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阜宁县根据广电发展要求,结合现有网络基础情况,将原有的1550nm(县—镇)+1310nm(镇—村)+电缆(村—用户)传输网络升级改造为县—镇—村应用1550nm光传输系统+村—用户HFC混合传输,不但在性能指标上有明显改善,在工程成本上将降低40%,大大提高了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网络从电缆闭路电视系统到现在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网),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网络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的一些经验,现表述如下:光纤有线电视网的设计光纤有线电视工程是综合性要求很强,关系到业务的开展和数据平台的搭建,所以方案的制定、设计,一定要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标准和规定,精心设计。目前,在广电城域双向HFC网络中使用的光发射机,有两种工作波长:1310nm和1550nm,1310nm波长的光发射机特点是光功率相对较小,在光链路中传输距离近,但价格也较低,适合于城区光节点;1550nm波长的光发射机主要优势是光纤衰减小,…  相似文献   

3.
北安市农网有线电视屯屯通工程设计前端在北安市广电局,光节点包括市下属各乡镇及各乡镇所辖村屯,工程由1310nm和1550nm两种组成。其中1550nm下设赵光镇、通北镇两个光放大点作为中继站,将上一级送的光信号接收下来,放大后输入光分路器,一路本地接收,其余若干路送往各村屯光接收点。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光纤CATV传输领域中,1310nm光强度直接调制和1550nm光强度外部调制的VSB-AM光发射机,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的应用。本文就VSB-AM光强度调制发射机的构成及原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业内人士对VSB-AM光强度调制技术的掌握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引言 有线电视网是一种以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高速宽带网络系统,和电信业务网、计算机网相比,具有独特鲜明的特点,而目前光纤传输系统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与同轴电缆网络相比,光纤具有更高的传输带宽、更好的质量可靠性、更低的维护费用。我市是采用两级星形拓扑的HFC系统运用在城市与乡镇、村级的有线电视联网中。以下是我市农村HFC网的规划设计要点。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我市总面积2845平方公里,人口 120万,辖34个乡镇、街办,村委会518个。综合考虑丰城现有网络的状况、技术、成本…  相似文献   

6.
一、光缆网络结构对备份的影响由于数据网络设备互联基本上都具备路由功能,而且传输光信号一般都是1310nm,动态接收范围比较大,对光纤故障不是很敏感,只要不是断纤,一般不会出现故障。利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联光口,比较容易实现环网备份,但考虑到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容量,数据网络应在环形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状结构。而模拟有线电视1550nm光纤传输系统一般都是一级星形或者以EDFA为单位的二级星形结构,性能虽然较好,但网络结构比较脆弱,动态接收范围小,网络中任何光缆打折或中断,都会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我市自1998年实现市乡光缆联网以…  相似文献   

7.
我们江都市丁沟广电站1993年7月在苏中乡镇站率先开通有线电视。目前,全镇已拥有光发射机3台,光节点38个;拥有用户终端8200多只,占门口入户率的98.6%。有线电视经过10多年的运行,发展的主攻方向由当初的扩网增户转为优网稳户、传输性能升级。如何对网络进行有效的双向改造,成为目前乡镇广电站面临的一大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近年,农村广播网中调频广播发展较快,由于调频广播主要担负着由县级广播台(站)向乡镇广播站传输信号的任务,这样县至乡调频广播传输和乡镇以下有线广播传输共同组成了农村广播的综合传输网络。我省制订了从  相似文献   

