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拓展式阅读     
拓展式阅读,就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等有目的的进行课外延伸阅读的一种阅读艺术。它的主要特点是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真正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从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这对我们培养语文素养,应对语文中考,大有好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拓展式阅读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在实践中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一、延伸扩读。扩读的形式主要有三:①针对课文的重点进行扩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百草园有乐趣的生活”是学习的重点,可扩读语文自读课本中的刘绍棠《思,在百草园》等文章,以加…  相似文献   

2.
[案例回顾] 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 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内容: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环节一 整体导入,感知《月光曲》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月光曲》。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10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师生同唱《好汉歌》)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生:《水浒传》。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放弃射门》(支玉恒)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相似文献   

6.
片断实录请看苏教版《白鹭》一课公开课教学的片断。一、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白鹭》。二、汇报课前探究的收获按照我们一贯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课前已经对白鹭和《白鹭》这篇课文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探究。下面呢,就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学生端端正正地拿起书一起朗读。)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特级教师支玉恒《放弃射门》教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三遍课文,谁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生读) 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 生:第四节。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但是,课堂教学中又出现了一个极端:朗读近乎泛滥。学生虽然读了课文,但有效性不够。如何提高朗读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三种策略:一、带着目的读:二、扶着学生读;三、激励性地读。  相似文献   

10.
[张钧篪——北京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特级教师。今年4月下旬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精品课观摩大会”上,为2000余名听课教师上了九义小语第八册的《麻雀》一课,共两课时。下面是他上课的实录,笔者依己浅见在其教学片断间试作赏析。]《麻雀》师:今天,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哪篇课文呢?生:《麻雀》师:这篇课文共写了多少小节?生:七个小节。师:同学们把书打开,大家齐读第一小节。在读的时候,要求大家找出:是谁和什么联系在一起了?一边读一边想。【从分节人手,往下继而分段,体现了中年级段落教学的特点。学生读第一节…  相似文献   

11.
犤设计理念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蕴、提高语文能力。犤设计特色犦在营造的学习情境中,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一系列的读书实践活动组成。犤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犦一、读通全文,初步感知1.揭示文题,设计问题情境。看了课文题目,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丑小鸭是谁?…  相似文献   

12.
周梅华 《考试周刊》2011,(93):40-41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二、展示预习成果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1.我会读。(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13.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探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张秋月,李勤无论是中学《语文》课本,还是中等师范的《阅读和写作》、《文选和写作》课本,都把所选课文分为三类:讲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课文。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自读课文,是否只是学生简读,教师略讲就可以了呢?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单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还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一、重视自读课本的作用现行小学语文课本配有自读课本。自读课本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教材的补充与延伸。因此必须重视自读课本的作用。如:学习《桂林山水》,我就提前布置大家学习《桂林山水传说》,用课外阅读辅助讲读课文的理解。如:学了《草船借箭》之后,布置自读《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二、举行朗读、演讲比赛我校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举办了“我爱家乡”朗读比赛。我让每位同学课下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训练的重声、是通过理清课文的条理,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理清课文的条理,重火了解“中国石”的样子,并透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如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读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了课文,谁能简单地谈谈你解开了哪些疑问?二、整体感知全文。1.指名接读课文。未谋生字较多,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2启发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给课…  相似文献   

16.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口技》。预习的时候,大家读了几遍课文?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8课《借生日》。师:(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吗?生:会唱。(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高声齐唱)师:看来同学们都对生日很感兴趣,都会唱这首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借生日》这篇课文(板书课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认真地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将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读课文,基本上是以齐读的形式进行的,能在书中“画出生字”的少。然后老师又要求学生俩人一组互相读一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学生时有将生字读错、将句子读断的现象)反思这是一则典型的“学生主体式”…  相似文献   

18.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我进行了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寻找感动自己的句子,相互说着受感动的原因。尽管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交流散乱,无法将对话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詹天佑》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和查阅相关资料,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疑难?(学生纷纷举手,谈论自己自读的收获)生:我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生:课文具体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包括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等三方面内容。师:知道得真多。那有没有疑难问题?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多余的,应删去。因为这两段没有写詹天佑,就是没围绕主题写。师:请大家读一读、…  相似文献   

20.
现在正使用的中学(中专)语文教科书中,每篇谋文前有“预习(自读)提示”.中有“注释”,后有“思考和练习”,这是笔者为让学生学好语文所备好的资料。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预习(自读)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些简要的文字是学生日老汉文的向导。纵观教科书中的“提示”内容,大致有四种:一是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的;二是指出文章作裁和写作特点的;三是点明课文中心和学习目的的;四是提供欣逢范例和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预习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