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体特征看,《项脊轩志》这一文言散文名篇呈现出明显的诗性特征。从文学本体论层面看,《项脊轩志》具备诗性精神。基于诗性解读,文章提出了《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3.
《项脊轩志》是一篇传统课文,人教版、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选人时作了删节,而鲁人版新课标教科书及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等选人时都没有删减。笔者在教学苏教版《项脊轩志》时,尝试营造与编者对话的氛围,在教学完第4段后,通过PPT呈现了“殆有神护者”后面被编者删掉的一段原文:  相似文献   

4.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选入高中教材,无论是从德育教化还是文章的写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但是,迄今为止,对其解读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从《项脊轩志》教学的现状透视文本的解读,我们会发现文本解读的误区——浅表化,浅表化解读大大减轻了文字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项脊轩为支点,结构清晰地描写了三重空间,修葺前后项脊轩的现实空间,“诸父异爨”的家族伦理空间,追忆母亲、大母、妻子的情感空间。解读文本架构的三重空间,阐释《项脊轩志》的三重空间诗学意蕴,极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的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而《项脊轩志》是他的一篇名作。读者在解读这篇散文时,往往被归有光词短意长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同时也感慨于这篇作品所表达的人生志向。笔者搜集了众多学者和语文教师研究《项脊轩志》的成果,拟从主题、写作特点和教学设计三个角度,对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同时给出语文教师在设计《项脊轩志》时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余一鸣等7位同人发表于《语文通学通讯》2002年第7期的《〈项脊轩志〉备课资料》以下简称《资料》)、郭瑾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8-9期合刊的《〈项脊轩志〉教学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发现对若干问题的解释不确,甚至有悖于历史事实。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特别是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选编了大量资料,其中一些观点也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为了能使归有光和《项脊轩志》的若干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起码有利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鄙人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一、“项脊轩”是什么意思?它是归有光命名的吗?《…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材处理。1990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一单元议论文,新增了《文学评论两篇》。这篇课文与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编在一起。茅盾评论的是长篇小说《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文学评论两篇》评论的是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的内容和形式。第五册第七单元编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为课外自读课文,《文学评论两篇》为课内自读课文。《文学评论两篇》既可作为《项脊轩志》课外自  相似文献   

9.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名篇,被选入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文学研究者和语文教师们孜孜不倦地从各方面对该文进行分析,以求在多角度构建文言文教学,以至语文教学和文本解读的新思路。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对该文具有代表性的解读和教学案例,以提供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曼 《语文知识》2006,(3):38-38
归有光的散文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项脊轩志》,但我更喜欢《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表现的是一种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寒花葬志》则表现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1.
《项脊轩志》作为经典作品被选入各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不约而同地删去“项脊生曰”一段,并将删节后的文本定位为“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将文本主题理解为“志物怀人,悼亡念存”。这种编排和解读忽视了《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分两次完成的情感差异,遮蔽了归有光借科举以振兴家道的人生追求和科场失意的人生经历,存在着对原始文本肢解和曲解的问题。对于《项脊轩志》的理解应当立足原始文本,结合相关史料,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项脊轩志》又题作《项脊轩记》,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佳作。归的散文文笔疏淡,感情真挚,虽然题材较窄(因乡居时间较长),却别具韵味。尤其是生活中的琐事、琐语、琐闻,经过他的描述,无不亲切动人,正如王锡爵所评价的那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篇可说是归有光散文中的代表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篇。  相似文献   

13.
归有光为明代“唐宋派”散文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项脊轩志》真情为文、不事雕琢。《项脊轩志》叙的是平淡琐事、但事细而情深;笔墨简洁、言近却意深;情绪悲愁,情深而意长。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其人其文可谓:情到深处归平淡平淡之中见至情。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借项脊轩的兴废来表达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的散文。若能理清《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也就走进了归有光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一篇文言文。归有光的散文创作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新的道路。他的散文取法唐宋,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我虽然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在  相似文献   

16.
怎样导读文言文,在完成《项脊轩志》一课的教学后,我有以下体会。导读,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文言文。文言文除了语言上的差异之外,其它方面跟现代文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因此,阅读古代的作品,同阅读现代的作品一样,“其根本目的也在于理解、评价和鉴赏”。实践证明,象《项脊轩志》这种比较浅易的  相似文献   

17.
《项脊轩志》中的独特的对比艺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比之中运用对比;一是显性的叙述中包含着隐性的对比。《项脊轩志》中的对比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对比之中运用对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项脊轩志》中的独特的对比艺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比之中运用对比;一是显性的叙述中包含着隐性的对比。《项脊轩志》中的对比的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对比之中运用对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姜友芝 《学语文》2011,(5):52-53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钱基博称他是明代最杰出的散文家.这种评价是中肯的。归有光在散文方面推崇司马迁的《史记》,“得其神理”,同时也尊崇唐宋诸家。他的著名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其中《项脊轩志》是他的杰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论述了《项脊轩志》中的空间情景,指出《项脊轩志》不是单纯地展示建筑空间,而是在空间叙事里渗透了强烈的个体主观意识,使空间成为心志情思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