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自强不息”“厚德栽物”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在众多方面的体现,说明“自强不息”“厚德栽物”是民族精神的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4,(8S):50-5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己”“恃己”的自立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使这一精神得到了拓展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己”“恃己”的自立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使这一精神得到了拓展和弘扬。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民族的自强精神,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中华民族提倡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这种人生态度在儒家、墨家有突出的反映。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勇于进取、奋发向上,而  相似文献   

5.
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与其它社会意识一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民族群体实践的产物。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心理基…  相似文献   

6.
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吉林省委副书记张岳琦一、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悠久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优秀的道德规范、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已所不欲...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例如,儒家先哲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精神、“博爱大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精神、“革故鼎新”精神、“居安思危”精神等等,这些都成为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贡献。值得我们大力发掘,好好继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包括多要素、多层次、多类型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内容分为主体民族精神和基本民族精神两大类。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五种”民族精神。从爱国论、和平论、复兴论三个维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以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弘扬和培育问题为切入点可以较好的从文化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张玉兰 《时代教育》2006,(12):121-12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代代传”(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种,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懈杆、豁材林险酬制胜昨。扮3、阅读一本书籍—《真正的勇敢者》(刊登在2003年《小干部》增刊上)、《轮椅上的梦》井(张海迪著)、《钢铁是怎样炼成贫③6、寻找一个身边自强不息驹小榜样。自强不息从“十个一”做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  相似文献   

13.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其核心也在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全面开展国民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2004,(1):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之所在,成为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清晰脉络,成为鼓舞…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原动力。保持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既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高三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任何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同样需要振奋和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龙马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龙马精神”,故云我们是龙的传人.“龙马精神”是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现在,我国正在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什么是传统文化精神?我认为就是龙马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展传统文化,就是要使我国自强不息,保证民富国强,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