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詹姆斯·迪恩到张炬、张雨生……一个个短暂而灿烂的生命似乎都难逃车祸的厄运,在与命运的交锋中他们永远地合上了双眼,只留给人们美丽却又遗憾的记忆。而罗中旭无疑是个例外,今年2月8日,也就是罗中旭车祸病危3个月后,在上海召开的Channel[V]华语榜中榜的颁奖典礼上,当他奇迹般登上舞台接受“最佳原创歌曲”奖并高歌一曲时,几乎在场的所有观众、嘉宾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此时此刻,罗中旭真的站了起来,虽然身体还很虚弱,  相似文献   

2.
你对音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会说:我喜欢音乐,它很悦耳。也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它不好听。还有人会说:我喜欢听摇滚音乐……总之,每个人的回答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人们对音乐的喜好如此千差万别呢?首先,要弄懂音乐是什么。《词海》是这样解释的: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美学概论》上又说: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表现人的审美感受,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这两种解释都说到了"音乐形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音  相似文献   

3.
你可能不会相信,一个80岁的老人,仍然每天在为教育忙碌着,今天在北京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明天在上海的学术会议上做讲演,后天主持中国教育学会的大会……在他的日程表上,经常是这样满满当当的。有人说,他是一个慈祥的老人;有人说,他是一个博大的学者;有人说,他是一个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教育家。他就是我崇敬的顾明远教授。  相似文献   

4.
自在的舞者     
蹈演员邰丽华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自幼双耳失聪。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一个听力上有缺陷的人如何做舞蹈演员?舞蹈是有节拍的,它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了音乐,灵魂将何以安身?然而,我们却真切地看到:邰丽华在台上翩然起舞,裙裾飘飘,俨然是一个纤尘不染的精灵。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干净利舞落,让你感觉到连她的骨髓里都渗透着韵律。于是,有人怀疑,邰丽华真的失聪了吗?在大连的一次演出中,有人在中途突然将音乐停掉,全场观众都惊愕地看到,邰丽华浑然不觉,她依然像沉醉了似的,在飘逸的舞步中轻歌曼舞。音乐重新响起,人们发现,邰丽华的舞步居…  相似文献   

5.
矛盾周杰伦     
一直觉得周杰伦是个很矛盾的家伙。 有人把他的音乐当作世纪圣典,有人质疑 他的音乐价值;有人狂热地喜爱甚至崇拜 着他,也有人常常把他当靶子抨击;有人 把他当成坏小子、小混混,更多的人则把 他当成了优质偶像新好青年。但无论别人 怎样看待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做着自 己喜爱的音乐,过着自己简单又忙碌的 生活。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他都已经 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很醒目的符号,让人 难以忽略。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课程是培养音乐专业基本技能的音乐基础课程,国内外对于视唱练耳的教学和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并且始终研究如何使这门课程在教学上、在发展上有进一步的空间,歌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简单流畅的旋律、年代的情怀、一呼百应的趋势,都表达着人们对于音乐,对于歌曲的热爱,那么课程的开设也是为广大音乐生带来了一种勇于创新的途径,"视唱练耳"与"歌曲写作"怎样达到相辅相成,相信也是很多教师一直在研究的主题,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共融性?对于教学的促进又达到了怎样的显著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战胜车祸的打击之后,罗中旭又微笑着重新站在了舞台上。他一贯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8.
我们敬仰语言大师 ,也就极容易养成仰视大师作品的习惯。比如 ,对大师语言的解读 ,就总习惯于分析如何如何美妙 ,而很少想过大师的语言也许存在着某些缺憾 ;有时即便有所感觉 ,也不相信权威的笔下会出现失误 ;更有甚者 ,居然能把瑕疵说得金光灿烂……久而久之 ,连教师都迷失了自我 ,僵化了思维 ,还想引领学生放飞心灵 ,岂不是天方夜谭 ?能不能换个角度感悟大师的语言 ?著名音乐家小泽征尔或许就是我们的样板。在一次国际音乐指挥大赛的决赛上 ,前两名选手在指挥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一小段不悦耳的演奏 ,也都决不相信眼前的乐谱有错误而向评委欠…  相似文献   

