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大潮和激烈的报业竞争已把广播电视报挟持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报业资源被大量哄抢,报纸发行量严重滑坡便是佐证。然而,广播电视报并非无招架之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要真正使广播电视报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必须对广播电视报的属性作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相应对策。广播电视报的属性界定一、专业报特色广播电视报属于专业报之列。其理由有二:一是所有广播电视报均由广播电视部门创办和主管;二是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物,系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其刊登的内容主要限于广播影视方面。但…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在我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但真正形成报业大军之翼,不过十多年时间。公平而论,广播电视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竞争生存,已成为我国广电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报人组成的广播电视报业大军,已成为我国报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传播影视信息,评介影视节目,引导视听,提高受众鉴赏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客观地讲,在激烈的报业竞争面前,广播电视报受到的挑战尤为严峻,不能不引起每一个广播电视报人的冷静思考。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是报广播电视的报纸。它是应广播电视事…  相似文献   

3.
邓国超 《新闻窗》2013,(6):22-25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竞争异常激烈,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的纸媒,21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新的变化,2005年成为拐点,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逐年萎缩,全国大多数广播电视报走向衰落,入不敷出,陷入了困境。创新广播电视报经营,积极探索广播电视报发展新模式,成为当代广播电视报经营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刘剑 《视听纵横》2008,(5):116-117
广播电视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播电视报的黄金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竞争的大风大浪,广播电视报自身的不足显现无遗,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这是激烈竞争环境中,所有广播电视报都面临的“阵痛”。  相似文献   

5.
肖杨 《新闻知识》2005,(12):69-70
同质化是我国报业跨世纪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现象,许多报纸出现了版面相同,比重相同和结构相同,它是报业区域结构与特色发展的矛盾.从广播电视报特别是从西安广播电视报从属区域来分析,受这一现象影响更加明显,如何在同质化下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广播电视报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亚群 《传媒》2004,(5):30-31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广播电视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个报种,走过了一段在中国报业史上辉煌的历史.9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广播电视类的报纸开始大面积大幅度的下滑,目前除个别省市外,大部分省市的广播电视报普遍处于低谷,在报业市场中边缘化明显.为此,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试图寻求一条再现往日辉煌的道路,但今天看,不管改革是一种主动的追求抑或是市场之手推动的,广播电视报都没能寻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一些报业专家预言,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阶段性的报纸,从高峰走向低谷而后消亡是一条不可抗争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许晓霞 《新闻世界》2011,(10):74-75
地市广播电视报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兴盛的产物,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延伸。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广播电视报如何更好地服务受众?如何谋求自身发展?唯有创新。创新,是振兴地市广播电视报的必由之路。从创新地域特色,创新服务特色,创新经营特色等方面,使地市广播电视报服务受众更胜一筹,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吴旭芬  刘剑 《视听纵横》2010,(4):118-119
广播电视报由于受出版周期、版面容量和自身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在报业中处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目前单一倚重广告、发行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更是遭遇发展瓶颈。从一些广播电视报的实践来看,活动营销是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一向具有专业性强,传播周期长等特点,但是随着报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日益明显:报道领域相对狭窄,发刊间隔时间长,不利因素较多。加之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和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替代了许多广电报介绍预告节目的功能,分流了广播电视报的信息资源、读资源和广告资源,广电报尤其是地市级广电报的地位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刘奋 《视听纵横》2002,(4):17-18
广播电视报如何办得“抓人”,有很强的“卖点”,使发行工作从“要他订”变为“他要订”?这是时下各家广播电视报都费尽思量的问题。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已经达到250多家,其在各地的发行量之大,覆盖面之广,远非一般报刊所能比。但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特别是电视卫星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报原来所依托的某些广电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而它的报业特点却日益明显。因此,从报业的角度对广播电视报的“卖点”进行分析,进而认清广播电视报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浩 《今传媒》2009,(9):58-59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报业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广播电视报现象.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表为主的广播电视报,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这支报业新军虽起步较晚,却势如破竹,被业界称为一匹"黑马".至90年代中期,全国已有广电报270多家,发行量高达4200多万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报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广播电视报行业。出于生存的现实。开始对广播电视报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本文就广播电视报功能作尝试性分析。并试图谈一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化,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市广播电视报的纷纷出台,其它报刊也有刊登广播电视节目时间表的,导致省级广播电视报发行量下降。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地都建起了有线电视台,有的县、市不按规定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省广播电视报在中央和省台节目覆盖的盲区内发行困难很大。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业改革的过程中应运而生、顺运而昌,与电台、电视台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然而,广播电视报办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尚未明确广播电视报自身的特性并进一步发挥特长,导致盲动与困守。广播电视报只有明确自己的特性,根据这一特性来调理机体,开掘优势,拓展报业,才有正确的定位,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拓展广播电视报生存空间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毅  杨英 《声屏世界》2004,(1):45-47
广播电视报在报业市场竞争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坐以待毙无视挑战的存在,是相当危险的。只有以正确态度面对挑战、思谋对策才能使广播电视报事业走出困境,反败为胜。  相似文献   

16.
一、广播电视报言论的作用及现状广播电视报是我国报业中后来居上,发行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新型报纸。它已从发韧之初的仅仅是预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尹舒鸿 《青年记者》2007,(12):95-96
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曾经有过辉煌。但近年来,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广电报的经营状况十分窘迫。如何在迎接报业市场化的浪潮中,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探索和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是城市广播电视报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品味《广播电视报》薛宏祥如果把一日三餐看作人们不可或缺的正餐的话,《广播电视报》恰似人们每顿饭中必须端上餐桌的一碟异香扑鼻别具一格风味的菜肴.把它当作开胃的、下饭的,或下酒的……。广播、电视、日报都在扬长避短,办出各自的特色,《广播电视报》这支报业新...  相似文献   

19.
邓传功 《新闻世界》2012,(6):107-108
本文以《亳州广播电视报》的成功改版为样本,就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广播电视报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求变,以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谋求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朱益寰 《视听界》2001,(3):58-58
对体育说“Yes”还是“No”,对此,广播电视报业系统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江苏广播电视报是行业内较早涉足体育领域并得到较好社会效果的省级广播电视报之一,作为该报体育版的责任编辑,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认为,广播电视报也能对体育说“Y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