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家的“小哑巴” 提起杨璞,杨爸爸笑着说,杨璞有一个比他大6岁的姐姐,那时候国家还允许一家要两个孩子,已经有了一个可爱女儿的杨爸爸、杨妈妈都希望可以再有一个男孩子,但是由于工作太忙加上怕再生一个姑娘,也就没有再考虑这件事。直到五年后的一天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找到杨爸爸说,街道还给他们留着那个名额,要是还不要的话就不允许再要了,杨爸爸回家和杨妈妈一商量还是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就这样有了杨璞,他们也终于有一个男孩子。杨璞的名字是爷爷给他取的,姐姐的名字叫杨蕴,家人都希望兄妹两个长大以后可以成为有涵养不张扬的人。杨璞从小身体就不好,吃什么就拉什么,营养一点也不吸收,身体极其瘦小,头发黄黄的,大家都开玩笑的叫他小黄毛。最令杨爸爸和杨妈妈担心的是杨璞一直到三岁都还不会说话,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以及幼儿园的老师都担心他会不会是个哑巴,谁也不会想到,杨璞会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而且还成为了国脚。从  相似文献   

2.
杨璞印象最深的一次挨打 提起杨璞小时候的事情,杨爸爸、杨妈妈开心地笑了,他们说,别看杨璞现在不太爱说话,很老实,可是他小的时候却特别调皮。记得有一次,杨爸爸发现自己装在兜里的外汇券少了,开始没太注意,可是后来发现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发生,而且还常看见杨璞买回一些贴画、铅笔、小画片什么的,当爸爸问杨璞哪来的钱的时候,杨璞说是妈妈给的,可是再一问杨妈妈便发现杨璞说了谎,自己兜里的外汇券一定是杨璞偷偷拿去换东西了。杨爸爸特别生气,便把当时刚上小学的杨璞绑在院里的一棵大树上,用皮带狠狠地抽了他一顿,并且告诉杨璞球踢不好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学会做人。从那次以后,杨璞记住了爸爸的话,也从来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杨爸爸回忆说,在他的记忆中那次是杨璞惟一一次挨家人的打。  相似文献   

3.
童年记事薛申:我小时候就爱看球赛、也爱踢球、但常常与伙伴们在胡同口踢塑料球。这可能受我父亲的影响,他挺喜欢足球的。田野:小时候,我拉过手风琴,家里人希望我多学点本事。我老爸以前在业余体校踢过足球,受他的影响,我也喜欢上了足球。10多岁时、我参加“可口可乐杯”少年比赛,得过两届最佳射手。杨璞:我从小在东直门小学踢球,结果让体校的教练给看上了。长大成人薛申:我1992年进卢城体校,1995年进北京青年队,1998年打甲A,接着又进国奥队集训,这么一步一步的,我觉得还挺顺。其实,我从小成绩一直特别好,我小学毕业后,作为“三好生”被保送到师大附中,初  相似文献   

4.
1988年小学毕业的时候,杨晨被选到了北京市第三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学校建在位于北京市大兴县芦城乡的一片空地上,当时学校四面环绕的全是玉米地和菜地,别看当时那地方的环境不好,可却是北京市惟一一所正规的足球三线的训练基地,那里的足球教练都是从原北京男足退役后的优秀球员中选拔出来的教练,可以被选拔到第三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小球员也都是各个区体校的尖子队员,那里培养  相似文献   

5.
古广明寻踪     
数月前,当德国著名足球教练施拉普纳决定来华执掌中国足球队帅印时,中国人谁将出任施氏的主要助手,便成为广大球迷的热门话题。是徐根宝?是李应发?还是王后军……球迷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6月初,中国足协通过新闻媒介宣布应施拉普纳要求,正式邀请古广明为施氏助手。这消息使广大球迷既意外,又惊喜。意外的是古广明这位叱咤风云的前国脚早在7年前便金盆洗手告别足坛过洋留学,近年来他重披战袍在国外走红,恐难归国。惊喜的是,这位深受广大球迷爱戴的古仔赤子之心未泯,慨然应召归国,协施拉普纳重整足坛,二人珠联壁合,我国足坛大业中兴可谓有望矣! 古广明1959年1月31日出生在广州,从小就酷爱足球,8岁时就成为绿茵场上的小足球队员,9岁时进入广州著名足球重点小学素社直小学。12岁又闯入广州市中心体校的大门。古广明天资聪慧又刻苦好学,在该校足球教练的悉心指导下,他的球技长进颇快,不久他便成为学校足球队的拔尖人  相似文献   