9.
眼神     
又是那种眼神……他依然坐在垃圾堆上,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帮助。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从家里跑出来的;有人说,他没有家,年轻时是个流浪汉;有人说,他是杀人犯,潜逃到这里的……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不是!那天,我走近他,他惊恐地看着我,那双眼睛里流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看着他。他眼里的恐惧渐渐消散。“孩子,有事吗?”我不知所措。“伯伯,你为什么不回家?别人下班都回家了。你没有家吗?”“孩子,你不懂得……”他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他有五个子女,每个人都在他的事情上推诿责任,谁也不愿意赡养,最后,儿女们把他赶出了家门……“伯伯,那…  相似文献   

10.
李燕朝  明媚 《留学生》2009,(8):29-30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王宪林:他高超的歌唱技巧完美地表现出了他的音乐理念;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他的每一场演出都能展现他的音乐品位;在鸦雀无声的音乐厅里,他每次都能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净化和震撼……这些评价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1.
音乐的语言     
音乐是什么?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段旋律;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种精神;有人会回答,音乐是一个篇章.而我会回答,音乐,是一种语言.音乐是一种无形的语言,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音乐家们也都是伟大的,古往今来,有多少音乐家们用音乐化作语言给人以鼓励.音乐--是最美丽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改变还是不要改变?相信这一直是困扰所有人的问题,韩国美丽女明星们最近干脆在电视广告中身体力行地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虽然都是身兼多家品牌的代言人,有人喜欢不停地变换形象,也有人总在广告中不断重复着同一类型的角色,至于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观众们有美女养眼,相信肯定会很满足。  相似文献   

13.
阿甘、许三多、李云龙……这些著名的人物做人做事好像都显得有些"傻",但他们取得的成就却又那么杰出,这是为什么呢?在公司和企业里,老板对员工的最根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能在职场中迅速脱颖而出?为什么有些人似乎不聪明,却升职很快……有人说成功靠能力,有人说成功靠的是机会,也有人说靠的是职场技巧和智慧……这些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是根本和全部。阅读这本书,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相似文献   

14.
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相似文献   

15.
邢风梧老师走了,一眨眼,七年过去了。 在鲜花和荆棘伴生的人间,他的妻子儿女,他的朋友同事,他的学生粉丝……爱他的人们仍怀念着他。而在紫竹婆娑极乐世界里的他,思念人世之余,又会是怎样呢?我相信,他依然会挥毫泼墨,继续他的书法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一钵了却谁的浮生阎荣霞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相似文献   

17.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从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这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功课,灯下,他荡秋千……荡、荡、荡……小小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一种课程——也谈语文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已经在语文教育界争论了几十年,有人主张工具性,有人主张人文性,有人主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人主张言语性,有人主张文化性……不一而足。究其原因,一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人们谈论这个问题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二是人们对于语文性质的表述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一直试图用简洁的表达方法即用一两个词语来揭示语文的性质,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上的浅表化,出现了表述上与实际内涵的距离和错位。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语文的性质呢?我们应该从什么视角来审视语文的性质呢?我们又应该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一向温柔多情的包法利夫人,毅然违背作者的意愿,服毒自杀了,弄得福楼拜满口药味,痛不欲生;本想为没落的贵族们唱一曲挽歌的巴尔扎克,却情不自禁地写出了尽揭露讽刺之能事的《人间喜剧》,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郭沫若每当创作的灵感袭来时,就会作寒作热,浑身颤抖地写出自己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奇文妙女……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讨论宝黛的优劣,亲朋好友之间“遂相龃龉,凡挥老拳”;①米洛的维纳斯的一只断臂,时刻都在骚动着无数个天才雕塑家续接的欲望,他们苦心作为的共同结果却是:谁都无能为力;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不知唤起了人们多少个遐想与猜测,自以为是者常常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还是他自己相信自己的高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你们知不知道有人看见孔乙己回来了 ?”“回来了又怎么样 ,不知道又会偷到谁家去 ,又会被谁打得半死。”“他哪还敢偷 ,难道不记得丁举人吗 ?不记得那双腿吗 ?再偷 ,就怕连手都会被打折。”一个人说道 :“此言差矣 ,你们不知道吧 !今天的孔乙己可是乌鸦变凤凰 ,听说他已不再叫孔乙己 ,叫做什么……严九郎的。他还做起了大买卖 ,很有钱 ,不仅住着一个大宅院 ,还有一个日本亲戚为他撑着。”“他这可算是晚年享清福了……”大家正说着 ,一个人走进了咸亨酒店。只见他脚穿皮鞋 ,身穿一套西服 ,洁白的衬衫领上还扎着一个领结 ,看上去有点洋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