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海 《今日科苑》2007,(1):42-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2006年12月4日首次透露,美国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立月球基地,进行地球人小规模的短期移民,并用4年完成永久性定居。据美联社和《纽约邮报》报道,按照该计划,未来月球基地将可能落户月球南极地区,因为那里可以获取更多太阳能和氢等资源,这将是人类开始恢复在太阳系进行载人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为未来登陆火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轨道飞行器加工机构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各项技术准备工作。这架航天飞机有望在明年3月再次发射升空。发现号将是自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份损失后第一架重返太空轨道的航天飞机。航天专业部门已经对飞行器重新进行了设计,以减少再有类似灾祸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美众议院通过《美国发明法案》,"先申请制"取代"先发明制"据英国《知识产权管理》杂志报道,美国众议院于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6月23日以304票赞成、117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了备受争议的《美国发明法案》(众议院版,法案号HR-1249)。这是继参议院于当地时间2011年3月8日以95票对5票通过《美国发明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2-I0012
欧洲航天局和美国NASA发现织女星存在小行星带证据 近日,天文学家发现织女星周围可能存在小行星带。这一数据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ESA)的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共同观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眼界     
《科学与生活》2009,(3):24-27
<正>星际坏天气?太阳打喷嚏一项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研究最近揭示了太阳爆发对通信、电力等产生严重影响的原因。NASA总部太阳物理学主任费舍尔说:"太阳是我们重要的生命之源,而出于公共安全的目的,深入了解太阳活动所引起的恶劣太空气候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一代太空望远镜——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在2013年6月被送入太空。进入太空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替第一代太空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月球之外"凝视"浩瀚的宇宙。韦伯太空望远镜以"阿波罗"时代的NASA局长的名字命名,除了NASA,欧洲、加拿大的航天主管部门也参与其设计、制造。  相似文献   

7.
胡宣德 1958年1月2日出生,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毕业,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土木工程系硕士、博士毕业。现为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航空及太空学会资深会员,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会员,航空太空学会会员,机械工程学会正会员,台北市动力系统研究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17日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在宇宙诞生之初的暴涨期中,证明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称,这是迄今为止,证明宇宙膨胀理论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网站消息称,其最先进的"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8月6日已在火星表面着陆,它将探索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此次成功的火星登陆行动及该火星车的尖端配备,彰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7日,美国宇航局(NASA)天文学家们在距地球2.4亿光年的茫茫太空中发现了一颗正在猛烈爆炸、迄今为止最大最亮的超级新星,并预期类似的"太空烟花汇演"会在距地球不远的星体上演。  相似文献   

11.
李琦李颂 《今日科苑》2023,(8):F0002-F0002
2023年6月23日-7月20日,《科学》(Science)期刊政策论坛(Policy Forum)栏目聚焦碳排放、动物福利、原住民权力、环境正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碳排放量和能源对《2022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2022年8月,美国拜登政府通过了一项重要的《2022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简称IRA法案)。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给未来执行火星任务的宇航员设计菜谱。 据美国媒体7月17日报道,尽管距离人类登陆火星恐怕还有至少10到15年时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在为即将执行这项伟大任务的宇航员们制定菜单了。  相似文献   

13.
送我上月球     
2004年1月,布什总统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致力于让宇宙员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此举立即使科学家们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布什的计划许诺为考察月球和火星的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经费,而空间科学的其它一些领域就只有勒紧腰带过日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输家是哈勃太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27-27
在美国,目前有很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将碳纳米管作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来进行研究。而目前相继问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碳纳米管的无害性持怀疑态度。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同美国Wyle实验室和美国德州大学尚未正式发表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碳纳米管对肺的危害性比当今被视为职业性危害物的石英粉末更高。另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OSH)和美国西维吉尼亚大学以及NASA还准备于2003年10月共同发表一项联合调查结果,这项调查结果认为碳纳米管有可能伤害人的皮肤。 碳纳米管呈细长形,有人担心它可能会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定义、假设及若干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航空航天局(NSF/DARPA/NASA)开始数字图书馆创新(DLl)项目,1995年美国政府国家计算—信息—通信协调办公室(NCO/CIC)将数字图书馆作为美国国家信……  相似文献   

16.
猩战前传     
剧情1961年1月31日,俺爷爷汉姆,蒙美国宇航局(NASA)征召,乘坐"水星"二号进入太空,在距地球240千米的高空漫游18分钟后,安全而健康地返回地面,成为美国太空探索先锋!够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吧?错!身为航天英雄后代,俺,汉姆三世,打小就立定志向:打死不和美国宇航局来往,从今往后改混马戏团。你还问我为啥?!知道俺爷爷当"太空第一猩"有哈好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月14号情人节当天正式宣布与机遇号"分手",原来,机遇号"失联"很久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苦苦地寻找8个月无果后,无奈地做出了"解雇"机遇号的决定。要知道,机遇号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车之一,另外一位就是它的"好兄弟"——勇气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机遇号的光辉历程吧。  相似文献   

18.
一帆 《科技新时代》2006,(11):52-52
作为“极限环境任务行动(NEEMO)”的一部分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对为重返月球而进行准备的航天员在海底实验室进行训练。这个名为“宝瓶宫”(Aquarius Underwater Laboratory)的水下实验室距离美国凯斯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基拉戈海岸约6千米迄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这里就像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潮湿的飞船.航天员在这里进行进入太空前的适应性训练。他们会使用专用语言进行交流习惯太空食品。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员说。  相似文献   

19.
正谈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离不开那些高大上的科技发明,过去几十年里,这家航天机构建造了许多用于太空探索的装置。然而,手握每年170亿美元预算的他们,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开发。一些发明从航天舱进入地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卫星电视我们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丰富的电视节目还要归功于NASA。  相似文献   

20.
2009年2月10日,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事后,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休斯顿太空中心太空垃圾碎片研究专家们表示,此次事件会引起各国关注,促使各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太空环境,甚至可能催生国际公认的太空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