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远 《视听界》2004,(2):39-40
元月27日晚,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十年回望——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回顾》的专题访谈。历年来担当BTV“春晚”的主创人员对春节晚会的创作经验作了认真的探讨。我认为这个行动本身就十分有意义,它符合“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再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话题之一:关于晚会的电视特色几乎所有的编导、策划和撰稿人都异口同声地议论到这样一个重要话题晚会要按照电视特性办事。我觉得这方面北京电视台有过十分成功的创作实践,其突出的例子是1996年春节晚会《情暖京华》,它突破春晚总是突不破演播室的框框,大踏步地走到祖国的东西南北中,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海南岛三亚、酒泉火箭发射基地、北国大庆  相似文献   

2.
电视春节晚会已经办了十年了。现在似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点。举办者感到越办越难,停办的说法也不时地浮现出来,虽然暂时还是一种情绪反映,毕竟不是什么好兆头。据说观众对晚会的不满情绪也在悄悄地增长。停办的念头也时有露头的了。有位观众就认为电视台办春节晚会是作萤自缚,应该逐渐淡化春节意识,自己解放自己。怎样才能办好春节晚会,报刊上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办法集中在:创作优秀的节目,选拔新的杰  相似文献   

3.
1990年春节,《今日风光正好——首都中老年时装模特大赛》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又陆续在全国各地方台播出),在首都和外地的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我喜爱的春节晚会”观众评选中,这台不是晚会的晚会得到25000多张观众选票,名列第二。各报刊先后登载了数十篇报道和文章,评论这个节目。一年间,中老年模特表演在首都机关、工矿、学校、街道大为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家在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等方面优势并不十分突出的省级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的大型综艺晚会,近年来独树一帜,频频在全国获奖,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其中《百名国庆庆国庆》、《月涌大江流——1996年中秋晚会》、《中华一家亲——1997年春节晚会》、《二龙抱珠——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文艺晚会》、《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  相似文献   

5.
数字舞美中的技术之美——以2012年央视“春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舞台美术设计炫目奇幻,是"春晚"的最大亮点,吸引了观众、业内专家及媒体的关注。央视春节晚会作为大型综艺晚会的典型代表,由于其特殊性,使"春晚"的舞美也成为大型综艺晚会中最独特的类型。四个多小时的时长,大密集度的节目穿插,几十个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娱乐元素作为电视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始终存在于电视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国电视业发轫之初,就曾大量播出电影与戏剧节目,在1958年首播了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并从1961年开始播出综艺性春节晚会《笑的晚会》。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作为评委,我参加了北京电视台元旦春节晚会评奖。突出的感觉,是晚会有了竞争色彩。不光北京电视台自己的多台晚会之间有竞争,他们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也有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观众有了更多的频道选择。春节晚会这几年一直是电视圈的热门话题,理论界出了不少主意,但似乎在实践上行不通。于是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春节晚会搞得越好,收视率越高,对编导的压力也就越大,以至于一些搞晚会的人恳求新闻界来帮助淡化晚会效果,减少观众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8.
阚平 《中国广播》2006,(3):32-3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欢乐中国》,一改往年录制播出一台5小时综艺晚会的传统,调动全台力量,统筹各频率资源,在除夕当天下午通过中国之声推出了10小时大型直播互动春节晚会,得到了听众的热烈参与和积极反馈,同时,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作为这个晚会的导演,我也得到了不少启示。一、发挥广播特点,抢占时间先机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作为评委,我参加了北京电视台元旦春节晚会评奖。突出的感觉,是晚会有了竞争色彩。不光北京电视台自己的多台晚会之间有竞争,他们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也有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观众有了更多的频道选择。春节晚会这几年一直是电视圈的热门话题,理论界出了不少主意,但似乎在实践上行不通。于是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春节晚会搞得越好,收视率越高,对编导的压力也就越大,以至于一些搞晚会的人恳求新闻界来帮助淡化晚会效果,减少观众的期望值。这种现象恐怕是中国独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中国老百姓十分关注的文化事件.它播出届数之长,收视率之高,创造了世界纪录,这台晚会于1994年被列入吉尼斯大全.春节晚会成了与春节密不可分的象征性或者说标志性事件,观看晚会被视为中国老百姓过春节的新民俗,就像中秋赏月、端午看龙舟等传统民俗一样深入人心。与此相关的还有另一个事实:晚会成了一个年年说的常规性话题.自从春节晚会问世以来,尤其是在近些年里,人们就此议论纷纷.这项议论具有非同一般的广泛性与诱惑力,参与者来自于不同的职业、阶层,其中有一般的电视观众,也有…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春节,《今日风光正好——首都中老年时装模特大赛》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后(又陆续在全国各地方台播出),在首都和外地的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我喜爱的春节晚会”观众评选中,这台不是晚会的晚会得到25000多张观众选票,名列第二。各报刊先后登载了数十篇报道和文章,评论这个节目。一年间,中老年模特表演在首都机关、工矿、学校、街道大为普及,成了京城一热。观众的认同程度,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料想,也引起我更多的思考。这个节目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参考有关评论家和观众的意见,我梳理出这样几条线: 一、角度新,适应了观众求新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大型电视综艺晚会编导的创作特性──从《’98春节晚会》说起游洁大型电视综艺晚会,以中央电视自每年最重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典型代表。目前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算起,至今已经历时15届,并早已成为人们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在观众、从业者以及专...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给观众献上了一场欢乐、亲和、时尚的春节晚会,数字化的技术手段、高标准的文化追求使观众耳目一新,成为30年“春晚”新的里程碑.更令人惊喜的是,当人们还沉浸在“春晚”的热烈氛围之中,并期望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理解时,大年初一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了5集纪录片《春晚》,一连五天,一天一集,一集50分钟,将2012年这场春节晚会的幕后故事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其中还穿插了30年来历届春节晚会的难忘记忆,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春晚创作人员、演职人员的距离,观众如同与其一同经历了这台晚会诞生的艰苦历程,使观众在回味中加深了理解,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分享这台晚会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底,我参加了全省电视文艺晚会的评奖,观看了各电视台选送的近20台电视晚会节目,由此联想到一些问题。这些年,社会各界对“电视文艺晚会”多有议论,尤其是对中央台的春节晚会众说纷纭,一时间竟有“晚会是否还能办下去”的疑问。曾经沧海难为水,观众的口胃越来越大了,办晚会也的确越来越难了。但看了全省各台选送的晚会节目后,评委们身心为之一振。应该说这些晚会是各具特色,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例如省台提供的夺魁的“十四届飞天奖颁奖晚会”,评委一致认为气势宏大,构思巧  相似文献   

