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年来,我局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三结合”活动多引导我们多年坚持组织教研员到学校开展听课、上课、评课的“三结合”教研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教研员通过随堂听课。翻阅备课笔  相似文献   

2.
别了,教参     
在教案“余粮”将尽时,我想起我的“亲密伙伴”——教参。此时我却发现我的老朋友,边角起皱的教参莫名地“失踪”了。我一下子没了依靠,备课、上课全依靠它呢!我把抽屉里的东西倒在地上乱找一气,却还没发现它的踪迹。我未免有些沮丧,坐在那儿呆呆地发愣,那天天躺在桌上的教材陡然间成为“陌路人”,我和它的距离倏地被拉大了许多。向“走同轨”的老师借吧?他们和教参的关系也那么亲近,我又何必横刀夺爱呢?心里忽然有些不甘——没了教参我会寸步难行?我不信。主意打定后,我开始备课。手头就一本教材,动起笔来方觉行笔艰难,大脑中空洞得没谱,哪…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口若悬河,提问不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一脸茫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冷场”。教师自以为趣味正浓的教学在学生心灵却荡不起“涟漪”。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以为问题出在课前的备课上。我前后两次执教《自动人行道》,第一次也经历过课堂“冷场”,第二次上课前对备课设计作了改进,教学产生了好的效果课堂“冷场”与改进带给我两点启示,加深了我对备课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位正在上课的教师匆匆走进来,情绪很激动地说:“气死我了,真是没法上课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品德那么差,敢顶撞老师,你班主任管不管,我的课就不让他上了。”班主任把学生找来.简单地了解了情况。那位教师怒气冲冲地,对学生说:“你刚才在教室里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老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学生. 时间定格在1990年.那年我18岁,开始师范毕业前的实习.即将踏入社会,我像无根的小草刚扎进泥土,既感到新鲜、刺激,又感到懵懂、紧张. 我当时教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上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备感亲切,课堂上学生的天真无邪令人如沐春风.令我永生难忘的是实习结束前一天的那节公开课.这可是我一个月实习生活的汇报,也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节公开课啊! 虽然备课时一次次默记注意事项,虽然上课前对着镜子试讲了五遍,虽然睡在被窝里又背了几遍教案……可是,到了课堂上,望着教室后面20多位听课老师,我仍不由得紧张起来,手心里全是汗,脸热得发烫,之前的准备全打了水漂——开场白忘了,课前的导入也十分生硬.  相似文献   

6.
袁建 《师道》2003,(3):36-37
在备好的教案“余粮”将尽时,我想起我的“亲密伙伴”———教参,却发现那本封面泛黄、边角起皱的教参莫名地“失踪”了。我像一下子没了依靠,备课、上课、评讲试卷全赖它呢!我把抽屉里的东西胡乱翻倒在地乱找一气后却还没见着它的踪迹,未免有些沮丧,坐在那儿发愣,那躺在桌上的教材陡然成为“陌路人”,我和它的距离倏地被拉大许多。向同学科的老师借吧?他们和教参的关系也那么亲近,我又何必横刀夺爱?心里忽有些不甘———没了教参我会寸步难行?我不信。主意打定后,我开始备课。手头就一本教材,动起笔来方觉行笔艰涩,大脑中空…  相似文献   

7.
王振刚 《山东教育》2004,(16):12-13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离上课还有七八分钟时,两位校长搬着椅子走进了教室。哦.这是校长在随堂听课。对于校长听课.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我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可自己就是还有一点担心.担心孩子们课上“张牙舞爪”“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口若悬河,提问不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一脸茫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冷场".教师自以为趣味正浓的教学在学生心灵却荡不起"涟漪".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以为问题出在课前的备课上.我前后两次执教《自动人行道》,第一次也经历过课堂“冷场”,第二次上课前对备课设计作了改进,教学产生了好的效果课堂“冷场”与改进带给我两点启示,加深了我对备课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星期一,我要在母校上我的第一堂课。尽管我已在母校实习一个多月,与班里的学生相处融洽,但这第一堂课,关系到我能否留校任教,当然我特别重视。上个星期向校领导请示后,我找到了我的原班主任高老师,请她指导我如何备课、上课。双休日,我哪里也不去,从早到晚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备课——熟读课文、查找参考材料、准备教具、编写教案。尽管气温很高,别的老师都已走了,我仍然在演练着上课的每一个环节……“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振作精神,昂首挺胸地走进教室。“起立——老师好——”班长夏飞的声音响起后,全班同学起立。我忙向同学们鞠躬,禁不住心“怦怦”地加速跳动。“请坐。”我的声音有些发颤。我扫视了一眼坐在后面的校长和教导主任严肃的脸,心里止不住地慌乱起来,当看到高老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师有责,教好课,系于备课。”对于备课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老师说:“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妥善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有些老师说:“不管上什么课,只要按课程的内容给学生传授知识,用不着备课,备课只是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以我当过十四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来看,不精心备课,把备课当成瞎子点灯一样毫无目的的马马虎虎地来备课,上课时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缺陷和差错。我在这里仅举一例,在教学《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骆驼”这一词中的“驼”跟“骆”一起读的时候,是读“tuo”还是读“tuo”,我一下子未能断定出来,这事何等“罪”啊!更不用说是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1.
罗亚军 《贵州教育》2012,(24):42+44
一2010年我参加了全县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那次要求在第一天下午抽签决定内容,然后用晚上的时间备课,第二天就上课。当时我抽的是第一个,内容是《鸿门宴》。由于时间短,我当时就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课文,也没有认真思考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9日,我参加了绍兴县教育局组织的首次“新生代”课堂教学比武。所谓“新生代”,是指教龄在3年以内(包括3年)的老师。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人参加,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而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每位参赛选手在上课前一天得知上课内容,在上课当天抽签确定要上课的班级,然后在上课前20分钟熟悉班级。  相似文献   

