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例3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的速算规律,能正确进行简算。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学过程可分以下几个层次。一、接近整百、整千的口算训练。149+398 272-196 389+198568+303 996-666 2200-997398+168 125+475 3896-2896二、新授。  相似文献   

2.
精彩的结尾     
我有幸听了一节“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的练习题。在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了下题: 在下题的方框里填上什么数,使算式能汁算简便? 1631-□-152 顿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填48,填348……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在方框里填48,使算式成为:1631-48-152,再计算:1631-48-152=1631-(48+152)=1631-200=1431。所以,我想填入48。生:因为被减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加在一起,再从被减效里减去。因此,我先把上面  相似文献   

3.
幻方的妙用     
幻方是数学界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都对幻方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都在研究它.“三阶幻方”如图1、“四阶幻方”如图2当数最古老的幻方.它的最大特征是行、列、对角线上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巧妙的去解决数学智力问题.下面举三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要数出由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所组成的角的个数,不少同学感到极不好数又费时。现介绍一种方法于下: 见图之后,先数一数本图从一个端点引出了几条射线,其次把数得的射线条数减去一,然后用它的差数加上它以下的全部自然数,所得的和就  相似文献   

5.
笑傲江湖中有一绝招“无招胜有招”,令许多英雄好汉闻风丧胆.生活中有一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它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数学世界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不变量,只要我们抓住了它的小尾巴,它就会在我们的手上原形毕露.在我做题时,就遇到了这两个有趣的问题:问题1下面给出图1和图2,若将图1中相邻的两个小方格(指有公共边的两个小方格)中的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称为一次操作,则经过若干次操作后,能否将图1变成图2?若能,请写出一种操作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0154326784552046图11001000000001001图2xx xx xx xx图3分析与解如图3,在方格中相应位…  相似文献   

6.
一、鼓励学生与众不同从入学的第一堂数学课起,我就鼓励学生说一句与众不同的话。比如准备课中,在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各种物品的个数时,我就鼓励学生:人家说“有5个苹果”,你就说“有4辆拖拉机”,不要跟着别人说;如果连起来说“图上有5个苹果,4辆拖拉机”则更好。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点点滴滴的与众不同就可谓是创新了。。又如:有(?)这样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学生会说:“左边有3朵花,右边有2朵花,一共有几朵花?”教师启发:有什么颜色的花?学生受到启发,就说出了许多不同的话:“3朵红花,2  相似文献   

7.
“10”像小棒和圆圈饼,可与10个圆点相对应,伸出10个手指来表示“10”。图中的飞机、云宝宝、气球、叶片、小卵石能用“10”来表示吗?请数数图中的东西各有几个10,并把数字写在。各圈内有哪些数字?有几个单数就把下面相应个数的五角星涂成蓝色,有几个双数就把下面相应个数的五角星涂成黄色,再将各圈内最大的数(10)涂成红色。各格内画的像什么?是用哪3种图形组成的?合起来的个数都是几个?请在下面的两个空格里,仿照上面的样子也用3种图形(合起来的个数是10个)来画一画,并说说像什么,好吗?把排好队的数字1 ̄10中的任意一个数和它的前一数或后…  相似文献   

8.
请按照下面规则操作: 首先任意写出两个有理数,然后,用第2个数减去第1个数,所得的差作为第3个数;再用第3个数减去第2个数,所得的差作为第4个数;如此反复操作下去,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用字母代替数呢?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通用教材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总是根据课本的图示一次把线段图出示完,以进行应用题的讲解。这样做,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困难。 在教“九义”教材第四册第58页例8时,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把线段图改为分层出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效果较好。 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先让学生找到题中有哪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走进生活采撷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事例与现象,这是学习这一知识的原型,也是帮助学生建构这一知识的基础.当我们走进生活的广阔天地,发现有许多的生活素材: (1)购买商品时,可以用付出的钱数连续减去各项物品用去的钱数,得到应找回的钱数;也可以先算出购买所有物品一共用去的钱,再用付出的钱数一次性减去一共用去的钱数.  相似文献   