6.
倔强的“小山东” 长到1米78,范斌的个头就封了顶。 范斌无奈:要是踢足球就合适了。还没上学时,爱跑爱跳的他就满世界踢足球,他天生的运动悟性被体校的足球教练一眼相中,要不是父亲那”足球粗野”的旧观念挡道,说不定他早就是出色的中场核心了。而当他摸着篮球爱不释手时,个头儿偏又不配套了。 教练们也惋惜:范斌是块好料。当初,体校篮球教练来小学选材时,篮筐下夹在一群乱扔乱打的三年级学生当中的范斌吸引住他们的视线。小家伙不仅知道冷静地瞄篮出手,还会机敏地晃人跳投。叫来一问,才知此前他从未玩过篮球,问他想不想到市体校打篮球,小家伙先是一愣,接着立马答道:“太想了,体校能要我吗?”当教练告诉他进体校不像在这儿闹着玩,而是要吃苦时,  相似文献   

7.
据瑞士《体育报》报道,现年48岁的苏联国家足球队和欧洲杯冠军迪拿摩基辅足球队教练拉巴诺夫斯基认为,“苏联缺少培养高级足球运动员的必要基础,也缺少场地、运动服装以及在足球体校中忘我地致力于足球训练的教练员。不解决这些问题,要想培养出出类拔萃的足球运动员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8.
吴琼是北京东城体校的青年教练。他带着一群五、六岁至十一、二岁的孩子,暂借八一队的游泳馆学练游泳。那游泳馆离市中心很远。每天下午五点过,八一队的队员们头发湿漉漉地走出游泳馆了,东城体校的孩子们才纷纷跳入尚未平息的淡蓝色的池水。于是,孩子们细芽嫩气的嚷叫声、哗哗哗的拨水声,以及五六个教练的喊声,很快就充盈了整个游泳馆。这时,一抹橙黄的夕阳透过西面顶窗映入水中,闪起明晃晃的光波。然而,训练馆外面仿佛比馆里还要喧杂些。一大片孩子家长站满了台阶下的空场地。他们或交谈;或凝神寂听馆里的击水声;或设法进得大门,守望在通往池边的门窗后面,寻觅孩子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李珊入选天津女排时只有15岁,当时教练的一句话使她有了一个最美好的梦想:“李珊,天津队去奥运会的选手就是你。”当时李珊连作梦也没敢设想的前景,却不出所料被教练言中了。 迷排球全因好玩 李珊的父母都曾是天津市篮球选手,先天的遗传因素使李珊小时候就比同龄的孩子长得高,快速增长又导致她很瘦弱。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李珊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位置上,但因为她学习成绩好,父母并没有想让她“女承母业”从事篮球运动。 天津市少年体校提倡早期训练,有特长的孩子,一般小学二、三年级就进行业余培训了。父母觉得李珊应加强体…  相似文献   

10.
李公一这个名字对于80年代的球迷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他被公认为是当时中国足坛最具杀伤力的前锋之一。论个人能力,现在的北京国安队里还找不出与他当时水平相当的锋线选手。李公一少年时期即显示出良好的足球天赋,他的小学体育教师苑永康慧跟识人,对他刻意栽培,使其球技大有长进。1971年,即他9岁那年被选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后又转入北京先农坛体校。在这两所著名的业余体校中他接受了严格的足球正规训练,从而打下了相当磁实的基本功。公一脑子好、悟性强,一点就透,开窍很快,不久就在同龄选手中鹤立鸡群,独领风骚。1975年他进入北京第二业余体校,师从王春来、马元安两位名教练,3年以后,又入选由崔增石、商瑞华执教的北京青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治区首届U—13少年足球比赛,2003年8月2日至8日在拉萨市体育场举行。这是西藏自治区足球协会成立一年来首次承办的全区性足球赛事。 参赛的13支足球代表队分别是山南地区山鹰足球一队、二队,林芝地区重点业余体校足球队,林芝地区中学足球队,拉萨市第一中学足球队,拉萨市第二中学足球队,拉萨市第四中学足球队,拉萨市城关区中学足球队,当雄县中学足球队,西藏自治区体校藏鹰足球队,日喀则地区足球队,昌都地区足球一队、二队。比赛按每队7人制进行,以抽签形式分A、B两组进行6轮角逐,每轮6场。  相似文献   

