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972年,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为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国内速递     
正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于去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当天,包括屠呦呦在内的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得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奖的理由是发明了治疗盘尼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药物阿维菌和伊维菌素。尽管青蒿素被誉为治疗疟疾的"神药",但是,青蒿素在疟疾治疗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疟原虫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从瑞典传来的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消息,让在国庆长假中的中国人沸腾起来。生理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个人,屠呦呦因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即青蒿素抗疟法获得一半奖金;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因为"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分享另外一半奖金。一时间手机微信、互联网、电视等媒体纷纷刷屏点赞,因为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在本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瑞典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获颁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  相似文献   

7.
<正>事件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次获奖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的魔咒,增强了国人的信心。在获奖的喜悦之后,我们不禁会想,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的人,会来自哪个科学领域呢?今后,中国的诺贝尔奖会"蜂拥而至"吗?  相似文献   

8.
<正>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5,(12):16-16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呼吁共同努力、更加关注抗击疟疾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中国科技届头一件大事,毫无疑问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并且是一位女科学家。我们在屠呦呦获奖后短短几周时间就推出了《呦呦有蒿一一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书,从"523任务、青蒿素的前世今生;科研大协作以及诺奖等几个方而为读者详细解读这一中国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实我们早在2000年起就开始关注青蒿素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关于"屠呦呦之问"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令中国举国上下为之振奋。在众人的关注中,有人注意到获奖者属于"三无科学家",其申请院士的过程也成了批评院士制度的重要证据之一。无独有偶,在今年1月8日公布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屠呦呦再次榜上无名,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药得来的灵感,成就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中国其他学科都跟在西方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以创新,只有丰沛的中药资源才是中国所独有的,才可能成为创新的源泉。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奖者分别是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来自日本的大村智以及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这位跟中医药研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特意提到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潜力及背后的群体:"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她所研究的青蒿素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一直以来,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15.
<正>三大自然科学奖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们的关注仍在持续发酵。三大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何在?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10月5日至7日,2015年度诺贝尔三大自然科学奖项逐一揭晓。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人类对抗寄生虫疾病的斗争找到了新方法。中微子领域研究第四次获得诺贝尔物理  相似文献   

16.
悦图     
《今日科苑》2015,(12):22-23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国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数百万生命。她赢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出版的小行星公告上,距离太阳约2.63个天文单位的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相似文献   

18.
<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小雅》第一篇《鹿鸣》中的句子。不知是巧合还是冥冥中注定,名字取自《鹿鸣》的屠呦呦也对青蒿的研究情有独钟,并成功发现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看来,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似乎旱已"预言"了这一切,成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真正的预言帝。小虫引起致使疾病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近2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疟疾主要发生在  相似文献   

19.
<正>屠呦呦和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三人由于在寄生虫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屠呦呦明确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但是,还是有人感到不平和不解。最大的不解是,既然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为何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其他也有重大贡献的人却没有获奖,因  相似文献   

20.
1 三位科学家摘取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 2001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雷兰德·哈特韦尔(LelandHart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和保罗·诺斯(Paul Nurse)。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3位科学家在有关调控细胞循环周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生物(包括酵母、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细胞周期(cell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