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缔造传奇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专门听了有关负责同志对国内稀土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之后,他曾十分高兴地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999年1月,江泽民在视察包头时专门题词:"搞好稀土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化势."  相似文献   

2.
正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歌方面,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的创作方面,他开创了"豪放派"的风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在书法方面,他位列"苏、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但同样让人可圈可点的,则是作为教育家的他,几十年来,总是“心有静气”,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图1)。于敏也是此次唯一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公元2009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如期举行。会上,正值米寿之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象征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这一刻,对于已是耄耋之年的徐光究来说,既是对他多年从事化学研究的认可,更是对他所缔造的稀土研究领域“中国冲击”的鉴证。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把科学家分为几类,有举重若轻的,有举轻若重的,那么我都不是,我属于‘举重若重’的一类人。"徐光宪一生挚爱的只有两件事——教书和科研,而这两件事都与"稀土"有关。他是化学家,让中国从稀土的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由此掀起"中国冲击",奇迹般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撰写的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京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7.
<正>1953年3月出生,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他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主要科技贡献有:1.在结构材料领域,提出了"多元微合金化阻燃"学术思想,使镁熔体氧化膜致密化,使镁的燃点大幅度提高;发现了镁—稀土合金中有效强化相,揭示了稀土促进表面氧化膜致密化微观机制,创制了高强耐热耐腐蚀稀土镁合金,大幅度提高镁合金的强度、工作温度和耐腐蚀性能,实现了镁合金在航天航空和汽车等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的恒温环境微量热计,总结了本课题组利用微量热法研究轻稀土三氯醋酸盐、轻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发现这两类轻稀土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拟合计算出轻稀土组内原子序数为596、1的镨元素和钷元素的配合物Pr(TCA)3.3H2O(s)、Pm(TCA)3.3H2O(s)和Pr(TCA)(C9H6NO)2(s)、Pm(TCA)(C9H6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 056.639kJ.mol-1,-3 049.953kJ.mol-1和-1 362.259kJ.mol-1,-1 348.936kJ.mol-1.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举重若重的稀土之父徐光宪2009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鲜花竞艳。当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给银发满头的中国稀土之父、化学教育家徐光宪院士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的  相似文献   

10.
历史小词典     
张衡后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死于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他曾制作"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当时人都惊佩仪器制作的精妙."浑天仪"用水转动,星宿出没与天象密合."地动仪"制成后,忽有一龙机发动,就是指示要有地动,当时洛阳城中没有地震的感觉,于是学者认为仪器无用.但在几天之后,果有陇西地震消息传来,人们这才惊佩其才能,这确是当时中国及全世界最高的科学成就.张衡不但是天文学家,他还是个文学家,曾作"两京赋"以讽刺当时的奢侈风尚,构思十年始成.他的作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