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哪里?针对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的差别以及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如何进行教学调整?找准学生起点,并基于学生起点实施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努力尝试,使数学课堂更具实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一节例3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中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3.
许雪梅 《四川教育》2013,(11):31-31
一、要关注学习的起点 导,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们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学设计预设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呈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很多因素事先无法预料“,互动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作为推进教学重要手段的“提问”,也应采取一些应对策略。笔者认为,要提倡教师采用“生成式提问”。所谓“生成式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提问的一种教学策略。下面结合数学学科,谈谈“生成式提问”的一些有效策略。一、找准“起点”,分层施“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5.
要真正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必须直面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现在究竟在哪里?数学教学究竟从哪里开始?学生究竟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面对不同学生认知起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好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即必须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否则,“以生为本”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学发展亦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为了凸显母语教学的特点,从“把握言语指向,找准语用三起点”“玩转 言语范式,递增语用三量点”“锤炼言语艺术,唤醒语用三特点”三个层面探索“语用型”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进“真语 文”课堂.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的三起点、三量点、三特点,让文本的言语价值得以提升,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 能...  相似文献   

7.
“发生式”教学就是指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找准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动态真实地展现学生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有针对性地灵活施教,摒弃僵硬死板的灌输和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从而促使建构学习自然“发生”。下面以数学课为例,介绍一些采用“发生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1.1调查目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逐步融人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仍然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现状.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起点和切入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本中含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靠“学”。我觉得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学好、学活课本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导“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回归课本”,必须使学生对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识到课本是学习的依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如果课本没有学好,就想另辟蹊径,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形成不良的学风及对…  相似文献   

10.
汤浩 《湖南教育》2006,(8):21-2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消除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隔阂,在教学时找准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把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带进课堂,让数学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学生的学习起点已经不是从零开始了,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要弄清楚学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语文教学。每堂课都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应该达到的境界。“读”是“本”,是“源”,但不应该是“唯一”。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都不能马虎。所以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巧妙地穿插写。这正是现代语文课堂的需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要找准写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写出语文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潜力、动力和目的,对其教师的“道”与“术”有更高要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更要具有实践性、操作性,高职教师要在教师的“道”上继承坚守,在教学的“术”上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现实起点.学生学习的起点可分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而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原先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求通过细心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预测学生的学习起点,用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善于分析逻辑起点,立足现实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教师要善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处理教材,无需面面俱到,只要抓住这些“点”“线”“面”的切入点展开教学,找准突破口,引领学生凭“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考试重压下,为追求所谓的“有效”,常出现以“教”代“学”的情况。结果老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也失去了思考探索的乐趣。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学生一个有效的、充满思考探索的数学课堂?笔者主张将预习引进数学课堂,找准起点,由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并产生新问题延伸,期许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展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别样风景。  相似文献   

17.
物理习题教学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但在实际习题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往往被“卡”在某一点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进行点拨,既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动”学生的思维,又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拨正”思维的方向.本文就习题教学中如何运用“点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巧玉 《江西教育》2024,(15):33-3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主流。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扩大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将教学目标精准指向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确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顺利开展,全面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学生数学学习的逻辑起点是静态的,而现实起点是动态的,是预设中的生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初,教师可能先选取一个点切入教学,但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就会不断生成许多外在于不同学生发展状态的“新起点”,从而使实际的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离,造成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无法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读懂学生的思维,解读学生学习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思维密码,探索学生的认知难点,在此基础上灵活调整学生的现实起点,在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之间找准切入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启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航道”,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孙丽华 《上海教育》2023,(Z2):121-122
<正>把握重难点、找准学习的起点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核心知识,而教学难点的本质就是“学习难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笔者采用“学情前测”的方式,可以更清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如果能对错误成因进行分析,则能有助于更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难点,从而科学选择或整合教学方式,让素养在课堂中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