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制火灾报警实验装置吉林省舒兰市一中黄玺琨现行初中物理第二册的200页习题中的第3题,是一个火灾报警器的实验电路。电路里有一个元件是热敏电阻,这个元件不易买到,特别是乡村就更买不到,又无现成教具可向学生演示这个实验。为弥补这一图甲:1为启动器中的氖管...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学生改进实验装置,鼓励学生多做家庭小实验来开展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3.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实验探究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 ,寻找答案的教学过程中 ,在探究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科学的探究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在使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实践中 ,尝试进行探究实验 ,从探究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列出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或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假说→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探究、验证假说→得出结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设计物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模仿、尝试、体验是同学们设计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初步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相互间交流合作贡献智慧生成经验的能力,初步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方法和喜悦,为后继学习奠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中一节探究性实验课。该实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1原实验装置(如图1)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设计和实施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做完《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学生实验后,我们尝试让学生迁移实验原理,自行组合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如何测定水的折射率。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20多种测定水的折射率的方案,下面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课题,从设计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由学生提出课题,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多种途径发现规律,完成教学目标。小学科学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实…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实行课改以后,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因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能加强对学生科学技能、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文章从浓缩简化、改进方法、增强趣味性、绿色环保等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中,作为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装置图。该科学探究确实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我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挑选设计新颖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室及仪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装配仪器和药品,并在课堂上作为成果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编排的57个实验中,具有探究性的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拓展实验就占33个,约占实验总数的58%。由于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实验方法与以往不同,对学生实验的指导方法也就发生了相应变化。所谓探究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对观察的现象引发兴趣、产生疑问、提出假设,进而继续设计新的实验方案。通过对不同实验方案所产生的现象观察、对比、分析、思考,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到科学结论的过程。基于此,教学实践中,我对做好初中化学探索实验有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技术与设计2》注重学生的技术探究与实验,教材中共设计了11个具有一定操作性,同时又能体现实验目的的小实验项目。这些项目有些是单一性的,有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些实验项目涉及到观察、制作、装配、测量、统计、比较等技术探究技能。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用作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或设计类似的其他实验。只要运用得当,这些实验活动将有益于培养学生探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1 改进实验方案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利用实验手段和已知的规律进行实验 ,要求正确使用仪器 ,会做必要的记录 ,归纳结论。为了顺利完成实验 ,获得符合要求的结果 ,教师往往事先把器材准备好 ,设计好实验步骤 ,让学生逐步进行实验。使学生得不到为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而进行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训练。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实验 ,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任务、目的 ,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能独立地去学习、发现、有所创新。因此 ,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如 :“测物质的密度”实验 ,如果天平和…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下乡听了一节科学课 ,内容是《淀粉的踪迹》。这是一节科学探究活动课 ,教师分三个环节进行探究活动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我的研究 (辨别出淀粉和非淀粉类 ,根据蓝色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 )———猜一猜 ,测一测 (猜测结果 ,实验验证 )。在第二环节中 ,教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学生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方案 :根据蓝色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其中一组学生发现 :他们往淀粉与滑石粉混合物里加入一滴碘酒比加入两滴碘酒所产生的蓝色深。这几位学生困惑了 :淀粉的数量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15.
实验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不同的实验设计对学生知识的习得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对比性实验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学习方法、培养能力、提高素养。不同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编排了较多的对比性实验可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如铁锈蚀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以及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等实验。但教材中也有一些实验没有突出对比性,或者对比性设计不是最优化,需要重新设计为宜。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中的两则实验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 ,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 :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 ,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 :(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 ;(2 )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4 )课后进行实验验证 ;(5 )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第二种方法是 :应用《科学》课标新理念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以“种子的萌发”为探究内容 ,先让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从中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  相似文献   

17.
比热容是热学中的一个关键的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文中对实验进行思考分析,进行了再设计进行实验,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观察蚯蚓的探究性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探究学习的主要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观察蚯蚓这一章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捉蚯蚓、画蚯蚓、设计实验,给蚯蚓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同时,教学生学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实验数据,提高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1探究活动器材准备学生课前捉到的蚯蚓、盛放蚯蚓的…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担负着信息采集任务的传感器在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感器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将接受的信号(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或控制的电信号的一类器件。实验室使用的“J2482型传感器应用实验器”,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下乡听了一节科学课,内容是《淀粉的踪迹》。这是一节科学探究活动课,教师分三个环节进行探究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的研究(辨别出淀粉和非淀粉类,根据蓝色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猜一猜,测一测(猜测结果,实验验证)。在第二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猜想。学生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方案:根据蓝色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其中一组学生发现:他们往淀粉与滑石粉混合物里加入一滴碘酒比加入两滴碘酒所产生的蓝色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