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消费模式的变化和旅行经验的成熟,散客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拼团”出游也因此逐渐成为旅游者出游的新形式。本文通过对旅游者“拼团”行为的产生原因及优劣势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推进“拼团”行为良性发展、构建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和谐与共赢关系,并对“拼团”行为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青年旅游者和中年旅游者已经成为支柱力量。这两个年龄阶段的旅游者因为心理、生理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动机,了解因年龄不同而产生的旅游动机差异,有助于丰富旅游动机研究理论。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旅游动机进行分析,提取出五个动机因子:好奇、体验因子,情感交流因子,跟随因子,接触自然因子和摆脱凡俗因子。运用T检定法,将两组人群的旅游动机进行比较,说明青年旅游者和中年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旅游企业的营销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向大众化的普及和发展,旅游安全也日趋成为旅游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并直接对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旅行社产品的完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分析旅游活动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不同的安全心理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将使各旅游企业充分意识到旅游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高度重视旅游活动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加强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为充分把握旅游者的安全心理需要、旅游决策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者是旅游行为的主体,也是旅游景区环境的直接影响者。对旅游者及其可能产生的破坏性行为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策略。从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发挥导游的监督作用、实施公众参与式的旅游行为监督、利用现代监控手段和预警技术加以防范、完善法律体系和执法必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潜在的破坏性旅游行为的具体措施;又从短期、长期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破坏性旅游者转变为维护性旅游者或保护性旅游者。只有构建旅游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的和谐关系,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旅游信息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时空行为的研究综述,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从旅游者事件对旅游信息内容的影响;旅游者旅游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旅游者时空路径与移动网络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旅游者时空行为的过程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旅游者时空行为方面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九华山国内旅游者抽样问卷调查获得的1604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九华山旅游者较一般山岳型旅游地具有老年人口、女性旅游者比重较大和旅游者重游率高等特点,旅游者旅游行为偏好反映了宗教名山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要加强宗教名山旅游形象设计、建设和保护,强化旅游管理,增强“旅游服务质量是维持旅游地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感知、"需要-动机-行为模式"、偏好和人格本质等因素,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进行简要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说服旅游者态度朝既定方向发生转变,对旅游经营者来说意义重大。旅游者的行为受到态度的调控。以态度为基础形成的旅游偏好指导了人们的旅游决策。研究旅游者态度就是要通过影响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引导旅游者行为。外部信息的刺激方式和旅游者心理抵抗程度影响着旅游者态度的改变。把握旅游者内心利益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及表征方式,用旅游者最信任的信息源——旅游者自身为说服渠道,让其在自我说服中接受说服者的意图,并产生相应旅游行为,不失为一条可取思路。以“信息情境——自我说服——态度转变”为主线,结合旅游者诉求特点,创设必要的利益引诱信息情境,实现旅游者自我说服,是转变旅游者态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陈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56-58,90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以福州市老年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得出了老年旅游者旅游行为特征的一般规律:旅游动机以观光游览、强身健体为主;旅游决策行为表现出依赖性强、对旅行社产品信任度不高等特征;旅游消费水平总体不高。  相似文献   

10.
旅游诗是旅游文学的一个类别。旅游诗具有旅游心境与诗歌的双重特点。旅游诗是由旅游者完成的,旅游者必需符合“有钱”、“有闲”和愉悦心境的条件。他们对天然景致、稀世胜境、名胜古迹有所感怀而熔炼成诗,是对自身精神的升华(审美享受),也是对景区、景点意境美的升华。旅游诗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好的旅游诗对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有巨大提升作用,能提高旅游景区价值与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旅游动机研究是旅游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旅游者旅游动机形成因素分为两大准则层因子和若干子层因子,通过层次分析软件(yaahp0.4.1)得出各因子权重并予以评价;根据旅游动机强弱和旅游地吸引力大小将旅游者分为现实旅游者、机会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将旅游地分为理想旅游地、机会旅游地和潜在旅游地。这对于深入研究旅游行为、旅游景区针对性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脉、文脉及旅游开发主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旅游开发主题,而主题的确定又取决于对当地地脉、脉的准确把握和对客源市场的深入分析及定位。章主要探讨了旅游开发主题与当地的地脉和脉存在着的三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确定旅游开发主题的构思原则及步骤。  相似文献   

13.
作者历时2个多月,在大量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分析了影响国内老年游客旅游消费行为的众多因素,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的主要有13个因素,其中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旅游地景点的吸引力是影响老年人旅游行为——旅游次数、旅游停留时间和旅游日消费额的共同因素,而收入水平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目前镇远的旅游形象定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不能代表镇远的整体形象。通过分析镇远现有旅游资源,采用创新定位的方法,把镇远古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为“西南武城”,并提出旅游形象推广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目的地的使用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以福州熊猫世界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提取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评价因子,分析游客对旅游解说系统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福州熊猫世界解说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其规划和设计的改进应该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际旅游业发展的迅猛浪潮,世界各国之间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是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国际旅游者来说是最核心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良好塑造与有效传播,有助于国际旅游者更好地认知旅游目的地,也有助于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营销推广。我国要实现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的目标,就要开拓思路,大力推进我国各级旅游品牌形象的国际宣传推广工作。因此,应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和各地普世性的价值观文化内核来塑造品牌形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利用内隐化学习、娱乐化传播和整合营销传播达到全球营销的目的,而大连滨海旅游品牌的经验可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发展旅游给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带来很多冲击。居民和游客是旅游业的两大主体,其对旅游发展的感知能深刻反映旅游的品质并左右其发展趋势。然而他们往往对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比较重视,对抽象的文化资源缺乏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影响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章以西南四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旅游地为例,定量分析了“主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差异性和趋同性。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比居民强;双方的感知重点体现在物质文化层的正面感知上,在负面影响上的感知差异较大;不同特征的“主客”对该影响的感知也存在差异。文章据此提出正确引导、调控和疏导“主客”行为,减少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海燕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172+174-172,17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料更多的需要被翻译成英文给外国游客使用。大部分的旅游翻译作品都是非常成功的,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忽视了中英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译者也没有给予重视。本文将从文化角度来谈谈旅游资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作为相对于其他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位置与关系,旅游区位具有相对、系统、辩证、动态的特征,同时与游客的感知密切相关,这决定了旅游区位创新的广阔空间。通过改变旅游区位的存在属性和社会公众的心理感知,旅游区位创新可以起到化劣为优、转危为机、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位弱势旅游地而言具有特别意义。在哲学、心理认知规律、旅游决策与行为原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旅游区位创新主要从改善交通、科学竞合、提升感知、凸显文化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