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710年冬,亨德尔第一次到伦敦。草料市场剧院的经理希尔请他写一部歌剧,亨德尔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叙事诗《耶路撒冷的得救》为题材,在十四天内写出了三幕歌剧《里那尔多》。1711年2月24日,该剧在草料市场剧院首次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奠定了亨德尔在英国的声誉,也标志着意大利歌剧在英国的胜利;但也受到了《旁观者》杂志的酷评,著名作家艾迪生(1672-1719)在该刊第五号上撰文大肆攻击。当时《旁观者》的基调是:对英国人来说,最荒唐的事莫过于到剧院里去听用外国语演唱的歌剧;而《里那尔多》未能免俗,是按照意大利正歌剧的形式写…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二单元Reading Turandot in Beijing(图兰朵在北京)。本单元主要介绍西方音乐及其发展史,歌剧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本课是某音乐杂志一名英国记者对1998年张艺谋导演的在紫禁城上演的歌剧"Turandot"的评论。学生对歌剧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普遍比较陌生,而对中国导演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充满好奇。这一课会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让  相似文献   

3.
麦克·莫波格。生于1943年,英国最畅销小说家之一,获得英国“桂冠作家”荣誉的作家之一。莫波格30岁时出版第一本书,作品百余部,得奖无数,曾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和歌剧。  相似文献   

4.
电影《歌剧魅影》是一部由音乐剧改编的美国影片。音乐剧《歌剧魅影》是音乐剧之父英国作曲家安得鲁·洛伊德·韦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音乐剧中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子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剧中的主要唱段《歌剧院幽灵》《你是一生唯一》《请你记得我》对人物性格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除音乐唱段外,电影场景设计所营造的视觉效果也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5.
巴洛克音乐传承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在整个人类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巴洛克时期歌剧的诞生及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奥等地的发展概况和音乐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研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作品。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广泛吸收了意大利谐歌剧、德奥的歌唱剧、法国喜歌剧和英国的民谣歌剧诸多因素,注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组合与布局,并把重唱作为喜歌剧中戏剧冲突的重头戏,作为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莫扎特在喜歌剧中赋予人物以深刻的思想,在质朴与自然中寻求情感表现的深度.他以惊人的天才,总结了歌剧200年的发展,其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对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居其宏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他主要对于中外歌剧和音乐剧的理论研究与评论。《歌剧美学论纲》是2002年居其宏所写一本对于歌剧美学进行分析的书,其书分为歌剧本性论、歌剧音乐论、歌剧文学论三编,内容对于歌剧的审美有着多方位的展开描写,从歌剧的形式、风格、形象、乐器还有场面等。《歌剧美学论纲》可以说是我国大陆的学者自己独立的编写的第一部论述歌剧理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歌剧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创作改革史。音乐与戏剧是歌剧中最重要的两大基本元素,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次歌剧改革的核心,也是一个永恒的焦点。歌剧作曲家们总是以处理音乐与戏剧关系的不同观点去实践着自己的歌剧创作。从歌剧诞生至十九世纪的威尔第,不难看出,歌剧中音乐与戏剧的天平呈一条螺旋式的运动发展轨迹。这一轨迹也正是歌剧从雏形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托斯卡》是由意大利歌剧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该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歌剧蕴藏的艺术感染力,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该歌剧的内容也因此被业内学者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本文通过对歌剧《托斯卡》的艺术感染力进行分析,希望对人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歌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自十六世纪欧洲诞生第一部歌剧至今,歌剧一直是人类最骄傲的艺术财富之一。歌剧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演唱风格,本文试从三首咏叹调来分析歌剧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歌剧形成至今,历时近一个世纪,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子向前发展的,即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和大量借鉴西洋的创作道路,这两条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前一种形式在80年代以前非常受欢迎,而80年代以后,后一种形式的发展比较快,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歌仔戏是台湾的代表剧种,它的形成与漳州的锦歌、闽南的车鼓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歌仔戏从小戏发展为大戏过程中,福建戏班赴台演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台湾解严后闽台两地多次组织了歌仔戏的演出和研讨,使歌仔戏的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戏曲改良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下,作为戏曲大省的河南戏曲改良活动逐渐展开,河南新剧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新剧团不仅演出和推广新剧,同样也改良旧戏,因其不同于传统戏班的全新形式,加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民初河南戏曲改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启蒙。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15.
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教授发现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下简称《明刊三种》)为我们了解明代闽南地区的戏剧、南音及方言口语的真实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出版的《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是该书的校订本。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校订本在校勘、注释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校、失注或误校、误注等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明刊戏曲弦管选集》在校注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科学校注明刊闽南方言戏文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宛梆是明末清初由陕西东路秦腔传入南阳后,结合当地的山梆等剧种和民风民俗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稀有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宛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稀有剧种面临生存危机,内乡宛梆剧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为河南稀有剧种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晚清戏曲理论批评家梁廷枏主张戏曲负有歌颂盛世、教育风化、动荡之际有补于世的政教功能,主张戏曲有揭露现实的黑暗、抒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不平功能,同时,他认为词曲为小技,还有娱乐抒怀的作用。由于动荡时代的需要,传统儒家诗教影响下文人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兼受经世之学思想的影响,梁廷枏的戏曲功能论以富国强民的爱国精神为旨归。  相似文献   

18.
“戏”“剧”二字皆产生于先秦蜡祭活动中 ,“剧”更直接是蜡祭中扮演虎与田豕搏斗的场面记录 ,此种角力表演由娱神而娱人 ,遂演化为戏剧。“戏”“剧”二字的创造实是我国戏剧产生于先秦时代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1600年,巴尔第、里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经过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罗西尼、威尔第以及普契尼等一代代优秀作曲家的创造、丰富、革新和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