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三、课前准备1.准备本课生字卡。2.圆月的夜空挂图或幻灯。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请同学出谜语给大家猜,之后由教师出一道谜语给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猜一个自然景物。(谜底:月亮)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圆月像什么?(像圆盘、像镜子……)3.出示课题。今天,我…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情意。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生字“旗”,认识“莺、郭、谓”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初步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诗意.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会认“漠、燕、钩、何、脑、踏”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通过朗读并结合理解、想象、质疑、抒情、查资料等学习方法,感受马的形象和诗人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吟诵中初识古诗1.吟诵回味,揭题古诗。师:正是江南好风景,“盛花”时节又逢君。同学们,今天我们何不借吟诵一首《江南春》来欣赏、回味这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4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螺、眉、溪、峡、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磨、和”和生字“潭”;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在融情想象和比较诵读中感受诗歌意境,体验诗人情感。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根”、“折”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背诵谚语;培养对谚语的理解感悟能力和阅读积累兴趣。  相似文献   

12.
孙园岭 《考试周刊》2013,(46):46-47
<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课文。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指导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结合课文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 (3)能借助图画感知儿歌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 会认“萧”等3个生字,会写“促进、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等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能背诵、默写诗句。 2、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情地朗诵古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3.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言文的精练。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本课。教学难点了解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让学生参考课后译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展开合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认读“亦”、”妆”,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和诗句拓展,在展开想象和整合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1.教学目标: 1.1 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2种动物名称。 1.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韵文,会运用词语说话。 1.3 通过自主尝试,教师指导,掌握读好韵文的方法;集体交流,掌握识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