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兰 《出版科学》2011,19(3):85-89
比较中美名人电子杂志的内容风格、目标受众及盈利模式。与美国同类杂志成熟的运作模式相比,我国名人电子杂志内容缺乏深度、目标受众流动性大、盈利模式不清晰。这些制约着中国名人电子杂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子杂志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形态,它通过互联网将绚丽多彩的内容传递给受众,逐渐得到受众的好评并迅速发展起来.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微电子杂志的传播者及受众,总结出微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对微电子杂志的传播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亚林 《今传媒》2016,(6):108-109
受众心理和微电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微电影的受众心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以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被动、内外向状态作为依据,将其划分为传播者心理、半传播者心理、主动接受者心理和边缘者心理,以此为基础来探析受众心理对微电影的内容创新、流通发行和产业受益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4.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5.
张凌霄  张冉 《新闻世界》2010,(8):263-264
本文探讨手机电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第五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郑维东 《视听界》2009,(1):50-52
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功能与结构》一文中,将传播行为的基本结构界定为传播者、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这一5W模式。从中不难看出,在媒介内容由传播者传递至受众这一链条中,内容和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的获得。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加入到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  相似文献   

7.
赵敏 《新闻前哨》2008,(5):76-77
传播者通过媒介信息帮助受众激活其认知图式有多种途径。本文结合新华网2008年“两会”专题频道的成功报道经验,从增加背景介绍、解释性内容,运用新传播形式和组合综合性信息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帮助受众将沉入潜意识中的认知图式提取出来,完成同化媒介信息的作用,促进受众认知。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拥有的受众越来越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本文试对手机电视的受众、传播内容和盈利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手机电视不会取代传统电视,但是传统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利用这种新兴形式,扩充自己的力量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对新闻传播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观众(听众)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新闻传播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传播者不仅要在广博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寻找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公众信息,又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正确的导向性,从而保证新闻传播价值,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了解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新闻传播者在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应当具有良好的专业意识与现代意识,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传递新闻信息,适应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网络音乐电台加速发展,但时至今日网络音乐电台还没有获得可观的受众和知名度。本文以潘多拉音乐电台为例,从受众、内容选择、技术手段、盈利模式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国外网络音乐电台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对我国网络音乐电台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播者是大众传媒中的信息采集者、制作者、把关者,社会对传播者具有一种与此种身份相联系的期待。虽然每一个受众对传播者的期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长期的传播实践中,受众对传播者形象的期待形成了许多共同点,这些也就是良好的传播者形象的构成因素。下面对这些因素逐一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是当下传统媒体发展战略中最热门的口号。全媒体战略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和商业为驱动,通过追求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传统媒体之所以热衷于往全媒体发展,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无非是想突破单一的盈利模式,发展增值业务经营体系,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美华 《出版科学》2011,19(2):81-85
在数字化大潮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出版企业发展数字出版的突破口。通过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内涵与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现状研究文献的探讨,发现受众需求、数字产品(服务)、销售渠道和利润获取是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的发展与普及,人类进入泛信息时代。信息泛滥使受众一筹莫展。因此,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使其成为理性的信息接受者、合格的媒介使用者、成熟的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从而达到与媒介的和谐相处,是泛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迎来了与互联网融合的时代。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受众数量不断减少、盈利模式受到影响,同时监管部门对其内容进行限制,对受众的吸引力逐渐变弱,并且缺少法律法规对其版权的保护,导致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遇到了多重困境。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电视媒体要探求新的发展方向,在变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受众逆反心理,是一种逆传播者主观意图,与传播目的相悖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为不满、反感、怀疑、抵触乃至否定、排斥,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新闻界一些同志只是把它视为消极有害的心理活动,而很少从积极的方面来认识它的作用。当前,深化新闻改革的实践已将许多新的课题推到人们面前,诸如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传播规律的探讨,表达形式的创新等,都需要我们重视受众心理研究。本文拟从受众逆反心理探因,考察逆反心理与新闻改革的关系问题。受众逆反心理的起因新闻产品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能否实现传播者的目的,取决于受众心理。当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有着强烈的自主选择意识。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丁梦琪 《今传媒》2015,(3):32-34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播学5w 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体现出新兴的传播特点。基于此,媒介工作者应当加深对新媒传播过程及特性的认识,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8.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9,(16):119-119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关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与反馈的研究都十分丰富,唯独对传播者的研究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9.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能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受众的逆反心理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对此,本文试从传播学、心理学角度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