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染的新型蚊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制造出携带新基因的蚊子将不会再把疟疾传染给人类。如果把新蚊子投入到疟疾多发区,这种致命疾病的传播将能得到有效控制。科学家解释道,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传染疟疾,只有母蚊  相似文献   

2.
青云 《科学与文化》2006,(11):19-19
如今的人们都认识到灭蚊药剂会污染环境,于是利用生物灭蚊或驱蚊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比如,买一株驱蚊草放在客厅里驱蚊,效果就不错。最近,美国人把兴趣转向了一种喜欢吃蚊子幼虫的小鱼,这种小鱼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蚊害。众所周知,蚊子来源于水中。在温度适宜的时候,雌蚊就开始找  相似文献   

3.
正流言:雌蚊子在怀上宝宝后,需要吸取人畜血液中的养分,且受孕后的雌蚊子因为不想再被雄蚊子骚扰,会竭力避开雄蚊子,声波驱蚊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模仿雄蚊飞行时翅膀发出的声音频率驱赶雌蚊子。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真相:包括蚊子在内的所有昆虫的雌性都有一个叫受精囊的生殖器官,通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拿着鸡毛去驱蚊为了预防疟疾,人们绞尽了脑汁,来自瑞典和埃塞俄比亚的研究人员就提出一个预防疟疾的新方法:睡觉时床边放只鸡,或一些鸡毛。阿拉伯按蚊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传播疟疾最厉害的蚊子之一。分析这种蚊子吸食的血液,人们发现其中极少有鸡血。蚊子为什么不叮鸡呢?是蚊子强大的嗅觉嗅到鸡身上有某种气味从而避开吗?分析发现,鸡的羽毛散发出来的味道真有驱蚊的效果。人工合成鸡身上所特有的几种气味分子,用来测试蚊子的反应,结果发现,随着剂量的增加,蚊子的排斥反应也更  相似文献   

5.
新研究提出一个用不能传播疾病的昆虫来取代野生昆虫种群的可能战略。虽然研究人员制造出了转基因蚊子,使它们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的能力大为降低,但是仍需要找到一个驱动这个基因在野生蚊子种群中传播的方法。一种可能是一类被称为“Medea要素”的自私基因,这些基因诱导没有从母系继承该基因的后代死亡。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递     
正可对抗登革热的蚊子从今年夏季开始,广州暴发了远比常年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这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巴西的一项研究可给人们对抗登革热予以启示:近万只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蚊了被释放到自然中。沃尔巴克氏菌可在60%的昆虫体内找到,可阻断登革热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11,(11):11-11
驱蚊手机软件是这个夏天网上的大热门,据说它能发出雄蚊的超声波赶走叮人的雌蚊。商家宣扬的声波驱蚊的原理是:雄蚊仅靠花蜜、植物汁液等营养就足够,不吸血;而雌蚊必须吸取人畜血液才能孕育产卵:雄蚊子会不断发出求偶的声波,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人特别容易招蚊子,尤其是孩子。有些人认为蚊子爱叮孩子,是因为孩子的皮肤光滑白嫩。惹蚊与血型、性别无关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主任徐汉虹教授认为,蚊子爱叮孩子,主要是孩子向蚊子发出的强烈“信号”,它通过空气传播,能够引导蚊子便捷地找到“食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都知道吸人血的只是雌性蚊子,雄性蚊子其实是吃素的,并不吸食人血,而是像蜜蜂一样穿梭于花丛林间,仅以花蜜和植物的汁液为食。其实几千年前,雌性蚊子也是不吸人血的,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它们爱上了人类呢?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瓦夏尔可能帮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和她的同事们找到了一系列关于蚊子识别人类体味的基因。瓦夏尔研究蚊子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可即使到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一种传播致命疾病的蚊子转变成了一种无害的蚊子。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来到加勒比海中的开曼群岛,可能会见到有人在这里笼养蚊子,并把它们放到野外。 这是英国牛津的Oxitec公司在试验一项"以蚊灭蚊”计划,释放的是他们培育出的转基因不育雄蚊。这些转基因雄蚊能与野生的同种雌蚊正常交配,但是它们的幼虫体内有一种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导致幼虫死亡,因此不会留下任何后代。  相似文献   