12.
安彦奥寺生于1952年3月12日,现年41岁。他在1977年至1986年间曾先后效力于科隆和不来梅二支德国甲级足球劲旅,作为一名来自日本的外籍球星,9年间他共参加过234场甲级联赛,进球26个,是一名出色的中场球员。1987年,他回到日本,着手建立本国的甲级足球队。1991年以来,他出任东铁俱乐部的足球队老板,并亲自赴欧洲招兵买  相似文献   

13.
西德国家足球队教练德瓦尔在西德国防军瓦伦多夫体校联邦德国足球教师的年会上,向其成员和来自16个国家的客人就其对南美足球的经验作了报告,受到了广泛的注意。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电竞也要体教结合2006年10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半决赛第二回合结束,北京理工大学队在点球大战中淘汰对手晋级明年中甲联赛,该队也成为历史上第一支晋级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学生军。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的成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体教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在黄海大连弯西北岸,有一支活跃了三十五年的农民足球队,这就是金县大连弯公社前关生产大队足球队。该球队组建于1948年土改初期。 当时的前关村农会会长赵兴业是个足球爱好者,那年春节时,他在当时农民夜校里搞到一个足球,青年农民们都很爱踢,于是,赵兴业就把大家组织起来踢足球,并从中选出一批  相似文献   

16.
也许,生命中的快乐和苦痛都是由无数个“一”组成的,一个足球,一场机缘,由此不一样的一生“不发煤火费”、“南克万”、“小将南方”、“超级替补”都曾经是他的称号,相信国安队的铁杆球迷不会忘记他,那个整天乐呵呵的国安队20号南方。今天他再次站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已过而立之年,谈起他的足球生活,我们总结出“一字纲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北京市三好生南方小时候是一个乖巧可人的好孩子,学习成绩优异,连续六年的学校三好生,还曾被评为北京市三好生,被父母寄予厚望。机缘巧合被体校足球队的教练看中,却被身为老师的母亲全力阻拦,原因很简…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机会,不知哪一次就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辽宁盼盼队中的新秀、6号队员岳鹏飞就是因13岁时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才与陌生的篮球结缘的。 当时身高已达1.73米的岳鹏飞正在上小学,一天,阜新市体校的一位篮球教练到他所在的小学挑选队员,一眼就相中了当时在同龄孩子中“鹤立鸡群”、但对篮球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他。起初岳鹏飞的家人对他去打篮球也持反对态度,因为当时小岳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且身体有些瘦弱。但经不住那位爱才的教练一再坚持,小岳的父母才从“让他锻炼身体,好多吃点儿饭”的角度考虑,勉强…  相似文献   

18.
《少年体育训练》2014,(2):138-138
<正>崔补和,1965年12月7日出生,山西忻州人。出生于于摔跤之乡山西的摔跤世家的他,从小就受到当地摔跤氛围和家庭的熏陶,对摔跤有着浓厚的兴趣,田间地头、庙会戏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1979年,年轻的崔补和考入当时的忻州市业余体校,正式开始了边学习边训练的体校生活。1980年,崔补和与当时体校的师兄远赴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上学训练,师从李福轩教练,学习古典式摔跤。李教练在  相似文献   

19.
一封信,越过万水千山,从巴西寄到了四川中江县城。 这封信,饱含着中国少年足球队队员邱卫国对亲人的眷恋,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 邱卫国曾是中江中学的学生。前年选送重庆体校少年足球队。1993年,他从全国6000多名优秀少年足球队员中脱颖而出,被选入中国少年足球队,赴巴西学习5年。他是西南片区(川、滇、黔、藏、桂)五省、区中的唯一入选者。  相似文献   

20.
今年只有23岁的马永康现在已成为了颐中海牛队的后防中坚——清道夫。年纪轻轻的他能担此重任吗?八轮甲A战罢,大康的表现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就如同陈刚在海牛队二十七八岁那一批球员中的领头羊地位一样,大康也是他们这一年轻段在海牛队的领袖人物。这也难怪,国青队、健力宝和国奥队的经历使得他比同龄人多了几分阅历和见识。身高183米、体重75公斤的大康,1977年3月9日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是酷爱足球的爸爸领着他走上足球道路。在经历了与其他球员一样的小学生活后,大康进入了青岛市少体校足球队,很快青岛三城会足球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