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化市档案馆近段时期征集到大量反映奉化地方文化的录音录像档案,刻录成光盘多达16盘。其主要内容有已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奉化布龙》,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竹器》、《唱新闻》、《农民画》和《奉化吹打》,正申报国家级非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台州市有五个项目入选。它们是台州乱弹、临海的黄沙狮子、仙居的针刺无骨花灯、天台的济公传说、天台的“干漆夹苎”技艺。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我们立即与各有关县(市)文广新局联系,向他们征集在申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同时,对相关传承人进行逐一走访,通过采访,做口述录音,以取得第一手真实材料。  相似文献   

3.
日前在第八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上,中山装展区格外引人注目。而主办方中山市相关单位也正在搜集中山装的历史资料,如果资料能够齐全,中山装将努力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此同时,广州、上海等地的一批民俗文化专家也呼吁,中山装制作工艺应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时间,中山装是否要申遗,成为中国服装业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李英 《档案管理》2012,(1):80-82
自从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全国不少地区都积极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传承、创新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给档案管理部门带来一定挑战,如何根据非物质文化档案的特点,顺利实现档案建设与管理,已成为研究的一个课题.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的那部分档案,即所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道具、实物等,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记载、声像资料等.对于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其档案还应包括与"申遗"工作有关的一系列档案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普查与档案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以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相继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这两项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级政府还为此搭班子,成立临时办公室。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文物普查与档案又有何关系呢?笔者以为这两者有"血缘"关系,很值得研究。先来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档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学术课题。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注重的是项目申报层面的表述,但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研究理论的深入,局限于申报层面的分类类目已经不能满足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因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应适当考虑中国传统文献分类思想的融合,从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律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献分类的逻辑及知识组织方式,切合实际地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重新厘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的确切名称,综合多方因素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属叙词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表达功能,在这个分类体系的重构过程中,"文化空间"也应当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目划分之中。图3。表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认证中居于全国前列,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主页指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子网中没有提供山西省非遗的本体知识以支持多角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展示。基于此,文章采用语义网和本体技术,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和相关网站收集山西省知识,采用Protégé5.5.0软件构建山西省非遗本体。具体而言,采用查询工具SPARQL,查询计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别、类型、认证批次等属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相关关系,将结果利用Python3.7图形软件包进行可视化呈现,分析各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面临的具体困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入选和呈现情况,能够基本了解和认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对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现实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遗产,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以人为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核心,保护的主要对象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物质,相关的制品和场所亦是其重要的载体。做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称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急需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的一种履约行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该遗产。在《公约》框架下设立的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名录的区分是:前者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并以此彰显遗产的地位;后者则更多地强调了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形式。2005年,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项目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推动中蒙两国人民的交流、了解、信任和友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跨境民族进行联合申报共同保护的示范性项目。直至2021年5月为止,我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34个项目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其中仅有的两项与其它国家联合申报、联合保护的项目之一。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有效保护产生了历史性影响,影响所及不仅仅限于中蒙两国之间。2020年12月正值中蒙两国联合申报成功15周年之际,对联合申报过程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总结联合申报的经验、抽离出联合申报的基本规律,甚至总结出我国与他国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经验",进行提炼和推广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的能力。本文依靠大量的文献解读和亲历者的口述,还原了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过程,梳理各种事件背后的成因,抽离和分析出联合申报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业务交流     
莆田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开发2009年来,莆田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积极开发遗产档案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保护。2009年11月1日-7日,为祝贺妈祖信俗申报世  相似文献   

12.
孙莹 《兰台内外》2005,(6):65-65
“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讲述的长篇英雄传说,一代一代用口碑传下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满族说部”是吉林省文化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保护工程,并于2005年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和传统习俗都渐行渐远。有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传统的技术工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本文主要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怎样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相关链接:马莉莉,1949年生于上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1961年进杨浦区戏曲学馆沪剧班,毕业后入爱华沪剧团,后转入上海沪剧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曾先后荣获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主角奖、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文化部任命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上海沪剧院副院长、市文联委员、市政协委员,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声音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在回答能否设立全国读书节的提问时作如下表示:“我们这个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世界的先进文化,但是如果连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都没有能够学好,就很难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因此,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项目进入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其中暴露出传承人有争议、申报内容不严谨、评价机构不够健全等问题。本文认为,保护工作要注意以人为本、活态传承,要注意保护传统武术生存的文化土壤,在保护工作中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2006年6月10日为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措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昨天,我们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盛会,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的正式成立。今天,我们按主办方的安排,在这里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交流会议。我代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向参加此  相似文献   

19.
李丽 《档案天地》2012,(9):51-5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_种重要方式j平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共挖掘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2项、县级24项,其中西调秧歌、脸子会等艺术形式全省独有.对于研究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代表作名录或保护项目,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申遗和保护是统一的,其实申遗就是一种保护。保护和传承人类历史几千年延续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