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高原世界最著名的天文台都是设在高原,如智利北部安第斯山脉的山间高原、海拔4200米的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山顶。气象条件和大气状况是影响天文观测的主要因素。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烟雾、尘埃、水蒸气等造成的扰动也越小。尤其是位于安第斯山脉间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万里无云、气流稳定,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天文观测设备便分布在这里的一座座山峰上。如66台高精度射电天文望远镜组成的阿塔卡马大  相似文献   

2.
<正>全世界都在重视环境保护,但别忘了对黑暗夜空的保护,它也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宝贵的夜空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工人们正在设法削平拉斯坎帕纳斯山的顶峰,并且清理数千立方米的岩土。这些工作都是为了建设麦哲伦望远镜,它耗费10亿美金,预计在2020年完工。麦哲伦望远镜并不是阿塔卡马沙漠中唯一耗资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在其附近,大型综合巡天望远  相似文献   

3.
<正>中毒的远古木乃伊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让世人记住它的原因很多:这里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少于0.1毫米,甚至在1570年至1998年的400年间几乎没有下过雨;这里生物种类稀少,有些地区的土壤中甚至完全没有生命存活,与火星的环境非常相似,因此科学家们选择这里来模拟火星环境,以测试火星探测器的性能;由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合作建造的巨型天文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也位于这个沙漠中;这里还出产一种"特产"——新克罗人木乃伊。  相似文献   

4.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新一代地面天文观测设备日益复杂化、大型化,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安置在具有观测优势的特定位置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获得最大的科学产出。因此,天文选址对任何规模的望远镜建设和运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新一代大型地面观测设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天文观测与空间探测发展迅速,逐渐建立初步观测网络,在此基础上正在酝酿一些大型科技计划,力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现有天文观测装置已融合较为先进科技,如何发挥其科技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天文望远镜技术发展现状展开研究,并对我国未来天文望远镜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林清 《今日科苑》2014,(8):93-95
<正>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应该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不错,那确实是中国人自行建立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也是中国天文人的自豪。但是,若只论建台历史,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却是上海的徐家汇天文台;而若论拥有中国现代最古老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从事现代天文观测的天文台,那就要数佘山天文台了。  相似文献   

7.
在智利阿塔卡马大沙漠海拔5000米的地方,欧洲、美国和日本正在兴建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尽管这里空气稀薄、环境恶劣,但建造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9,(5):41-41
正在进行中的2009国际天文年“天文学100小时”活动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天文科学的热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了解到,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平近年来迅速提升,多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天文望远镜相继开工或建成,睁大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眼睛”,也令国际天文学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绝对沙漠”地带 难以想象一次干旱竟延续了400年之久,但这的确曾发生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自16世纪末以来,于1971年首次下了雨。而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端的阿里卡竟然从来不下雨,被气候学家们称为“绝对沙漠”。它现在已成为一个闻名的度假地,靠引安第斯山脉的管道水来供水。 阿塔卡马沙漠大概形成于1500万年前,海拔高达1000米,全长1100公里,从秘鲁南部边境一直延伸到智利北部,主要由一连串盐碱盆地组成,几乎没有任何植物。阿塔卡马沙漠的干旱举世闻名,素有“世界旱极”之称。科学家们在对阿塔卡马沙漠进行考察之时作了…  相似文献   

10.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天文观测和空间探测研究近几年发展迅速,现有观测网络已初具规模,一些新的大型科技计划正在酝酿。如何发挥好已有装置的科技效益,如何科学布局未来的发展等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战略性问题。文章梳理了天文科技在国家总体科技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综合比较并分析了国内外天文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态势,并对我国天文望远镜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型天文望远镜 今年7月,位于西班牙加那列群岛帕尔马岛上海拔2600米高处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首次观测了天空。加那列大型望远镜(GTC)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由36个六边形单元组成的直径1036米的庞大镜面,其中的36个单元都分别拥有独立的电脑控制传感器,用于在镜面追寻星体轨迹时维持其形状。GTC比地球上其他望远镜看得都远.它将主要用于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遥远的星系和星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操秀英 《今日科苑》2007,(17):49-50
您见过有28个轮子,长20米、宽10米、高6米、载重130吨,拥有相当于两辆F1赛车动力的超大型车辆吗?日前,两辆如此引人注目的明星车已经驶出厂房,并成功地通过一系列测试。不过,这种车可不是供普通人乘坐的,它们是专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天线阵(ALMA)量身打造的。该车是ALMA所用天线的专用运输工具,这个庞然大物将把每个重达115吨的天线运载到智利海拔5000米的安第斯山脉,再安装在混凝土底座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5-316
我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2007年5月12日在中科院/云南省丽江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及东亚地区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随着这架口径为2.4米的望远镜投入使用,丽江观测站将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每年可容纳数十项具有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课题在此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众》2000,(2):6-6
从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口径44毫米的小型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开始,近3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全世界已建成许多大型天文望远镜。到80年代术期,口径大于3米的已经超过14台。近10年来,国际上已开始建造及已提出计划建造的口径大于8米的甚大型望远镜超过10台。现代社会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望远镜制造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力和  相似文献   

16.
每当夜幕降临,仰望苍穹,群星争辉。宇宙蕴藏的无穷奥秘,令古往今来多少青少年为之浮想联翩。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之后,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终于有了观测宇宙秘密的“眼睛”。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光学天文望远镜。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众》2000,(2):7-7
中国的天文望远镜研制从无到有,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研制2米以上天文光学望远镜和国际一流的天测仪器及太阳仪器的能力。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小型天文望远镜最大的出口国。 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建成了2.16米、1.56米及1.26米红外等三台新的大型望远镜,为我国实测天文学增加了有力的武器,也使我国天文仪  相似文献   

18.
《百科知识》2011,(11):2+68-F0002,F0003
对比火星探路者1997年所拍摄到的火星图片(左),你会发现,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右)是地球上最类似火星的地表环境,难怪美国宇航局要在这里测试其新型太空车。  相似文献   

19.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高峻的安第斯山脉纵贯东部,西面濒临太平洋。尽管它离海很近,有取之不竭的水源,可是位于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却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被称为世界的“旱极”。到1971年为止,它已经有400多年没下过雨了。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一个城市伊基克,滨临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5):F0002-F0002
崔向群,女,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天文望远镜、主动光学技术、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镜面技术。1975年毕业于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并于1981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仪器与方法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