15.
高坦 《中国广播》2006,(3):30-31
2006年春节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破往年春节一台晚会的传统,以9套频率联合协作方式,首次录制了除夕到初七大联欢节目——《欢乐中国》。联欢节目由除夕10小时直播互动春节晚会和大年初一至初七,15台各具特色的主题晚会共同组成。节目展示和讴歌了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听众通过电话、短信等互动方式参与了大联欢。为记录这一创新之作,我刊编辑部特邀请各频率的主创人员撰写文章,梳理春节大联欢节目的创新理念,总结各频率展现的亮点及特色,请大家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6.
春节晚会与中秋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的两大主题晚会,观众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均居各种综艺晚会类节目前列.本文通过对春节晚会与中秋晚会的运作模式、文化主题和节目形式的比较分析,力求展现二者之间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电视观众都会有印象:1986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让人大失所望,指责纷纷。但中央电视台对外部第一次制作播放的对外宣传英语春节晚会却大受欢迎,那首合唱《让世界充满爱》一时风靡全国。上场演员达300多人,现场观众及工作人员上千人,播出2个小时,收视效果极佳。第二年春节,对外部又推出一台大型春节联欢晚会《东方之星》。结果,这两台晚会分别都获得了当年度全国对外宣传电视一等奖。李华,便是这两个节目的制片主任。这之后,李华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晚会的丰富性、娱乐性、快节奏,大信息量以及时空的延伸性充分满足了这种精神需求。以1983年春节晚会的成功为标志,我国的电视晚会进入真正的全盛时代。特别是在重大节目期间,几乎每个电视台都要举办自己的晚会,春节前后有的电视台多达近10场,而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这样的重头节目更是引起全国瞩目.收视受众数以亿计。电视晚会的优势远远超过舞台演出的局限性,同时又保留了舞台艺术的精华,使其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永康电视台2009年“华溪春潮”春节晚会的落幕,这个具有地方品牌效应的晚会走过了整整24届,每年一届的“华溪春潮”晚会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年夜饭。“华溪春潮”春晚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连续十多年在浙江电视台下属频道及金华电视台播出,近年来更是连续被美国斯科拉电视网作为献给华人的春节特别节目向全美播出。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2,(3):12
正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12月31日晚至2012年2月6日(元宵节)一个月时间内,中央电视台及各省级卫视共举办跨年晚会16台、春节晚会30台、元宵晚会9台。由此而来的各种点评、各类观点,一时间纷至沓来:是文化繁荣的表现?还是卫视之争的升级?又或是投入与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