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2005-2015年武汉城市圈市域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圈内9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并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石市旅游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鄂州市和仙桃市旅游发展水平在2005-2015年波动幅度较大,而圈内其它6个城市波动幅度较小,呈现出波浪形变化形态,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总是强于边缘城市;现阶段,圈内东部城市旅游竞争力强于西部城市,南部城市强于北部城市;边缘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出从东部率先提升,并顺时针逐渐提升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成都为例,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市域旅游要素配置的中心-边缘结构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型结构开发模式的变迁。首先是旅游要素向中心城市高度聚集。这种情况引起旅游成本的上升,旅游收益不断递减,从而使旅游要素由中心城市向旅游资源富集的边缘市镇扩散和转移,形成次级和再次级旅游中心。中心-边缘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与市域旅游中旅游形态的变化和边缘区旅游市镇的旅游功能定位、化与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较高的化资源开发程度和旅游形态向休闲旅游的转移,会促进旅游要素的再配置。从而使市域旅游的中心-边缘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2—2012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湖南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2002—2006年区域差异波动较大,此后平稳下降,地区内差异主导了湖南省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3)湖南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布较为不平衡,体现在长沙市与其他地市之间、湘东与湘中、湘西地区之间。(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交通条件是影响湖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经济引力论模型,测度了广西主要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西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普遍不高,地理位置居中或旅游经济总量比较大的几个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贵港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比较大,地理位置偏远或交通不便利的城市如梧州、贺州、百色、河池与其他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比较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确认柳州为广西旅游集散中心、改善广西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统计分析10年来旅游英语翻译文献,从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两个角度加以归类,总结旅游英语翻译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近10年,旅游英语翻译呈现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和语用学理论为主导,并逐渐过渡到采用一些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旅游边缘领域的研究。但对导游词的翻译、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还很欠缺,对跨文化交际和功能目的论的研究缺乏深入性,并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6.
探讨城市间相互作用水平有助于构建等级有序、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推动区域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快速转化和流动,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文章通过引力模型计算出云南省24个市区之间的空间相互引力值,并辅助断裂点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对云南省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水平和城市格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之间的引力值整体偏低,城市之间空间联系不够紧密;昆明市中心地位突出,高首位度特征显著;城市间空间引力值网络形态呈现出放射状,以昆明市为核心的滇中城市群形成高度联系区域.最后从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强云南省城市间相互作用水平的优化策略,以期给云南省城镇化建设和空间优化布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和谐旅游与和谐旅游城市的构建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两者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注重和谐旅游在和谐旅游城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和谐旅游与旅游城市构建的关系,并从和谐旅游的视角提出了旅游城市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和谐旅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和人与社会人文和谐来促进和谐旅游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旅游供应链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国内外关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通过对国内旅游供应链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统计.从供应链的内涵、网络结构与供应链管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旅游供应链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旅游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主要包括节点构成,核心企业选择以及不同类型旅游供应链构建;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需求管理,供应管理,协调管理,信息技术管理,绩效管理等;最后进行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分析,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20,(6):48-54
基于百度指数,获取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2019年2月、7月和2020年相同月份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创建旅游复苏指数,运用波士顿矩阵理论建立旅游复苏指数矩阵,分析50个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复苏特征。结果表明,2020年2月中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复苏指数为23.85,南方热门旅游城市下降最多,7月旅游复苏指数为46.42,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都能顺利开展的城市旅游复苏指数较高;2月~7月旅游复苏指数增长率平均数为140.18%,43个城市实现正增长,南方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增长较快;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复苏指数矩阵中,明星市场有15个城市,基本上是东南沿海城市,旅游业向来发达且快速复苏,金牛市场有7个城市,主要是内陆城市,问题市场为4个热门旅游城市,瘦狗市场包括24个城市,其旅游复苏指数和增长率均低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的目的地、管理中心、旅游交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福建省旅游的空间结构,构建福建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是推动福建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福建省旅游中心地体系的构建建立在旅游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强化一级旅游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完善旅游区内的交通联系等都可作为旅游中心地体系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已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现象日益普遍,公众对旅游活动中旅游公共设施、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因此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快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旅游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黄山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效益提升显著.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多样化发展,自助旅游也日渐兴起,但与许多发达城市相比,黄山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通过对黄山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省旅游规划中思茅市与西双版纳划分为西南旅游区,是省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由于思茅市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故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可观;但也在资源竞争性、交通、接待设施、员工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运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思茅市旅游通达性、改善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地接待设施、合理建立旅行社机构、加强员工专业素质、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使思茅旅游业全面振兴,从而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并实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文山州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等历史机遇分析,天保旅游小镇建设具有:(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对一、二、三产业的链式带动效益;(2)提升资源外输型向资源集聚型发展能力,实现区域资源储备增殖效益;(3)旅游产业的低碳化消费模式,实现区域自然资源的绿色经济效益;(4)旅游小镇是天保口岸综合发展的有效支撑载体等重要意义。天保旅游小镇可以通过打造"门户城市名片"、"绿色经济名片"、"民族文化名片"、"基础设施名片"、"招商引资名片"等五张名片和实施"五大"发展动力,由此全面提升旅游小镇经济、社会、文化等硬软实力。最后,提出了天保旅游小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6-2011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主要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各城市核心-边缘空间结构进行实证研究,阐述山东省黄三角旅游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采用首位分布和位序-回归模型分布的研究方法.得出结论:山东省黄三角城市旅游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均衡发展的,首位城市首位分布明显,其发展状态趋于良好.而边缘区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东营—滨州为一级核心,核心城市的扩散作用也非常显著;已经形成二级核心城市:烟台的莱州市和潍坊的寿光、寒亭、昌邑;三级核心城市德州的乐陵、庆云和淄博的高青.试图探索一条核心-边缘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并努力揭示其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力图拓展该理论在地理旅游学上的应用,也为类似的旅游城市空间结构提供参考和借鉴.最后,建议联动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域的旅游空间结构,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泉州城市营销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泉州城市营销目标是提升泉州城市形象,提升泉州城市价值.并进行大手笔创新,将投资创业策划与旅游策划同步进行,采用产权式公私合作方式帮助城市获得盈利,使泉州成为海峡西岸三大旅游中心城市、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最后指出泉州城市产品定位:投资创业、旅游类产品;泉州城市市场定位:投资创业、旅游类城市.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完善旅游产品、建设云南旅游经济强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区位特征、资源价值特征和旅游区位特征划分了四种主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并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贺州市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旅游起步晚,但其旅游发展迅猛,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一个显著代表。1997-2007年,贺州市旅游经历了从初步到迅猛发展的两个阶段。贺州市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业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并为成为支柱产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积极有效地发展旅游业的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负面口碑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游客的消费选择。及时关注本地区网络负面舆情,对于加强旅游监督管理,塑造良好的旅游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网络负面口碑搜索关键词体系,运用网络搜索爬虫技术爬取负面舆情信息,根据负面信息数量计算旅游城市网络负面口碑指数,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方法。研究表明,样本城市网络负面信息数量与游客出行量高度正相关,网络负面口碑指数与游客满意度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