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在法国讲好中国的故事,首先要了解法国人是如何认识中国的。法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持有强烈的好奇和一定程度的好感,但他们对现实中国则普遍印象甚为负面。因为在法国人认识当今中国的主要渠道——媒体、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有关中国的信息基本上负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对法国民众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挑战。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来影响中国海外形象,不是本文之主题。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①。负面影视作品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中法文化年里,法国神灯剧社的皮影魔术剧《龙山》曾作为重点节目之一.受到法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今年初春,经陕西省延安市委外宣办牵线搭桥,法国神灯剧社不远万里来到延安交流演出,延安的风土、人情以及生生不灭的红色魅力,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影响。近日,法国神灯剧社致信《对外大传播》主编申宏磊.向这本他们熟悉的中国传播界的专业刊物讲述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成都直通西安的古国道,在四川境内被称为蜀道,它是蜀汉时期的鼎盛之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许多战事,都曾在这里尽情演绎在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们 一行“三国迷”自驾车由成都出发,开始 了三国古蜀道之旅,感悟它的古朴,它的 幽深,它的厚重  相似文献   

4.
绝唱     
一天夜里,男孩骑摩托车带着女孩超速行驶.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  相似文献   

5.
就笔者在法国学习与研究的经验来看,当代法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知基本上停留在他们对中国某些特定的文化器物(艺术藏品)与实践(气功、中医、风水等)的喜爱上。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大多围绕着所谓的“传统”而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片面化和简约化的做法,逐渐地将中国文化置入一个狭窄的范畴,使之成为他们认知中国的文化底版。  相似文献   

6.
补正说明     
<正>本刊2009年第11、12期连载付文军的《论剑门蜀道文化线路的保护》,漏掉文末的参考文献,特此补正。  相似文献   

7.
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几乎只有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团仍在活动,汉学研究才得以发展;虽然法国国内也有发展汉学研究的愿望,但是弗雷莱、富尔蒙式或是蒂尔戈大臣在这方面的努力都没有什么结果。十九世纪形势完全相反,上半叶,汉学在法国本土组织起来;由于这种转变的长处和不足,汉学变成了一种学院式的、书本式的学科。一方面,在当时的专业人员中,法国汉学学者的新成员在对中国的研究中运用已在其他人文学科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耶稣会士更有准备;但另一方面,他们缺少与研究对象的直接接触,如同人类学家所说的,缺少“现场”实践,这就使他们的研究工作更加理论化,因而没有人文科学的生动性。他们那精确而严格的方法论补救了他们失去的真实的直感。仅仅在鸦片战争(1839—1842)和一系列法中条约(1844—1860)签订以后,对中国的研究才有可能在中国进行,这种研究或是由翻译人员和领事进行,或是由传教士,尤其是由恢复了十八世纪其前辈学术传统的耶稣会士进行,但不是在北京。(具体地说,是在上海的徐家汇和河北省的献县——译者注。)  相似文献   

8.
飞云 《文化交流》2004,(4):78-80
一个跨国的真实故事,一个半世纪的梦想,一张珍贵合影的印证4月清明,正当人们沉浸在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的追思中,浙江瑞安市塘下镇里北村迎来了法国龙肯罗雷兹市副市长法朗索·董和夫人依沃琳娜,这位洋市长和他的家眷一共9人,清明时节千里迢迢从法国飞赴浙江瑞安寻根祭祖,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热烈而隆重地欢迎他们,洋市长法朗索·董激动地说:“20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嘱。今天,我终于回到了梦牵魂绕的中国浙南家乡!”临终叮嘱:你们一定要回瑞安看看洋市长一行9人踏进浙江瑞安北村,立即引起了全村的轰动,乡亲们见来了“洋人”,引发了众多的…  相似文献   

9.
潘荣昌 《文化交流》2009,(12):57-58
2004年应法中文化交流协会邀请,我随浙江省文联代表团出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八国。在文化交流考察过程中,既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又领略了西欧各国的浪漫风情和旖旎风光,品味着欧洲文化经典的魅力。在同法国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艺术是无国界的。  相似文献   

10.
沂蒙山区酷爱摩托车运动的青年刘继春,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精心钻研摩托车运动的规律和技巧,顽强地向自己的潜能极限挑战,终于成功地驾驶着国产摩托车登上了"五岳独尊"泰山,相继,他又石破天惊地以摩托车运动中的高难动作"座上站立撒把"特技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了中国摩托车运动史上载入该项纪录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那段时间,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腾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在2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个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地难受.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搅得我唾意全消.  相似文献   

12.
正一批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来到了浙江,参观考察浙江的新农村,这一刻,汉语是他们的共同语言;一群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等15个国家的50名海外名校学子走进了浙江,在古老的乡村享受奇妙的中国之旅,这一次,中华文化是他们共同的爱好。本期《文化交流》发表一组外国朋友看浙江的报道。对于他们而言,中国这一东方文明古国,有着诸多的神奇——丰富  相似文献   

13.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2)
三年后的成功源于今天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满足他们三个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打火机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  相似文献   

14.
闫岩 《对外大传播》2003,(10):24-25
法国是一个崇尚杂技艺术的国家,“明日与未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与“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齐名的世界3大杂技赛场之一。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杂技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密切往来。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法国国家电视3台决定拍摄一部《杂技之乡纪行》记录片,一来为中法建交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二来是为法国民众喜爱的杂技探源寻根。  相似文献   

15.
王寅锋 《文化交流》2016,(10):20-23
正2016年8月10日至8月23日,来自德国、印度、法国等14个国家的45位海外名校学子走进了兰溪芝堰村。14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他们在那里经历了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有温馨的、有趣的,也有让人兴奋的。丢失的行李箱被金华人找回10日晚上,海外学子乘坐大巴抵达芝堰,法国姑娘克莱门斯说,她的行李箱不见了,里面有随身衣物,还有送给主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协与十几个非洲国家的新闻代表团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多哥外省访问时,陪同我们访问的阿马先生建议停车去当地的记者协会看看。走进记协的会议室,我们寒喧了一阵便打算告辞。但他们热诚地挽留并说是他们的女主席马上就到。这时,一辆摩托车在门口停下,一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年轻姑娘摘下头盔,手捧一束鲜花向我们走来。阿马先生介绍说:这是米当加·达达小姐,本城记协主席。原来,达达小姐听说我们临时决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的国度 我是做摩托车配件生意的,一位在越南经商的朋友说,做这一行在那里最能赚钱! 2005年春天,应他之邀我离开家乡合肥,来到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热带丛林小国.  相似文献   

18.
护林员     
1 谷雨刚过,整个车八岭仍是一派晚春气息.久违的阳光透过茂密树林,漏进山谷,给蜿蜒的山道,增添几分翠色. 大森与同事小羽刚把摩托车停放在一个叫平岗坳的村民小组,就开始巡山了. 他们穿着护林员专用制服,背着双肩包.包里有口哨、电棍、柴刀等,当然还有手机.沿着设定的路线,向林区深处徒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职业圈》2005,(11):27
我国是摩托车大国,但是到了冬天,摩托车的骑行者会遇到严峻的挑战.骑车者即使戴上面具,也会感到手足麻木,难以忍受,失去知觉造成冻伤,关节炎等引发交通事故.摩托车电热系列产品是针对此种情况为骑行者专门设计的,其前景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的国度 我是做摩托车配件生意的,一位在越南经商的朋友说,做这一行在那里最能赚钱12005年春天,应他之邀我离开家乡合肥,来到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热带丛林小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