13.
初执教鞭     
大学刚毕业,我就留校任教。想到要被与我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叫作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惶恐。当得知我被安排上大四的公选课,不禁悲从中来,该怎样去制服这帮“老油条”哟。为了上好第一天的课,我足足准备了半个月。那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泡在图书馆里,那股勤快劲,让男友很吃惊,他奇怪我一改以往临阵磨枪的传统,竟未雨绸缪起来。到了上课前一天,我拿着厚厚的一叠备课稿,心里还是直发虚。于是,顶着烈日,前  相似文献   

14.
近来,阅读了许多作文教改方面的文章,这些 文章的许多观点在我头脑中不断地呈现, 引发了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反思之余常有种跃跃 欲试的冲动。于是在我的教学日记中就记载下这样 一段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3月13日 晴 今天下午是作文课,上课前我照例翻开备课本。 一种莫名的担心涌上心头,这种担心一方面来自于作 文备课中程式化、知识化的东西较多;另一方面是源 自于每次作文时学生那种无奈的表情。如果今天的作 文还是照原来的样式去上,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我苦苦思索着改进教学的方法,然而终究不得法。 上课的铃声响起,我带着思索走进了课堂。面对  相似文献   

15.
案例我经常当堂批改作业,但又没有养成带红笔上课的习惯,因此一到批作业时,我就向学生借红笔。学生也都非常乐意借给我。一天,当我正要向学生借红笔时,学生起身答道:“讲台上已经有了。”“哦!”我说,“是谁的,请站起来,给大家瞧瞧。”第一组第一排的一个女同学轻轻地站了起来。我热情地说:“谢谢你,今天我将用你的红笔批改全班的作业。”全班一阵“哇塞,好幸福啊。”  相似文献   

16.
丁俐 《湖南教育》2003,(22):42-42
一次师生角色对换的经历让我受到的启示不小。我让学生自己备课《鸟的天堂》,学生兴致盎然,纷纷要当小老师。我呢?当了两天的“小学生”,与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抢答。两节课下来,不但重、难点掌握了,课文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发言积极,不怯场,效果出乎意料得好。“为何我上课时没这效果?”我带着疑问向他们请教。“老师,您上课的内容都是课本的内容,而这些在上课之前我都已经预习过了,也全部学会了。一节课下来,我起码浪费掉一半的时间。”优秀学生不满地说;“老师,您上课的时候好像太急,往往是一个问题我们还来不…  相似文献   

17.
最美的微笑     
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极普通的女老师,她叫耿玉梅。和许许多多老师一样,耿老师每天骑车早早来到学校,批改作业,检查教室卫生,然后开始备课、上课。然而,有一天早晨,耿老师却没来教室。正当我们纳闷、等待的时候,教务主任来到我们教室,告诉大家:耿老师住院了。接下来的几天,学校安排了其他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天天期待着老师回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妈妈听到了别人的议论:耿老师因临近生产仍坚持上班,劳累过度,孩子出生不到几天便夭折了。听到这些议论,我并不能理解“夭折”的意思,当看到妈妈眼里噙着的泪水时,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我仿佛…  相似文献   

18.
班的饮水机未关,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还特地赶到学校把饮水机关好,新学期又到了,开学第一天,我请班上几个小干部组织大家把教室打扫一下,我请人通知他,然而等了半天也不见她来,于是我亲自到教室通知,到了门口,只听见涂海瑶说;“我不想再管班上事了,管不管都一样,反正期末成绩单上的‘奖励栏’里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19.
看了《广东教育·综合版》第2期刊登的《无备课上课,不必谈之色变》一文,感触颇多。我认为作者的观点值得商酌。其一,备课就是“写教案”文章认为:当前教师备课不是留着上课用,而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备课不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无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等等。很显然作者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一看法是有误的。事实上,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和一种表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备课除了备教材外还包括课前的其他活动,如了解学生、搜集资料、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备课不是为…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广告     
2030年的一天,我从芳香中醒来,原来“芳香闹钟”没太阳能了。可我一看,窗外黑漆漆的,天还没亮呢! 我打开“墙壁电视”,为了不影响左邻右舍,我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