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9,(5):8-11
雪灾、台风、地震……当这些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夺去的不仅是数万人的生命,还有那些幸存者的幸福。我们的孩子,有些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变得郁郁寡欢,终日担惊受怕;有些在电视中看到了其他的孩子的惨状,也变得胆小怕黑,无法离开父母,担心灾难有一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灾难虽然过去了,但孩子心里的那些烙印却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抹去的。那么,灾难过后,我们该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重建健康的心理呢?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我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整天盯着孩子学习、做作业,而是从一开始就对家人和客人说:“我女儿的学习从来不用我管,她每天放学回家总是放下书包先做作业,不做完作业从来不玩。”刚开始,孩子只是为了得到表扬回家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先写作业。  相似文献   

3.
去年寒假前,邻居的女儿因为意外跌伤了尾骨,不能动弹,寒假作业都没能够很好地完成。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床上读书。家人为此深深担忧,不能在假期里去辅导班补习,还能够保住班上前十名的位置吗?然而,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孩子排全年级第二名。邻居感慨万端:过去每个假期都安排孩子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4.
肖梅 《家庭教育》2002,(5):16-17
读者郭蓉来电诉说:“10岁的女儿嫉妒心很强,嫉妒别人成绩好、长相好、家庭条件好,甚至别人穿新衣服、买新文具她也会不舒服。都说嫉妒心强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不知其他父母是否也有同样烦恼?”本期,浙江上虞幼师附小的家长朋友,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个问题。观点一帮孩子认识嫉妒的危  相似文献   

5.
齐红 《家教指南》2005,(4):46-48
绝不要有第一次 “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在某戒毒所,阿虹面对探望她的同学流下了忏悔的泪水。你可知道,阿虹,这位美丽而憔悴的少女,曾是某省体操大赛冠军,即将保送进重点大学深造的幸运儿,只因一念之差,在朋友的引诱之下,她吸了后来使她的人生之路走向毁灭的第一口。渐渐地阿虹对学习对体操对其他事情失去了兴趣,转而拿吸食毒品当作了最爱。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07,(9X):18-19
妈妈的烦恼:5岁的女儿不肯上幼儿园,因为同学有小汽车送,她没有。平时和小朋友玩时,也爱“比”,比衣着,比玩具,比图书,春游时还要比零食……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攀比,我该怎样教育她? 主持。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攀比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孩子中,比如对物质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的攀比,等等,这种现象常令父母不知所措。本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家庭心理氛围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的心理氛围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而且影响到孩子个性的发展。家长通过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赋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等途径,就能够营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8.
一个星期天,我接到某位家长打来的电话,说是在检查孩子作业时不经意间看了女儿的心理日记,上二年级的女儿哭得止不住了。因为女儿说“心理日记”是她和老师的秘密,只有老师才能看。这位家长拗不过女儿,只好打电话来向我求援。我在电话里向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劝服了孩子。放下电话,我不禁暗自高兴,想不到孩子对心理日记这么看重。  相似文献   

9.
过去心理学家在研究孩子健康成长或心理障碍的时候,更多地关注孩子在逆境或困境中的“脆弱性或易感性”,关注那些造成孩子心理障碍、妨碍孩子成长的环境和个人危险因素。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注意到,虽然严重的压力与逆境可能增加孩子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风险,但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并未受到逆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心理研究表明:小孩子好奇心强,模仿性强,表现欲望浓,对目标的注意时间短。因此,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并不是要求我们把语言知识强塞给孩子,关键是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在听听说说、认认读读、蹦蹦跳跳、唱唱玩玩中培养兴趣,丰富情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语言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三萍 《江西教育》2002,(18):28-28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  相似文献   

12.
姬艳辉 《辅导员》2013,(20):14-16
<正>"真不敢相信孩子会变成这样……,文文再这样下去就完了……",一个三年级学生的母亲打来咨询电话,电话那头还没说话已经泣不成声。在笔者的安慰和引导下,这位母亲终于调整好情绪讲述了她的孩子文文(化名)由一个"好孩子"变成了"出口成谎的坏孩子"的历程。一、个案介绍(一)母亲自述"孩子上二年级以来,我就发现她开始说谎了,经常和家里要钱说老师让买练习册或是其他学习用具,我们一听是学习用的,就把钱给了,后来和她的  相似文献   

13.
姬艳辉 《辅导员》2013,(30):14-16
"真不敢相信孩子会变成这样……,文文再这样下去就完了……",一个三年级学生的母亲打来咨询电话,电话那头还没说话已经泣不成声。在笔者的安慰和引导下,这位母亲终于调整好情绪讲述了她的孩子文文(化名)由一个"好孩子"变成了"出口成谎的坏孩子"的历程。一、个案介绍(一)母亲自述"孩子上二年级以来,我就发现她开始说谎了,经常和家里要钱说老师让买练习册或是其他学习用具,我们一听是学习用的,就把钱给了,后来和她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学德育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德育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且有利的影响。良好的德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德育中重要的部分就是为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只有为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才能提高小学德育的水平。但是从目前小学教育的德育水平来看,我国教育的德育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说做好小学德育的辅导工作在孩子的成长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孩子撒谎最后被狼吃了的事。可见,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一向把孩子撒谎视为大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说谎是家长和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坏习气。据国内心理调查显示:大约有50%的孩子从3岁起就有了撒谎的陋习。在9岁的孩子中70%的孩子撒过谎。撒谎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很难改掉。  相似文献   

16.
希拉里·克林顿在《建造孩子快乐的家同》第一章开篇就写道:“孩子不是完全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他们必须依赖他们所熟识的大人,以及其他千千万万作出决定影响他们福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7.
钱来娣 《教师》2012,(1):109-110
在当今社会,攀比之风的盛行,应当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会滋长有害心理,还会引起互相嫉妒,闹不团结,甚至导致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我班有个女孩,故意把食物撒在别人身上,弄脏别人的花裙。经了解,原来她往常的穿着总是班内最漂亮的,因而常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赏,久而久之,她便有了一种优越感。而今天,另一个小朋友的新裙子很美,这就使她心理不平衡而采取了上述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是家长和老师倍感头痛和担忧的事情,孩子也为此痛苦不安。 一、精力分散型 案例:芳芳是二年级的学生,妈妈说她在家写作业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还经常发呆。一个小时的作业,总是二、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不高。  相似文献   

19.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肖峰在一次家教咨询活动中,有位母亲向我说起了她刚上小学的女儿。她说其女儿聪明伶俐.因而深受老师的喜爱。于是老师做什么事都爱叫她,动不动就表扬称赞她一番,弄得她成了老师的“小红人”。按说自己的孩子得老师的宠家长应该高兴才是,可这...  相似文献   

20.
如果妈妈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就会造成孩子的“恋母心理”。一般来说,过于恋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私有”造成的——这些妈妈希望孩子只爱她一个人。妈妈的这种私心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几年内形成的。婴儿时期,妈妈对孩子的搂抱、缠绵的歌声、轻柔的爱抚,这种种良性的刺激对婴儿的身心发育都是极为有利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抚如果依旧如故,这样会人为造成孩子的婴儿化心理时期延长,干预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