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中的“适应”理论 ,探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形成和思维定势在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希望对思维定势有更深刻的认识。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个方面。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通过同化并不断巩固 ,形成思维定势 ;通过顺应 ,突破原有思维定势 ,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同化不断成功达到平衡而形成的图式。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和情景时 ,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同化 ,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思维定势试图去解决问题。如果成功 ,则获得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如果不成功 ,便导致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平衡 ,或说产生思维障碍。此时 ,或者改造原有的图式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定势 ;或者产生认知上的顺应 ,建构起新的图式 ,即建立起更高水平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慧 《考试周刊》2013,(98):148-148
<正>一、打破思维定势建立物理学习需要的基本思维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项事物活动以前,就在心理上形成的准备状态。而这些思维定势,虽然有部分是和物理学习相适应的,但大部分是不相符合的,是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从而对学生物理科学概念的吸收产生了制约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教学艺术活动的核心。初中学生的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 ,因此他们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还常偏重于背诵知识的结论 ,习惯于套用这些结论进行思考 ,表现出较多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 ,我们常把“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并能正确地应用”作为语文教学的要求 ,实际上这种要求就容易形成思势定势 ,因为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势才标志着学生已掌握了某种知识和方法 ,这无疑对语文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 ,思维定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学生一旦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 ,在分析新的问题时 ,就会偏向于某种…  相似文献   

5.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形成思维定势,它是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趋向,具有普遍性,可收举一反三之功效。所以形成思维定势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也会产生副作用,那就是容易使思维陷于僵化。因而在数学学习中,还需要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 ,但是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是普遍存在于人们思维活动中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个心理学概念 ,是指人在思考问题时 ,总喜欢按一定的思路去思考 ,显示出思维的单一性、定向性。心理学家指出 :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定势可以促进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 ,产生学习的正迁移 ;而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 ,则能产生强烈的干扰作用 ,产生学习的负迁移。1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常见的几种思维定势1 1 前概念定势学生在学习某生物学知识前 ,总是存在着一些已经内化了的前概念 ,它们总…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已有的思维模式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定势影响。在外语学习中思维定势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母语图示的横向迁移和已习得的外语语言结构图示的纵向迁移,对大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突破消极定势,形成积极定势,最终达到英语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源泉.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产生正向的迁移作用,也会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对思维定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研究能够对数学教学的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2年的高中学习,同学们对一些题型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套路,也就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思维定势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给学生提供现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同时定势思维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它使思路愈来愈趋向于程式化、模式化,以致于一道题的条件稍加改变,学生就束手元策,无计可施,思维陷入困境.如何突破这一呆  相似文献   

11.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性的倾向或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先前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成为后续数学学习活动思维定向的预备状态。  相似文献   

12.
实数集扩充到复数后,实数集的一些性质在复数集中并非都成立,有些则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学生长期在实数集中进行变换,对实数性质理解较深,数学方法应用熟练,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如果在复数教学中不重视这一情况,学生在学习复数时容易出现“思维单向化”和“思维固定化”现象,思维定势会产生干扰作用,导致思维定势负迁移,造成解题失误。因此研究思维定势对复数教学干扰表现,探求防止并克服这种干扰的办法,对提高复数教学质量是有意义的。本文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试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行。一、思维定势干扰的若干表现学生学习实数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复数学习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实数绝对值的思维定势对复数模概念建立的干扰,这种现象大量地表现在有关复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既定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按照一定的习惯方法和思路去分析物质及其变化,去回答或解决有关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思维规律,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思维定势还有消极的一面,表现在思维定势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削弱思维的调节作用。不仅妨碍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发展,而且有时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初中二年级学生已经进入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要求都是全新的,如若照搬之前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习惯,被以前的经验所控制,难以跳出原有的定势思维,势必导致了学生失败经验的产生。本课内容定位在学生思维品质上,课程编制及课程标准要求以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主。以了解思维定势的影响和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为基本结构。旨在使学生明确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帮助学生正视思维定势这一现象,学习打破思维定势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l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本课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考虑它的两种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从个人的内在因素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相似文献   

16.
所谓思维惯常定势 ,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 ,面对问题 ,自然地把它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 ,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 ,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惯常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而基本的学习问题 ,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 ,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 ,路径单一 ,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因此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弱化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维惯常定势。一、思维惯常定势的基本种类1 权威定势。它形成于日常语文学习过程。小学生对语文知之不多 ,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外在权威。在他们看来 ,像教师那样…  相似文献   

17.
思维定势在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表现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倾向性。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另一种问题有促进和帮助的时候,则可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而当一种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阻碍或干扰了对另一种问题解决的时候,则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便是思维定势在学习中的负面作用。那么,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它对学习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指出: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或活动的倾向性称之为定势。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思维方式不可能不受到先前活动(知识、经验、技能……)的影响,从而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必然具有某种倾向性、依赖性和心理准备,因此思维定势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在情境(环境、条件、问题实质等)不变的条件下,这种思维定势会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即正迁移),但有时也会对后继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即负迁移)。本文拟从思维定势的产生因素上分析其消极影响及克服负迁移的方法. 一、思维定势负迁移的形成从传统的经验中引出来的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只要求人从相同的方向去思考,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院校工科类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学学习焦虑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学生学习兴趣、态度与主动性,思维定势与认知迁移,学习意志与习惯及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教师的品质特性。教学中,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思维定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