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宋间“隐”的名目繁多,有朝隐、市隐、通隐、充隐、耕隐和遁隐等。鲁迅先生说:“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晋书·桓玄传》记,桓玄篡位作了皇帝以后,他“以历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独无。乃征皇甫谧六世孙希之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为‘充隐’。”如果真正“隐”,就绝无人知晓;为人所津津乐道,未必  相似文献   

2.
隐士古今谈     
隐士,顾名思义,一般指那些清高孤介,洁身自爱,声闻不彰,息影山林乡野而不入仕途的幽人高士。也有人认为还包括那些隐居都市而不肯做官的知识分子。故有“大隐隐朝市,小隐隐山林”之说。由于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及男权中心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自然形成了土子们出士则显,不仕则隐的基本生存方式。土,为古代的一种官名,古时候置上土、中土、下士之官,其位次于大夫。《周礼·王制》云:“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土、中土、下士凡五等”。古汉语中“土”指作官,可通“仕”。所谓隐士也可作隐仕,即隐居不仕之士。据史籍记载…  相似文献   

3.
周红 《广东教育》2005,(10):8-8
作者摄取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隐士一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指出隐士的“隐”不是一种简单的消极的逃避.而是向着“精神独立”奔跑,而这种奔跑的姿势,是值得今人重视的。作者的发现,在成人的思想视野中也许并无惊人之处,但对中学生而言却难能可贵。尽管文章中的论据还嫌单薄,但其视角、思想的独特,已足以在数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被文学史誉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汪琬,不仅以“古文名播海内外”,而且还是吴中著名隐士。“仕而隐”是吴中文士惯有的传统,而再仕而隐则是汪琬独有的经历,他的二度仕而隐颇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书法”之所以能发展为“书法艺术”.是因为经历过一个不断增强其艺术审美性的境界提升过程。书画同源、重书崇书固然为此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一批批以归隐羡隐的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隐士及准隐士在其中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他们在借助书法审美实践去超脱政统现实、追求人格精神自由的过程中,发展出了更具艺术审美性的行书、草书和行草,并在操作上及观念上完成了“书——心画也”的审美定位,从而对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有了一个关键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试论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终其一生都没有隐逸,但诗中总有一些隐逸思想的流露。青年漫游时期有对“沧海情”的向往;长安十年不无“扁舟”“清景”之想;陷贼与为官时期,有“吏情更觉沧洲远”之叹;度陇客秦州时期,更多对隐逸宁静生活的追求;安居草堂及漂泊梓阆时期,渴望“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闲适;漂泊荆湘时期,则充满“桃源何处求”的疑惑。这些隐逸情趣,反映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也表现在他对古代或同代隐士的歌吟里。杜甫的隐逸思想可概括为游仙之隐、山水田园之隐、吏隐之隐以及避乱终老之隐。  相似文献   

7.
西晋隐士多为避乱避害而被迫隐居,东晋南朝隐士多受美隐时尚的影响而自觉归隐。与之相应,两类隐士在隐居方式上也有显的不同,即由西晋的原始荒野之隐转变为东晋南朝的田园村舍之隐,同时在化教育方面前后也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隐士,有“大隐”与“小隐”之分。王康琚《反招隐诗》云:“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陵薮”即山泽,“朝市”即朝廷和集市,泛指公众聚集的地方。一个人淡泊名利,甘居山泽,容易做到,而处身公众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在朝廷为官,面对滚滚红尘和横流的物欲能够坚守隐者的高尚操守就难能可贵了,故前者为“小隐”,后者为“大隐”。  相似文献   