12.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每年向5亿多人传播80多种疾病,直接导致200万。300万人死亡,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人类与蚊子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物理灭蚊、化学灭蚊,每一次都是蚊子胜出。近年来,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转基因蚊子,希望能从生物方面人手,来降低其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2006,(1):15-15
据报道:在剑桥大学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的专家披露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再生能力超强的“奇迹老鼠”——能重新长出身上包括内脏在内的“几乎所有肢体器官”。有研究人员称,一旦找到人类的“再生基因”,5年内人类也可实现断肢再生。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寨卡病在南美的流行和进入中国让人们更加重视蚊子传播的疾病。蚊子能传播80多种疾病,很多疾病都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并导致人死亡或产生畸形,如疟疾、黄热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淋巴丝虫病和寨卡病等。由此,研究人员在不断思考,如何战胜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显示出巨大的改造基因和战胜疾病的潜力时,人们想到了基因驱动可能是战胜蚊子,从  相似文献   

15.
<正>你知道吗?柿子树也是有性别的哦,它的雌花和雄花是分离的,长在不同的树上,而且和人类一样,XY染色体是雄株,XX染色体为雌株。但具体是什么基因决定柿子的性别呢?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合作,对野柿子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以寻找哪些基因是雄性植株所独有。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并命名了决定植物雌雄的基因Me GI和OGI。Me GI,在日语中意指雌性植株,它同时存在于雌雄植物中,因能抑制花粉的形成,使植物只能开出雌花而  相似文献   

16.
蛟子     
蚊子是一种吸血的小昆虫,它有一个長嘴,可以刺吸血液,有一对大眼、一对翅膀和三对腿。当它站立的时候用前兩对腿着地,后一对腿翹在空中。蚊虫种类很多,但是也有些小虫子像蚊子而不是蚊子,例如搖蚊,就是常見的一种假蚊子。当春天的时候,到处都可以看見它們在滿天飛。这种蚊子是不吸血的,因为它的嘴非常短,同时它在站立的时候,是用中对和后对腿着地,而前对腿翹在空中,左右搖摆。因为这个緣故,所以把它叫假搖蚊。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你是个"夜猫子",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不妨从基因中找找原因。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CRY1的基因特定位点出现变异后,人体生物钟就会发生改变。通常情况下,CRY1基因变异的人要比一般人晚睡2个小时到2.5个小时。"夜猫子"在医学上通常被诊断为"睡眠相位后移症"。研究人员首先在一名"睡眠相位后移症"的美国患者身上找到这种CRY1基因变异,然后对其家族成员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杂志最近刊登的文章指出,减少饮食量可以延缓人体老化。文章说,少吃可以影响人体的某种基因。这种基因能限制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热量,从而延迟人体的老化过程。研究人员还在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食量减少的老鼠,体内导致老化的基因美国《科学》杂志最近刊登的文章指出,减少饮食量可以延缓人体老化。文章说,少吃可以影响人体的某种基因。这种基因能限制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热量,从而延迟人体的老化过程。研究人员还在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食量减少的老鼠,体内导致老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19.
广闻博见     
用基因技术给蚊子“下毒”蚊子的幼虫通常以池塘中的藻类为食。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蚊子幼虫喜食的藻类变成了“毒饵”,蚊子吃了经过基因改造的藻类后会在两天之内很快死去。用这种方法灭蚊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损害。这一方法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多夫·鲍罗夫斯基主持下最近提出并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种基因变异体会导致某些人的体重增加,研究人员或许能对此做出解释了。利用最先进的DNA编辑工具,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有助于控制人体新陈代谢的基因开关,这种开关控制着普通脂肪细胞是燃烧能量还是存储为脂肪。该发现有着诱人的前景——有朝一日,医生们可利用基因疗法减少肥胖症患者身上的脂肪。基因连同热量以及锻炼等因素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