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法律制度在治理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他多年来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有关论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依法治理腐败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相当严峻,反腐败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是导致我国腐败问题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反腐败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内部多元主义过度,而外部多元主义不足。为此,提出了完善制度设计遏制腐败高发的建议:整合当前各反腐败机构,建立反腐败大部制;循序渐进地推广财产公示制度,给清廉者更多的机会与空间;设立道德委员会来处理问题官员的道德行为;按照“上级监督下级”来调整设置反腐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即实行外部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战略布署是与时俱进的产物.高校要实现反腐败斗争的治本目标,首先要从研究腐败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人手,发现产生腐败的"本"和"源",构筑牢固的道德防线、制度防线、监督防线,以铲除腐败行为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这是高校源头治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由于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地位、职权及其所能起的作用之关系 ,他们的道德状况与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必然联系。腐败不廉中的道德问题可以归纳为义利观混乱、荣辱观颠倒、价值观低劣、权力观错误、良心泯灭等几个方面。部分国家公职人员道德上的问题加重了腐败的程度 ,腐败的猖獗又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搅乱了人们的道德认知 ,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反腐败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已经十分严重,在经济、政治、社会、伦理和国际声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反腐败工作除了要重视腐败的成因之外,还需要关注反腐败的阻力。当代中国的反腐败除了反腐败制度建设系统性严重不足等原因之外,主要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腐败的非正式规则化和一些错误观念的流传。从反腐败的阻力这一角度动态地研究当代中国腐败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查明腐败的现状,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惩治贪官是全球所有国家的共识,其主要依据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关于治理腐败犯罪的最完整、最全面而又具有广泛性、创新性的国际公约,并奠定了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国际法基础。我国也已基本建立反腐败法律体系,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腐败法律制度,一是要制定《反腐败法典》,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反腐败法律体系;二是强化预防腐败的制度,从源头上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三是加大对腐败的打击力度,完善惩治腐败的刑事法律;四是坚持程序正义,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如何制约腐败,并从根本上祛除执政党肌体上的这一毒瘤,是反腐败工作中的关键。制度缺失是滋生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严密的权力制约制度、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的腐败惩处制度和反腐败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源上遏止腐败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腐败犯罪日益猖獗,成为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公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诞生,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反腐败国际机制和国际制度.预防腐败是抵制腐败的良药,也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重要的着眼点.然而我们不能仅对公职人员进行预防,进行反腐败、廉洁性教育,要想从根源处防止腐败,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不能忽视校园的防腐败法制教育.本文以预防腐败为角度,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强调我国校园防腐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维埃政府针对政权内部出现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构建了一套社会认同、政府引导、制度保障、监督落实的反腐败社会参与机制,为党内外主体共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参与空间,卓有成效地震慑和遏制了腐败的滋生与蔓延。新形势下,腐败治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探索反腐败的社会参与机制应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反腐败社会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反腐败社会参与的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系统的一项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它的反腐败功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腐败分子混入行政机关;二是及时有效惩处行政系统产生的腐败现象。这种反腐败功能是通过其运行机制实现的,公开竞争的择优录用机制将反腐败斗争的“关。”提前到‘”防腐”阶段,构筑起了反腐败斗争的第一道防线;公平公开的考核机制为克服困对公务员评价不及时和不公开而产生的腐败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全面规范的监督机制使任何腐败分子都不能逃脱监督网络,制约了公务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香港发挥专门机构在反腐败中的作用,韩国的反腐败从严厉打击走向制度反腐,新加坡用利益约束反腐败,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成功经验,就是通过法律和制度进行反腐败。  相似文献   

12.
只有建立长效的反腐败斗争机制和战略 ,才能标本兼治。建立反腐败斗争的长效机制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制度建设 ,以制度预防和防止腐败行为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把权力的行使约束在法律和制度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公职人员腐败与洗钱尤其是跨国洗钱的联系十分紧密。腐败分子在实施犯罪时,一般伴随着非法来源资金的转移。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非法来源资金转移的预防与监测机制,将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犯罪。《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各国勾勒了一个腐败资金转移预防与监测的机制框架,具体包括核实客户身份、强化审查制度、身份与交易记录、对空壳银行的管制、财产申报制度以及金融情报机构建设等。其中,金融机构或者说金融法律制度的任务很重。我国的腐败犯罪十分严重,当前,党和政府在打击腐败方面显示了坚定的决心。我国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乃至金融立法工作者要想在反腐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确保《公约》的相关规定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腐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犯罪所得资产的转移和藏匿也变得多样化,使各国打击腐败犯罪有了新的重要意义。同时,建立有效的资产追回机制,全面追回境外腐败资产势在必行,但在实践中却因法律等方面的障碍,追回腐败资产面临重重困难。《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五章确立的“腐败资产追回机制”,为腐败受害国破解追回腐败所得资产难题提供了重大转机。我国作为腐败犯罪的一个重要受害国,应当加紧研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有效利用“资产追回机制”追回外流的资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腐败性质,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历史上反腐斗争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些新的思路。旨在较好地完善反腐败斗争这一系统工程,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与反腐败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这已经是形成共识的一项应对腐败的措施。由财产个人申报制度进而过渡到金融实名制并参考国际经验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将是未来反腐败措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道德关系的重要范畴之一。充分弘扬公正精神,能有效地预防腐败、遏制腐败、惩治腐败、杜绝腐败。因此,公正是一面反腐败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腐败和治理腐败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许多精辟论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斗争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仍具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在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运动反腐到权力反腐,反腐措施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中。当如今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不再是单纯的个案时,对制度反腐的思考自然就多了起来。制度反腐,是以制度和法律的手段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行使来反对腐败的一种防治方法。为了保证制度反腐的顺利进行,需要从完善立法、透明执法以及齐备监督机制等三方面来作努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规范机制 提高腐败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成本是指不正当的权力运用使权力人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成本、政治成本、道德成本、法律成本及风险成本等方面。由于我国的反腐败机制尚不完善,因此构建提高腐败成本的规范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