11.
所谓“百数问题”,是指: “在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任取76个,证明一定存在四个数,其中有两个数之和等于另外两个数之和.” 文[1]将76改进为18.本文指出,18还可减为16. 命题 在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任取16个,则一定存在四个数,其中有两个数之差等于另外两数之差(“差”的意义是指大数减去小数之差). 分析:为了证明这个命题,我们先规定一些术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来的中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问题,即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某种“操作变换”,问是否能达到一个预期目标,这就是操作变换问题.由于操作变换问题形式多样,解法灵活,往往需要一定的技巧.例1!有依次排列的3个数:3,9,8.对于相邻的两个数,都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所得之差写在这两个数之间,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6,9,-1,8,这称为第一次操作;做第二次同样的操作后也可产生一个新数串:3,3,6,3,9,-10,-1,9,8.继续操作下去.问:操作第100次以后产生的那个新数串的所有数之和是多少?(2001年“希望杯”数学邀请赛试题)解:设n个数组成一…  相似文献   

13.
一、代替法在解题时,为了计算简便,可把原式中的数字或部分算式用较小的数或字母代替,这种方法,叫做“代替法”。例1:将9999减去它的12,再减去余下的31,再减去余下的14……最后减去再余下的99199,那么剩下的数是几?分析与解:“9999”这个数较大,显然不可能把不同分母的9998个分  相似文献   

14.
趣题3解     
趣题1998减去它的,再减去剩下的,再减去剩下的,…,最后减去剩下的,问最后剩下的数是几?解法一第一次减去第二次减去第三次减去依次类推,最后一次减去1998Xto·所以最后剩下的数是:第一次减去后剩下1998X第二次减去后剩下1998X第三次减去后剩下1998X依次类推,最后一次减去h且、,吾趣题3解@丁学明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一年级上册《6、7减几》一课,教材安排了这样的情境图:图中一共有6个小孩在植树,减去4个男孩,剩下2个女孩;减去2个女孩,剩下4个男孩。教材本意是根据从总人数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关系,写出两道减法算式,从"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一位教师在教学时,直接出示了情境图,展开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师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生6个。师有几个男孩?  相似文献   

16.
教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简算原理,我设计了一个购物游戏。课前,发给每位同学一张不同的数卡。首先,我摆出标有 75元、 25元的小飞机和小汽车玩具,然后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钱’来购买这两个玩具,算算你还剩下多少钱,谁算得最快最准,这两个玩具就送给谁。”学生个个埋头笔算,很快有部分学生解答出来了。我先让最先算出的学生介绍算法:先把 25和 75相加凑成 100,然后用钱减去 100。再让另一学生介绍了不同做法:先用钱减去 75,再减去 25。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学生纷…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04,(19)
你能猜出他想的是几吗?有了这4张卡片就能百发百中,每次都能猜对。游戏准备:按图样做4张卡片。游戏规则: 1、请一位同学。心中想一个数码,这个数码必须是1-12中的一个。2、把每张卡片拿给对方看,分别问他有没有他想的那个数,然后把他说“有”的那几张卡片左上角的一位数目相加,再减去1,就一定是他想的那个数了。  相似文献   

18.
用连减法解答求剩余的应用题时,可以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连续减数的和,其结果不变。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退一加补”熔进“破十法”的方法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学生思路清晰,计算迅速,事半功倍。下面以“13—6”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用学具帮助理解计算每个学生拿出自制学具板(如图)数一数每排有几格?共有几排?让学生放13个圆片在格子里,每个格子只放一个,要求能一眼看出总个数。  相似文献   

20.
数学活动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幅图:芳芳说“:这些数字排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林老师点点头,说“: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大三角形中的数字,找出规律。”小刚马上回答“:三角形的两边全是1。”“第一行有一个数,第二行有两个数……总之,第几行就有几个数。”小刚说。林老师笑着问:“如果对这些数进行一些计算,能发现什么规律呢?”象试本,一期腿试“会:游向由艺前于摩弹条天起件轮。反”射答现案大家一听来了兴趣,埋头进行计算。小刚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发现除了三角形两边的1之外,每个数都等于这个数‘肩上’的两个数相加,比如1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