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流言:近日多篇标题为"自制水果酵素可排毒减肥""、教你自制水果酵素原液"的帖子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照网帖说法,随便切上七八种水果,加入清水和大量白糖,密封发酵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就能得到一瓶所谓的"酵素原液",使用这种酵素原液可以排毒减肥。真相:国家高级营养师吕万勇指出,酵素的本质是酶。酶是蛋白质,口服后在胃酸、消化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会变性甚至分解,失去生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蜂蜜,有很多的说法。比如,早上起来喝一杯蜂蜜水排毒通便,多喝蜂蜜水有助于减肥……很多人深信蜂蜜功效强大,坚持每天早晚一杯蜂蜜水。其实,蜂蜜并没有那么神通广大。通便可能只是果糖不耐受在"捣乱"蜂蜜能够增加胃肠蠕动和节律性收缩,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这似乎一直是大众普遍的认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西红柿既被当做蔬菜,也被认为是水果。不仅从直觉上来说它们的身份很难确定,就是从更专业的角度来说,它们的身份也让人迷糊。在传统的植物学中,并不存在"蔬菜"这个词,我们通常称为蔬菜的那些东西,比如萝卜、土豆、青菜,应该分别是根、块茎、叶。后来,蔬菜有了现在的含义,它主要指的是既不是水果、也不是种子的植物食材。因此不管是  相似文献   

4.
水果的好处,似乎说都说不完: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帮助消化,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许多人更是借着吃水果来减肥,认为它好吃、会饱,却不会太过滋补。水果成了健康、美容、减肥的万灵丹。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你揭开水果减肥美容的八大偏方的真相,让你明白:水果是好东西,但却不是万能的,过分依赖水果,非但不能减肥美容,还可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要不要生宝宝,要生几个宝宝,生孩子这个问题不但我们人类关心,动物们也关心。可是相比于人类,动物的生育计划似乎有些让人捉摸不透。有的动物,比如兔子,一生就是一大窝;而另一些动物,比如珍贵的大熊猫,则一次只生一到两个宝宝,就像人们说的"老鼠生一窝,老虎生一个"。同样是生活在野外的动物,为什么有的就是计划生育的"标兵",有的  相似文献   

6.
正火热的夏季也是火热的减肥季,虽然减肥方法多种多样,但节食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有科学家指出,节食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节食,真的会让我们变笨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调查结果,世界上有近16亿人体重超标(超过标准体重10%以上),而这一数字到  相似文献   

7.
1.用希格斯场只能解释宇宙中一小部分质量的来源。人们经常把希格斯子称为上帝粒子,说它让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获得了质量。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希格斯场只给一些基本粒子比如夸克和电子提供了质量。我们可见的绝大部分宇宙是由非基本粒子组成的,比如质子和中子,这些粒子里包括了夸克,也包括了夸克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能。我们知道,一只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4,(3):69
<正>近日,欧洲一项研究显示,吃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增加烟民患结肠癌风险。荷兰国家公共卫生及环境研究所发现,对不吸烟的人来说,摄入大量水果和蔬菜似乎能降低癌症风险,但是对于烟民来说,多吃水果和蔬菜似乎有反作用。研究报告指出:"与每天摄入220克或者更少蔬菜和水果的人们相比,那些每天摄入600克或者更多蔬菜和水果的人似乎可降低结肠癌风险的20%和50%。但是,对烟民而言,吃水果和蔬菜似乎可增大他们患结肠癌的风险。因此,想要通过摄入水果和蔬菜来预防结肠癌似乎要看人们的吸烟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得到并维持一段恋爱关系并非易事,这需要人们花费一些心思,使用一些技巧。有趣的是,我们毛茸茸的或者布满鳞片的动物朋友们似乎很善于处理"恋爱"关系——做情侣时它们能够融洽相处,"分手"时它们也能好聚好散。生物学家们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他们长期关注动物们的行为后发现:对于挑选配偶,动物们一点都不"随便",它们有原则,有主见。而作为人类,我们需要向动物们学习的地方可多着呢。保持"挑剔"的眼光如今,大都市里的一些大龄"剩女",她们的耳边常常会充斥着一些来自亲友的建议,比如"你应该降低(择偶)标准了"、"别再挑挑拣拣了"。然而,大多数的动物们会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比如雌孔雀。  相似文献   

