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这本是个好现象,然而,由于家长们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那么,究竟该怎样看待早期教育,又应该怎样进行早期教育?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请教了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忠心老师。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年轻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最出色的人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然而,由于家长们缺乏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所以在孩子早期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有些家庭的早期教育步入了误区——有些家长迷信什么“快速培养”、“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不科学的教育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成了某些无知父母的家教誓言。于是,各种“育子秘方”“神童经验”也大行其道,甚至令家长们趋之若鹜。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家长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是好事。但有的家长在早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进入了误区,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原则。有些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于是,就出现了任意  相似文献   

4.
一、两种早期教育社会上,教幼儿识字和算术的呼声甚高。为了满足家长们的愿望,不少学前班和幼儿园进行了读、写、算教学。可以说,这是一种早期教育的图式,这种抢先型早期教育有广阔的市场。抢先型早期教育的出现有两个背景。第一个背景是升学应试竞争过激,逐步波及下层学校,以至于家长  相似文献   

5.
赵忠心(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师大教授)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进行的一种教育。家庭教育的结果是通过家长和子女相互作用获得的。在子女教育中,家长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家庭教育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教育投资的心理,也有教育投资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隋晓祺 《山东教育》2004,(23):121-122
当前.年轻的父母们已从“重生而轻养、轻教”“视教育为上学以后之事”以及无视早期智力开发等误区中走出,重视早期教育已达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少家长因对早期教育一知半解,虽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用心良苦,却因认识上的偏差步入了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从新生儿开始,到入学前的教育。但是,关于早期教育从何时开始提法不一。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当从“胎教”开始;也有人提出早期教育的关键期就是从出生到三岁(指先学前期),幼儿园已经太晚了。我认为早期教育重点在三到六岁的幼儿期所进行的教育训练,这并不排除三岁前也应进行早期教育,只是重点放在学前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其特殊的优越条件:只有一个孩子,物质条件较优厚;比较起来家长有较充裕的时间;望子成材心更切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巨大的家教市场。这一方面,对提高家长的素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有人盯紧了这块市场,受经济利益驱使进行炒作,误导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本刊特转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忠心教授的访谈录《谁在炒作“天才儿童”》,并就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请专家们再给家长提个醒。  相似文献   

10.
延春 《家教指南》2004,(11):11-14
关于奖励:不能不奖,也不能时时处处、小功微绩都奖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都坚信“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对孩子是有益的,所以不少家长竟把奖励作为惟一的教育手段。有一位家长,孩子一上学,他就和孩子约定:单科考100分奖10元,期末考年级第一奖100元。孩子渐渐长大,奖励数额也不断提高。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奖励对孩子越来越不起作用了。于是,他感到困惑:难道“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不对吗?柴洁心答(以下简称答):首先肯定,这条教育原则是对的,只是这位家长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走入了奖励孩子的误区。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年轻的父母们已从“重生而轻养、轻教”“视教育为上学以后之事”以及无视早期智力开发等误区中走出,重视早期教育已达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不少家长因对早期教育一知半解,虽然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用心良苦,却因认识上的偏差步入了新的误区。经调查发现,当前早期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四个:误区之一:“早期教育即早期定向培养”其表现为只重特长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有些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甚至债台高筑,为孩子买来钢琴,并软硬兼施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练习几小时;有的母亲牺牲节假日,陪孩子去每节课几十元的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进行多…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天中学刊》2000,15(6):114-115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 ,从小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已成为幼儿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众多家庭非常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知识传授、技能培养 ,从音乐、美术、英语、电脑等幼儿培训班门庭若市的情景即可见一斑。然而很多家长却忽视了早期幼儿品德教育 ,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礼貌谦让会吃亏受欺 ,致使有的孩子娇惯成性、自私霸道。还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 ,而不主动教育。这就使我们感到了对幼儿品德早期教育的迫切性。品德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并且必须抓住幼儿的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家庭教育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全国广大家长都十分关心。能否搞好,不仅关系到自家的孩子能否健康成人,顺利成才,而且直接影响到未来国民的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现在,早教市场总的说来情况是好的。各级政府部门、各有关方面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特别是广大家长,热情、积极性很高,且舍得投资。整体教育水平也有提高。但是,早教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东西也不少。有的人打着早教的旗号,推销自己的劣质产品,更有甚者,诱骗家长上当,以谋取不义之财,弄得许多家长无所适从。究竟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怎样避免鱼目混珠?具体到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们特请全国著名的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帼眉,分别谈了他们的看法。相信广大读者、特别是家长阅后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对婴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调查发现:在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方面,家长重视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但较为忽视婴儿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培养。教育行为方面,家长在认知、健康、社会和情绪情感方面教育得当,但艺术熏陶稍显缺乏,且存在物质条件提供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教育需求与期望方面,家长对早教机构和早教交流平台有较大需求;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多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基于以上现状,多渠道构建早期教育公益讲座,建设早期教育交流平台以及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是发展城区婴儿家庭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采用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学效果显著。有专家认为,蒙氏教育不仅适用于幼儿园,也适用于家庭教育。那么,蒙氏教育究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操作呢?本刊特意请教了梁志燊教授。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知之甚少,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请您谈谈它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家长重视幼儿的教育本来是好现象,但是许多家长已经开始对幼儿进行"提前"教育。本文从早期教育家长存在的诸多误区入手,分析了误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许多科学的育儿观念,以期为家长们科学看待幼儿的教育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河北省03岁婴幼儿家长早期教育认知水平现状,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河北省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早期教育认知水平现状,研究者采用问卷法对河北省地区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广泛存在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认知水平不一的现状。要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大早期教育知识宣传、创设良好的早期教育环境、提高家长自身教育素质,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人问过我:学校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这问题问得有些着急,问得有些无奈,问得更有些心酸!是啊,我们的学校,我们老师为了学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点灯熬油,劳神费力,可是,一个让我们不得不感到尴尬的问题却把我们的这些努力打得粉碎——学生从小学开始,越来越讨厌学校,对于老师的心血他们并不领情,学校不能吸引学生了!  相似文献   

19.
给“赏识教育”泼点冷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聋哑女儿周婷婷迈入高等学府,周弘老师提出的“赏识教育”被无数家长奉为“教子宝典”。“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口头禅。那么,从一位父亲培养聋哑女儿的成功家教经验中孕育产生的“赏识教育”,是否就适用于天下所有的孩子呢?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新理念呢?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奖励:既不能不奖,也不能时时处处、小功微绩都奖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都坚信,“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对孩子是有益的,所以不少家长竟把奖励作为惟一的教育手段。有一位家长,孩子一上学,他就和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