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戴德志 《考试周刊》2014,(14):129-130
<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现状,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功的奠基石。如果学生对思品课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告别"枯燥、乏味"的现状呢?本文就如何运用时政热点、巧用漫画和成语典故、设置疑问、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培养良好的情感,通过参与活动和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新观念、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思品课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那么,如何使思品课教学充满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精心导课,唤起兴趣每教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入法:如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课时,从介绍某同学一家人的照片说起,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尤如一剂“催化剂”和“调味剂”,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主动参与的需求,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悬念设置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者的实践策略是: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促进理解,拓宽思维;课堂出现“冷场”时设置悬念,调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置悬念,课尽意未尽,思不止.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5.
王世香 《考试周刊》2013,(89):118-118
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的主阵地,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上好思品课,兴趣是关键。这既是学生年龄特点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必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目前,思品课进入了重考试轻实效的误区。改革思品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让思品课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建开放式的思品课;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与鼓舞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要真正发挥思品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关键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情趣,讲求实效。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情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思品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低年级学生受思维水平的限制,认识、注意等都以无意识为主,总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因而低年级思品课大多应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第五册《刻苦学习》一课,我利用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的原理,设计了小魔术——纸变字,即先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好课题,贴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思品学科却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学生普遍兴趣不浓。为了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以社区调查为契机,以经济生活为向导,以时事教育为载体,以文学作品为铺垫,以学科联系为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思品课,激活思品课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思品课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把“激情”这一手段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低、中年级思品课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悬念”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适当将一些史实故事化,并在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俗话说: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学生40分钟教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品课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事实,学生不爱学,教师不好教。究其原因,这与有些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是摆在每一位思品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呢?采取何种有效策略?笔者认为: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思品课教学改革就是要在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要搞好思品课教学.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思想因素、学习兴趣因素、师生情感因素、教师素质因素、课堂艺术因素、因材施教因素、辩证认知因素、固知导行因素、信息反馈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1导课开始,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因此,要精心安排教学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导言和教学重、难点定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上。  相似文献   

15.
蒋艳 《宁夏教育》2011,(5):32-32
编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提高了各科教学的实效性。本期我们编发了一组研究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迪。多媒体这种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辅助思品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著名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知情意行统一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思品课的特点,课堂提问要遵循六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探索在学业水平考试条件下如何实施思品课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实现教与学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品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课教学中,导课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导入新课上下功夫,通过故事引导、设置悬念、角色扮演等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就语文的学习过程,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抓住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去探求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必须抓住导入环节。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达不到目的绝不罢休。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往往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2、展现意境,使学生沉浸到课文中语文课需要合乎逻辑的思考,也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课的起始时,教师可借助幻灯打出图像,收录机播放音乐,录像机播放影视片段等方式渲染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