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上教学效率要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上教学效果与影响冰上课教学效率的要素密切相关,明确冰上教学要素,对于改革冰上教学,提高冰上教学质量有其重要意义.为此,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北方高校冰上课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冰上教学要素及其相关教学点、教学量、教学法和教学情.  相似文献   

2.
吕颖 《冰雪运动》2002,(4):74-76
就有关运动技能迁移的理论进行初步研究,对冰上教学如何正确地运用技能迁移原理,加速学生掌握冰上动作技能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加以探讨,并就冰上教学运用迁移理论在注意发挥教育活动中不同要素作用、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材程序、处理好练习时间、量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冰上课是北方高校冬季体育课的必修课,也是北方地区冬季体育教学的特色课,为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丰富冰上课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法,对"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冰上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冰上课教学中运用"异步教学法"比运用"同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好.冰上课教学中使用"异步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冰上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臧荣海 《冰雪运动》2004,(10):37-38
冰上课教学是北方高校的一门季节性的必修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冰上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从研究冰上课教学方法的一般规律入手,探究冰上课教学的科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冰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速滑课教学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学的基本要素:教材内容、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及冰上课教学务件和辅助手段等。就此,结合速滑课教学实践及特点,分析影响速滑课教学效率的因素,提出在具体教学过程,速滑课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多个具体要素如:教学点、教学度、数学量、教学法、教学程序、教学情感、教学时间等。科学合理配置和发掘这些具体要素的有效作用,是提高冰上教学效率的关键和需要。因此在速滑课教学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校冰上游戏教学的理论水准,深化理解其运用程度,从理论性高度着重阐述了高校冰上游戏教学的十大基本原则,使冰上游戏教学发挥其特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速度滑冰“小步子”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速度滑冰教学质量为研究目的,运用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小步子"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法对冰上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的作用,缩短了陆地与冰上练习之间的差距及感觉距离,有利于陆地与冰上练习的衔接及技术的掌握,提高了陆地技术模仿的质量,同时降低了冰上练习的难度,有利于冰上内容的掌握与身体适应.建议在速度滑冰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冰上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学生在冰上课中的一些心理问题,阐述冰上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合理运用冰上教学的独特形式和内容,施加适宜的心理负荷和教法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冰上课教学效果,并就调节心理负荷、改进冰上教学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亮 《冰雪运动》2004,(1):54-56
归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础科学,教师在冰上课教学中掌握和认知这门科学,并能加以恰当的运用,就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鉴于此,探讨归因理论应用在冰上教学的可能性,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冰上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建议高校冰上课教师应掌握和运用这门科学以指导冰上教学.  相似文献   

10.
王浩  曲新艺  周昊 《冰雪运动》2006,(2):76-77,119
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现状,从循环练习构成要素、优势、练习特点和练习程序设计等方面,对循环练习在高校冰上课陆地阶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循环练习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练习方法,是解决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和提高非冰期模仿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