9.
<正>一、网络概况崇武是泉州市惠安县沿海一个经济发达的乡镇,总人口71104人,共有 12个行政村,约17500户。有线电视始建于1991年,网络为300MHz同轴电缆系统。1996年曾进行镇-村光缆联网改造,其设有10个光节点,系统带宽也升级为550MHz。目前有线电视用户 11386户,传输35套节目。信号源先由泉州市--惠安县,再由惠安县--崇武镇用1550nm光纤传送。由于所辖的村庄地域广,线路长,串联放大器级数较多,再加上早期电缆质量差、干线没有集中供电和工程施工不规范等问题,现有的网络存在电缆损耗大、放大器供电易中断、接头氧化腐蚀、接触不良等现象,难以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 迫切需要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0.
光纤在光传输中的应用根据传输设备的不同,光纤线路在光传输网络中主要有两种应用:一种为数字传输,一般为PDH、SDH制式.PDH目前较少用于广播电视传输,多用于数据传输.SDH多用于组建干线传输网,也是目前广电系统采用的传统模式.另一种为AM模拟传输,AM模拟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又可分为直接调制调幅和外调制调幅系统.直接调制调幅系统是半导体、激励器直接将光强度调制,将调频电信号转换成调幅光信号进行传输.(DFB)激励器,其光谱线窄、线性好、输出功率高、光波长为1310nm,目前使用最多,适用于中短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西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台站采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光纤传输和3G网络传输。光纤传输通过网络公司专网进行信号汇聚传输,3G网络传输采用搭建VPN(虚拟专网连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两者的传输原理不同,通信故障也不一样,本文将分别讨论两种通信方式的原理和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在,各地有线电视网采用的均为HFC网络,即由光缆和电缆混合传输。也就是说,县城至乡镇或乡镇至行政村主干线采用的是光缆传输,村至组及以下分支干线则采用同轴电缆传输。  相似文献   

13.
彭雪幸 《声屏世界》2003,(10):59-60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线电视网络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和拓展已势在必然。要扩大农村市场,做大广电网络蛋糕,关键是要抓好乡镇村网络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做大做强广电产业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广电网络传输有限公司萍乡市分公司,从1999年开始实行由城市向农村的发展战略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成功整合了30多家乡镇站网,基本完成了镇乡二级光缆联网,至2003年7月,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已由1999年的900户发展到2万多户,网络产值也由1999年的40万元增长到420万元,促进了萍乡广电事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结合萍乡乡镇网络发展的实践,谈谈乡镇…  相似文献   

14.
概述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有线电视系统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建立起来。绝大部分都采用同轴电缆的传输与分配模式。今后如改造升级为HFC网络时,乡镇分前端经过电/光转换,光信号送至村、组中心光节点光接收机时,再经光/电转换与同轴电缆联网,进入电缆分配网络和用户分配网络,这时电缆仍然担任主要传输任务,传输的模拟电视信号至用户收视。然而,要把同轴电缆与干线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等连成一片,组成一个有线电视传输的分配网络,起主导纽带作用是整个系统的各种电缆连接头。有线电.视系统规划、设计、施工人员,…  相似文献   

15.
北安市与乡镇之间的有线电视联网普通采用光缆,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乡镇有线电视系统或对旧网络改造时,基本上采用了光缆,虽然光链路的设计和技术相当成熟和普及,但某些工作站没有搞清楚光链路“实际质量指标”的概念,使光链路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质量。如何提高乡镇有线电视光链路质量指标问题,应当引起从事乡镇有线电视工作者的重视,以下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郑义 《声屏世界》2012,(6):70-71
2011年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示范镇建设的意见》,江西省广电网络公司将鹰潭市童家镇镇政府所在地咀上村列为农村数字电视示范点,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然而从广电机房到童家镇只有在用的1芯光纤资源。我们经过反复认证和实践,选用1310nm/1550nm  相似文献   

17.
孙海波 《大观周刊》2011,(43):34-34
光传输网络这一名词不断出现在电信领域中,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出现,在长途传输和城域网传输中的应用.对网络规划和运维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有线电视技术及相应的光应用技术的发展,光缆及相关的光设备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了网络传输中的各种光信号故障。这些故障以不同于电缆网络的故障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光缆网络传输故障判断过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9.
干江 《大观周刊》2011,(45):52-52
随着IP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传统光传送网固定分配带宽的模式在传输数据业务时越来越不适应。从网络结构来看,传统光传送网采用了多层结构组网方式,网络指配过于复杂、传输开销过大;从网络带宽资源来看,虽然密集波分系统有着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只提供了固定的传输带宽,无法实现带宽的动态按需分配。因此,传统光传送网向具备智能特性的光网络发展成为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精确农业和订单农业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新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旖太部分联接到乡镇一级的实际情况,解决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就成为加快推进农村和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