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基于KAQ理论探索了一种应用项目教学法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新模式。提出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KAQ体系构图,在此基础上以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为例,详细设计了项目教学在课程设计中的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这种新型电子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的讲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探索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物流教育的实际和国外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KAQ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KAQ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KAQ人才培养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设计了以ERP沙盘模拟实训为依托,将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集成,以此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探索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重要的问题。KAQ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李芳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269-269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电子专业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将其转化为实际运用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特别是缺乏与之衔接的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大规模生产力的"KAQ"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使得社会对"KAQ"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对"KAQ"复合型应用人才模式的详细论述,目的就是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其独特的质量观。文章以KAQ人才培养模式的三要素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特点,得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特征因子。根据这些特征因子将原创问卷中的质量观点进行分类,运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田明山男,现任职于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学报》副主编,副教授。1997年和1998年期间,担任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教育刊物《铁道建筑教育》副主编。1998年11月,在第二届全国企业教育期刊研讨会上交流了经验,期刊质量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好评。文题:借鉴KAQ模式开发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的思考(二等奖)KAQ是近年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也是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它以知识(Knowledge)为基础,以能力(Ability)为核心,以素质(Quakity)为标向,三位一体,整合发展,培养大专学历层次的应用型、技艺型…  相似文献   

8.
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意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化方案。作尝试设计应用型人才的KAQ结构,试图创立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历史上数种远程教育模式的分析、教学模式的历史递进中寻求一些规律性的原则与启发。  相似文献   

9.
浅议构建高校KAQ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要为21世纪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腾飞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就应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为KAQ)。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世纪里,语文教学的走向如何?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加以注视和研究的问题。语文教学的走向决定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走向。作为充满竞争的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同志指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培养模式,我们称之为KAQ模式。”也就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处于时代前沿的知识、交叉复合知识;能力应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素质应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一言以蔽之,21世纪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KAQ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存在着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就业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KAQ结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KAQ构成主要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三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前提,也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课程考试是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在此从基于KAQ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入手,分析了传统课程考试模式的弊端,基于此,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STC理念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STC理念为基础,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略: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出发,推行KAQ教育模式;在产学合作的同时,避免订单式培养的狭隘性;实施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学制。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探索出了一种以CDIO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363”实验教学新模式.新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欲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其成长模式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专业能力是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国际潮流的出现、对教育活动复杂性的认识发展及对教育价值功能的重估而产生的一个专门性术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应由两维构成横向上包括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纵向上则包含前专业能力、专业意识及生成能力、专业调适能力。在教师专业能力重构的基础上存在着反判式与创建式、经验积累式与理性演绎式及人文模式和科学模式三对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传统的工程训练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培养的需求,强化培训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国工科大学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难题。该文以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以"星光大道"为运作模式,以兴趣为导向,集趣味性、创新性、竞技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现代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和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独立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文章通过探索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工程素养为本位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制图能力不断线、计算机能力不断线、设计能力不断线和制造能力不断线的C4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训练平台,知识拓展平台及新型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示范应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率及企业反馈度得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峥  李建平  李和平 《高教论坛》2012,(10):106-108
本文介绍了地方高校化学化工类"一中心、两重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重点阐述了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培养研究生理论素质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内涵以及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特色,同时也介绍了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金士平 《高教论坛》2007,(5):10-12,22
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关键问题。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模型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研究从职业胜任力的视角出发,以浙江台州区域为样本,通过胜任力建模技术,构建了高职院校管理类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