9.
【评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士”是一个充满着浪漫而又神秘色彩的词语。隐士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德行高洁、与世无争、心无块垒、超然物外。然而隐士也给人们留下了不佳的印象,他们往往采用欲进故退、欲仕故隐的手段,将隐逸作为出仕铺垫之“终南捷径”的作秀。而所谓的“真隐士”,他们开始亦未必不抱有人世济众的心胸,只是现实不如人意,因种种原因而逐渐对社会现实和仕途失望乃至绝望,于是转而追求个人心性之自由,从而遁迹山林。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隐于山野林泉的隐士们的代表。分析陶渊明隐逸原因、隐逸思想和隐逸后的生活,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陶渊明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隐士,是中国古代隐士中最光辉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隐士精神是中国人一项重要的精神传统,是中国式的知识独立传统。一部分人认为,世有道,隐为耻,世无道,隐为荣;也有一部分人以退隐为终南捷径,目标还在于更大的功名富贵。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隐士精神。真正的隐士精神是人对于政治的自觉的疏离,是真理、知识、自由对作家的至高无上的召唤,是人在权势富贵和智慧自由之间的义无返顾和更为本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周处的名周处的名,有人读chù,有人读chǔ,到底哪一个对?正确的应该是chǔ。答案在周处名字的本身,他的名是处,字是子隐。古代人的名与字是有种种关联的, “处”与“隐”是同义词,它们是相互解说的关系, “处”就是“隐”, “隐”就是“处”。隐士又称处士。“处”这个字,很多时候是读chǔ的,可是,从电视与日常生活看,许多应该读chǔ的,被误读成了chù,处理、处罚、判处、处女,经常有人读错。  相似文献   

13.
材料拿到手后别想“歪” 一、2012年辽宁高考作文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铜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相似文献   

14.
王绩诗文创作中隐士形象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表达三仕三隐时候辞官归隐的决心;二是书写宁静幽美、闲适自然的山水田园生活;三是借历代隐士自然闲适、高标独立的风范,表达隐居之志;四是纵情酣饮,歌颂酒德;五是比喻志同道合的友人;六是体现世俗与隐逸的矛盾。他借由古代隐士典故表达个人隐逸思想,而形成这种隐逸思想的成因主要是其疏放不羁、适情适性的性格因素、三仕三隐的仕途经历和随性自适、保真守全的思想因素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与盂浩然俱有隐士之称,又同是田园诗人,热爱田园乡土,以之为安放灵魂的所在,毕生追求诗意地栖居。然而,晋唐时代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二人对“隐”有着不同的看法。陶渊明身处乱世,历经人生变故之后坚决抗拒诱惑,躬耕陇亩,隔绝红尘。孟浩然生活于盛唐,以一种较为通达的态度对待仕与隐,不似陶渊明那般决绝。  相似文献   

16.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最后一次辞隐后所作,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他的自传。“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教师教学用书》)然而,笔教学中却发现,学生们内心深处往往对此存有疑问——陶渊明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吗?这样的安贫乐道、避世隐居,是不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人们真的这般处世,我们的社会还能发展吗?这些困惑就如同心结,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不仅我们的教学不能称之为圆满,也不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中国古代隐士文化是相当复杂的,有彻底隐遁的高士,也有沽名钧誉的假隐士,如唐朝的卢藏用。卢藏用到终南山隐居沽名被讥为“随驾隐士”,贻笑天下。而今卢藏用已经作古,留下的是“终南捷径”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18.
唐朝官府对于隐士中有政治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出台多种政策对其进行征聘。这种征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皇帝出面对隐士进行褒奖、招抚,二是通过各级官员的举荐,从而使隐士出仕。这些活动,体现了官府对于下层士人的安抚政策,也体现了不同隐士的不同人生追求。官府与隐士之间是一种博弈,为了各自的目的,都要把握好仕与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隐逸是中国士大夫特殊的自我保护方式,在中古时期殊为显著,隐逸原因、方式是复杂的,本文以张衡、陶渊明作为个案进行分析,讨论了隐者归隐后的人生依托,以此为标准,笔者将其分为三类,即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野,并分析了隐士与政治藕断丝连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是他真实的性格,嗜饮酒、好读书、著文章自娱是他特有的志趣。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自然率真、安贫乐道的精神和不流于世俗的志向,以及对宁静谐美的精神家园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