10.
超级体验机     
虽然现代高新技术的使用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但也有许多坏处,它让一些人只知道享乐而不思进取。比如电脑及网络的使用,虽然方便了生活、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但也让青少年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简女士人到中年,对身材发福很是头疼。最近,有朋友分享了一份私人健身教练开的减肥食谱给她,称照着吃一个月,不用锻炼也能瘦。总结食谱的要领就是全天主食都要以粗粮为主!惊喜之余,简女士心里也有点犯嘀咕,减肥药都难办到的事,一份食谱就管用?吃这么素,对身体健康会不会有影响?不少减肥食谱都把粗粮当作必不可少的助力。这是正确的,但不能把粗粮当作减肥的"法宝"。来看一下热量数据。100克大米的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似乎只有看得到的东西才能让我们信任。其实我们还忽视了另外一种感觉,也就是触觉对我们心理的影响。人类天生喜欢触摸,因为触摸也会带来真实和可靠的感觉。比如很多旅游景点的雕像都被人们摸得光滑褪色。为此,人  相似文献   

13.
刘夙 《科学与生活》2009,(9):116-116
<正>尽管疼痛让人不舒服,但显然人是需要痛觉的。痛觉可以帮助人避免危险,比如遭到创伤后会自觉地躲避,而一些疾病也能通过疼痛表现出来。但是,有一种病却使人丧失了这种感觉。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  相似文献   

14.
正坊间传闻,水果分公母,品质有差别。而有性别的水果,从脐橙到木瓜、西瓜,再到荔枝,覆盖的范围还真不小,还有传言称母水果口感上要比公水果甜很多。这些说法靠谱吗?母水果更得人心关于水果的性别,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脐橙。有人说,脐橙的性别就是看它"肚脐"的大小,肚脐大的就是"母橙",小的就是"公橙",母的要比公的好吃。除了脐橙,还有许多水果也被说有性别之分。比如梨,看底部凹坑的深浅。深者是"母梨",个大光滑,味佳汁多,口感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夏天的到来,大家减肥的热情愈发强烈,面对的诱惑也是越来越多。冰淇淋、饮料、甜品……时时刻刻都在考验我们减肥的意志。一想到这些美食的高糖分、高热量,吃一口一天的减肥成果就白费了,好多小伙伴都是一咬牙,忍着!不过,现在很多食品制造商为了笼络人心,纷纷推出无糖、低脂产品,比如无糖可乐、零卡汽水、无糖蛋糕……这让爱吃甜食又要减肥的小伙伴难以抗拒。这些产品既然无糖,为啥又是甜的呢?知道答案的小伙伴肯定脱口而出:"因为有代糖嘛!"那么,神奇的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能让人变得更聪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的!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多。最新研究证明:莫扎特效应是真的!听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商,这一发现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特效应"。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无意间向大众引入了"莫扎特效应"这一说法。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的D小调奏鸣曲;其他的人保持安静。结果,在将一张纸叠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胖人为何难减肥最新研究发现,即使减肥成功,胖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总量不变,只是单个脂肪细胞会显著缩小。这一研究成果让人们知道了胖人减肥为什么如此困难。胖人和瘦人体内的脂肪细胞差别是在孩童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出行,但乘坐地铁时,必须将随身包等进行安检,一些人就有了担忧:水果等食物过了安检机会有辐射残留吗?市场上也有一些辐照食品,这些食品有没有放射性?吃这些食品安全吗?食品照X光不会有残留王女士是典型的"地铁族",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铁。她的挎包里总塞些水果,每次坐地铁过安检机时王女士就会担心,水果过安检机会不会被辐射,这样的水果还能吃吗?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说:“人是一种清淡香味,人的品行浸透了这种香味。”虽然这位大哲学家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过于抽象,不过,我们确实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气味的神奇魅力。气味不仅能吸引人,诱惑人,而且也能让人产生厌恶与反感;气味不仅能致病,而且也能除毒疗伤。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  相似文献   

20.
正肥胖,似乎成为了现代人的一道"伤疤"。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19年发布的数据,中国的平均肥胖率为12%左右,肥胖总人数为世界第一。在这种情况下,减肥显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现在,市面上的各类减肥药层出不穷,减肥健身博主们也在卖力地宣传着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有的喊着"管住嘴迈开腿"的口号,有的滥用催吐、绝食、抽脂、冷冻等极端方法,甭管好坏,总有不少人乐意买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