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2.
播期施氮量对优质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优503小麦品种在10月5日至11月5日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每晚播1天,减产4.4kg/666.7m^2。施氮量应视播期早晚不同酌情增减,在10~19kg/666.7m^2纯氮范围内,播期越早.施氮量应少,随着播期的推迟,施氮量随之增加。各处理组合的产量,以A1B4和A1B3的领先,即10月5日播种、施纯氮10~15kg/666.7m^2的产量均超过500kg/666.7m^2.其他各处理组合均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3.
优质小麦不同生育期施用纯氮与浇灌浆水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拔节期追施纯氮120kg/hm^2、不浇灌浆水的产量为7884.0kg/hm^2居冠,显著高于孕穗期追施纯氮105kg/hm^2、灌浆初期喷施纯氮15kg/hm^2,并浇灌浆水处理的产量,其它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此外对三个超7500kg/hm^2的高产小区的群体动态、植株干重、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肥料与石膏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探讨了滨海盐土适宜的肥料品种。结果表明,肥料与石膏配合施用对滨海盐土玉米生长有显著影响,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配合石膏施用在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上处理效果较好。供试肥料品种间,玉米生长中后期在干物质累积量上均表现出有机无机复混肥(F2)、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F4)〉无机复混肥(F1)〉生物有机肥(F3)〉对照。在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的基础上增加石膏用量可明显改善玉米生长状况,但在无机复混肥基础上增加石膏用量会显著降低玉米干物质累积量。肥料品种对玉米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在玉米苗期养分吸收上,N吸收量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较高,K吸收量以无机复混肥较高(F1),肥料品种间磷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石膏施用对玉米苗期N、K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P吸收量。滨海盐土地区玉米栽培以有机无机复混肥(F2)、生物有机肥+无机复混肥(F4)配合石膏施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2012年针对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将云烟87在梁河县曩宋乡进行夏烟早植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60—90kg/hm2团棵期后表现出脱肥,中上部叶开片差,叶片小、薄,叶片衰老快,烤出的烟叶多为柠檬色,单叶质量较小,产量、产值、均价低;施纯氮120—150kg/hm2叶色为浓绿色,上部烟叶开片较好,叶片厚度适中,烤出的烟叶多为桔黄色,单叶质量较大,产量、产值、均价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施纯氮150kg/hm2成熟期延迟.施氮水平对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糖碱比有一定影响,对钾、氯、烟碱影响不大.研究证实,在当地自然环境与栽培技术下,云烟87夏烟早植施纯氮120kg/hm2为宜.海拔1000m以上,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肥力偏低的田块可施纯氮135ke/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式,探讨和比较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两种不同供氮形态及其供应水平(0、3、7.5、15、22.5、30、37.5 mmol/L)下,供试玉米利民15和皖玉9号的生物学性状对以磷酸钙模拟的低生物有效磷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当供氮水平低于22.5 mmol/L时,对玉米供应NH4+-N或NO3--N均可产生提高其对低生物有效磷胁迫适应性的效应。随供氮水平的升高,在两种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玉米幼苗植株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重、株高、叶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化趋势均基本呈现报酬递减规律,而当供氮水平在0~7.5 mmol/L变化时,玉米的生物量干重均出现最高值。不同品种玉米对NH4+-N和NO3--N营养的响应既存在共性:NO3--N营养玉米植株株高和根体积始终高于NH4+-N营养植株,但也存在基因型差异。从植株含磷量分析,当氮水平高于3 mmol/L时,NH4+-N营养利民15的磷含量始终高于NO3--N营养玉米;而皖玉9号则在供NH4+-N水平高于22.5 mmol/L时,出现磷含量低于等氮水平下的NO3--N营养玉米的现象;其中利民15的植株磷含量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77**,n=11),而皖玉9号的植株磷含量则与其生物量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6**,n=11)。此外,在等氮水平下,两种供氮形态营养玉米的叶面积、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株水平的根系活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低生物有效磷胁迫条件下,玉米在不同供氮形态营养条件下的适应性机制不同,其适应性强弱主要取决于是否为适宜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7.
先玉335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密度、氮、钾肥施用量与先玉335玉米品种产量的关系,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各因素与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表明,最佳农艺方案:种植密度62.175-71.160千株/hm2,配施纯氮266.875-284.010kg/hm2和K20207.645-246.270kg/hm2,产量可达10125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高优503小麦品种在10月5日至11月5日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每晚播1天,减产4.4kg/666.7m2.施氮量应视播期早晚不同酌情增减,在10~19kg/666.7m2纯氮范围内,播期越早,施氮量应少,随着播期的推迟,施氮量随之增加.各处理组合的产量,以A1B4和A1B3的领先,即10月5日播种、施纯氮10~15kg/666.7m2的产量均超过500kg/666.7m2,其他各处理组合均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教学》2010,(7):76-76
据中国军网2010年1月15日援引新华社海南博螯1月15日电,由袁隆平院士提出并主持的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如期实现了第一期700公斤/亩(10500kg/ha)和提前一年实现第二期800公斤/亩(12000kg/ha)的产量指标。科技部于2005年启动的超级稻第三期900公斤/亩(13500kg/ha)的计划研究至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  相似文献   

