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对PVC热稳定剂的制酸力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 ,定性地描述了其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PVC/ABS片材是以ABS改性PVC而成的材料.本文设计了该种片材的最佳配方,并分析了配方中PVC树脂、ABS树脂、稳定剂、增塑剂及其它助剂的加入量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硫醇甲基锡(DX-181)、硬脂酸锌(Zn St2)和双季戊四醇(Di-PE)按照一定比例制备了聚氯乙烯复合稳定剂,通过热稳定性实验研究了不同组分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SEM-EDS技术测定了样品老化过程中的表观形貌和微区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在一定配比下,助剂Di-PE和稳定剂DX-181和Zn St2复合稳定剂不仅能显著提高PVC薄膜的耐热性,还能有效延缓Zn St2的"锌烧"作用;在老化过程中当有HCl气体释放时,样品表面会生成一定数量的微孔,且组成与PVC的稳定性、微孔大小和数量密切相关,复合稳定剂对PVC的耐热性的影响关键在于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或抑制HCl气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以氰尿酸替代无机酸合成有机铅盐,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辅助热稳定剂和多种功能性助剂,通过合理配方和特殊工艺制成PVC塑料加工专用XDW高效多功能有机铅盐复合稳定剂。研究了主热稳定荆、辅助热稳定剂、助剂及润滑体系的选择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该产品热稳定时间长,同时具有热稳定、润滑、抗氧化、抗老化等多功能,可简化配料且无粉尘飞扬。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电网建设中广泛应用的聚氯乙烯(PVC)电线绝缘热老化过程.通过冷热循环的交变试验,探究其热老化的特性,并基于Conffin-Manson模型进行老化过程建模,得到PVC电线的失效模型,实现了对其绝缘热老化寿命的预测.通过建模及试验数据分析,得到PVC电线在热应力下的失效试验模型信息.结果表明,冷热循环交变方法对PVC电线的加速绝缘老化失效是有效的,试验数据与理论加速模型匹配度良好.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一种研究PVC热稳定剂作用模式的数学方法,所建立的曲线回归方程有效地反映了热稳定剂类型的差异;采用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稀土热稳定剂的作用可以改变PVC分子的构象,增加PVC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国内PVC行业发展现状做出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对电石法PVC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国内PVC行业发展战略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MgAl-CO3-LDHs,借助于TG-DSC、IR、XRD、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热老化箱实验研究了季戊四醇对PVC镁铝水滑石钙锌皂热稳定系统(Mg0.677Al0.323-CO3-LDHs/Ca(st)2/Zn(st)2)的增效性。结果表明,快速成核的等量盐、碱混合液,在100℃下回流晶化6h所得的水滑石Mg0.677Al0.323-CO3-LDHs为规整的层状晶体结构,层间距0.7455nm、晶轴a=0.3038nm、c=2.2365nm,在ac、方向的一次性晶粒分别是14nm和25.7nm。层间结晶水、层板羟基和层间阴离子CO32-脱除温度分别是249.5℃和422.1℃;含适量季戊四醇的热稳定剂系统较不含季戊四醇的初期着色和热稳定时间延长50min,分别达260min和290min。  相似文献   

9.
以肉豆蔻酸和硝酸镧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肉豆蔻酸镧稀土热稳定剂,并对产品的熔点、稀土含量、红外光谱等理化指标进行测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通过静态刚果红法测试肉豆蔻酸镧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La(NO3)3浓度0.5 mol·L-1,NaOH浓度0.6 mol·L-1,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85℃,此时产率为93.42%。在100份PVC中添加5份肉豆蔻酸镧时,可使PVC试样静态热稳定时间延长至20 min。  相似文献   

10.
选取PVC塑料作为化学镀银的研究基体,通过对预处理过程中粗化以及敏化条件的探索,得到表面均匀粗糙、符合实验要求的的塑料基体,便于后续金属的沉积。使用硝酸银为银源,葡萄糖为还原剂,加入硫代硫酸钠作为稳定剂,最终制备出表面电阻小、光亮的镀银层。结果表明,最佳配方:硝酸银浓度2.08 g/L,氢氧化钠浓度0.24 g/L,氨水含量0.53%,葡萄糖浓度7.27 g/L,硫代硫酸钠浓度24 mg/L,温度20℃。利用最佳配方镀银,可得其电阻为7.6Ω/m,镀层表面银光亮均匀。  相似文献   

11.
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及稀土陶瓷材料已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并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稀土元素性质和稀土工业的发展,国内外销售状况,应用和发展趋势。稀土工业的发展一是依赖于稀土应用扩大和分离技术的提高,二是依赖于稀土产品的畅销。为适应我国贯彻稀土应用方针,着重研讨了稀土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高技术领域和农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稀土精矿焙烧是稀土冶炼分离的第一道工序,精矿焙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稀土金属REO收率、材料单耗、能耗等重要指标;天然气在稀土精矿焙烧中投入使用后,同比以重油、煤、水煤气为燃料的稀土精矿焙烧来说,各项经济指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稀土金属REO收率平均提高了1.5%,单位产品成本同比平均降低了9.98元/m3标准硫酸稀土水浸液。  相似文献   

14.
稀土多元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和表征了稀土甘氨酸丙氨酸配合物和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并将两类配合物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利用平板滤纸条法测定其抑菌作用,并与稀土离子和配体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稀土多元配合物的抑菌作用优于单独的稀土盐和配体,抑菌活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热稳定性好,抑菌效果持久,其中稀土三氯醋酸镧盐和铈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在温度为37℃,pH值为中性,浓度为0.002mol.L-1条件下,对紫色红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mm和28.7mm,大于20.0mm,抑菌性能明显强于稀土甘氨酸丙氨酸配合物,有较理想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径分析的着眼点就是在相关系数的分解上,以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通径分析赣南脐橙品质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从而揭示稀土元素与有机营养物质的相关程度,为稀土农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以此为果农科学使用稀土微肥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3-二氯异丁酸根和4-甲基吡啶氮氧化物稀土三元配合物(RE=La、Ce、Pr、Nd、Sm、E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分析顺摩尔电导等分析手段、推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4-picNO)H2O](L=CH3C2H2CI2COO-).  相似文献   

17.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研究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机理,并综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稀土离子(La3+、Sm3+,Y3+)对α-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La3+,Sm3+,Y3+)对3种酶的活性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稀土离子用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同一种稀土金属离子对不同的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不同;不同的稀土离子对同一种酶的抑制效果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试验资料分析 ,认为把稀土掺到复合肥中或用其它方式直接施入土壤不是稀土农用技术开发研究的方向。这不但造成稀土资源的浪费而且带来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危险。传统的集中施用稀土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