。这时第一个人已经兴奋得不能自已,他大声叫了起来:“天啊!太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9.
场下的刘清华依然豪爽如场上。问她参加完’98全国武术锦标赛女子套路团体赛后有什么打算,她笑着说:“装修房子。”八运会两块金牌进帐的刘清华被奖励一套两居室住房,她说房子就在石景山附近。听说刘清华的男朋友也在北京,于是问她:“训练这么忙,连跟男朋友约会的时间都没有了吧?”她痛快地说:“我们俩一个礼拜见一次。”一点儿也不矫揉造作。“跟男朋友在一块儿干嘛?看电影还是逛街?”“吃”她豪爽地笑着,“每次我们一见面就大吃一顿。”“房子也有了,什么时候办喜事呀?”一抹女孩子特有的羞涩划过刘清华的眼角,她微笑着摇摇…  相似文献   

20.
刘菁 《围棋天地》2004,(7):21-26
李昌镐号称“石佛”,而睦镇硕人们习惯叫他“木木”。木木在打进决赛后我们曾在网上聊天,他说自己以后会经常来中国下联赛,正在考虑是不是在北京买所房子方便些.并询问我棋院附近房子的价格问题。我当时就劝他应该全力准备这次决赛,别的先放一边,等拿了冠军价格自然就不是问题了。在哈哈大笑后木木表示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