10.
实验选用某猪场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每日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和形式的锌添加剂,即添加氧化锌来源100mg/kg锌(工组,即对照组)、氧化锌来源3000mg/kg锌(Ⅱ组)、蛋氨酸锌来源100mg/kg锌(Ⅲ组)和蛋氨酸锌来源300mg/kg锌(Ⅳ组)。通过记录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腹泻率,并在试验期第14天、第28天和第42天检测血常规,研究不同水平和形式的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高剂量氧化锌(3000mg/kg锌)和蛋氨酸锌(300mg/kg锌)都能显著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且蛋氨酸锌来源的锌与氧化锌来源的锌以相同剂量添加时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肥箱是施肥机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对肥箱的形状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其容积提出要求。通过对振动式和搅拌式两种消除化肥架空的方法进行比较,搅拌式防架空方式结构简单,简便易行,能有效的消除架空和结块现象,故适合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化肥过量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化肥减量增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基于河南省西华县36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估计农业生产效率和化肥投入的单一要素技术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化肥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平均生产效率为0.842,化肥投入的技术效率为0.3444,即在当前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化肥投入量的66%,小麦产出不变。农户文化程度、务农劳动力占比和经营面积对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农业收入占比、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肥料效应模型试验方案,在熟红黄泥土上进行春玉米N、P、K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P、K施肥比例和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有直接影响,其中氮肥施用量影响最大,3种元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K>P。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肥料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农田施肥实践过程中,氮、磷、钾肥及配比用量因土壤不同而不同。笔者进行了白散泥稻田氮磷钾肥料效应的试验,采用3个因子、4个不同施肥用量的水平试验,推荐了最佳施肥用量。  相似文献   

16.
新型肥料和常规肥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新型肥料是在常规肥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规肥料是指"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用和部分兼有改善土壤性质的物料",新型肥料是指"加入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改变品种或剂型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肥料".与常规化学肥料或与施肥技术改进有关的新型肥料,一是以常规化学氮肥为基础的新型肥料,即缓释氮肥和控释氮肥,其合成有机微溶性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种类型均能有效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二是通过改进施肥技术形成的新型肥料,即叶面肥料,叶面肥在我国已成了一种产业;三是农作物栽培方式变革应用的新型肥料,即CO2气体肥料,适于设施农业施用,保护地蔬菜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四是类似微量元素肥料功效的新型肥料,即稀土肥料,对各种作物有多方面的促进生长和增产效应.新型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新型肥料,为农业提供高效、优质、对路的肥料产品,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氮肥用量对生菜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菜产量 (Y ,Kg)与氮肥用量 (X ,Kg)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 ,相关方程为Y =1916 .311+ 72 .489X - 2 .46 7X2 (r =0 .96 8) ;理论上氮肥用量为 14.76Kg(纯N)时 ,生菜可获得最高产量 2 45 4.1Kg ,在此试验基础上 ,提出了生菜配方专用肥方案 ,其N P2 O5 K2 O含量为 2 9 4 11。  相似文献   

18.
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一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就生物有机肥对木薯一些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对于提高木薯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生长后期,经过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株高、茎径和叶面积指数均比对照区高.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对有机肥料、耕地肥力与发展农业的辩证关系作了阐述,指出有机肥料的形成是经历一个生物化学变化过程。本文还对今后有机肥料的开发和利用提出合理建议,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