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玲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41-141
本文从"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等概念入手,科学地分析了他们的具体含义;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体育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形势,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可能性及建议。转变观念、保持自己的优势项目并且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才能使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2.
岳旺 《内江科技》2011,32(3):25+124-25,124
积极发展体育赛事、打造品牌赛事是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而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内容之一。现阶段,在建设体育强国战略中要不断提高体育赛事水平、开发体育赛事市场、培养体育赛事品牌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主要包括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综合科学,它与发展我国体育事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对体育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学者们也越来越重视起体育科学的重要性。自2008年北京奥运提出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口号后,我国体育科学工作明确了方向与目标,并在世界竞技体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国只能被称作体育大国,却并未成为世界认可的体育强国,本文作者分别介绍了体育科学的概念与体育强国的概念,分析体育科学对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探讨我国体育科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如何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郑文卿 《内江科技》2011,32(2):25+39-25,39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破解“三农”难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县域作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环节,是城乡结合最紧密的单元,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或支撑点,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县域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为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锡华 《大众科技》2013,(4):151-153
文章就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理念渗透的必然性,然后剖析了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渗透的有关因素,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有效渗透的途径与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了探索性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等方法,旨在探索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有效渗透,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实现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以计算机为工具,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手段,涌现出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和科学研究等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当代社会打下了现代化的标记。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革新,向前发展。本文对科学技术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与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应用的成果和问题,指出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竞技体育中的理性应用是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是我国现阶段两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它们的提出为担负着体育文化传播任务的体育学报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分析两个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入手,对体育学报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现实差距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定位,打造特色;依托学校,服务学科;顺应时代,多元发展等方面,为体育学报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要想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必须建立一个全面健身的王国,全面健身王国的建立需要社会所有的公民都具备很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可以说体育意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持续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受益。所以,本文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世界体育强国战略发展潮流,构建中国体育信息体系,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笔者重新定位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体育院校图书馆在面向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合力作用,改变现有的分散、独立服务模式,树立全局意识,推广大服务观;整合现有体育信息资源,构建体育院校图书馆联合信息服务平台;采取多形式联合协作的信息服务模式,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和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实行多层次的用户教育,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又一次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队金牌数和奖牌数仅次于美国,并以巨大的优势再次位居亚洲第一,无可挑剔的让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感到震撼,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已经是世界人民公认的强国,但是中国的体育文化产品却没有如同竞技体育比赛成绩那样蒸蒸日上,而是远远的的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探究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的创作与拓展,应被视为与体育文化同向而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炎生 《内江科技》2009,30(9):10-10,72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人口近四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0%。虽然相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占的比重较小,但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城市体育却起着先导的作用,所以合理优先发展城市体育。促进城市的和谐.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文瑾 《中国科技纵横》2014,(7):249-249,25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的各个领域也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和进度。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我国的体育方面,要实现我国向体育强国的发展,就要深刻明白体育的价值观和体育理念,以及了解我国体育综合实力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孙旭 《内江科技》2011,32(10):171+169-171,169
大学体育作为我国竞技体育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在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本研究试图剖析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大学竞技体育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大学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时接的合理途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中国体育的顺利发展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洪辅国 《内江科技》2013,34(3):203-204
体育艺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水平,培养高雅气质。但是,目前开设的相关课程还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是融音乐、文化、美学于一体的体育艺术文化,将其开发、整理、创新引入体育艺术课程,不仅能够极大丰富体育艺术课程内容,而且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体育,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艺术,使中国体育在世界体育界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育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飚 《今日科苑》2006,(9):110-110
通过对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预测,诠释中国学校体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揭示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是终身体育教育,创新体育,素质体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随改革深入,培养具有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国内国外有关学校体育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全祖馨 《内江科技》2011,32(7):45+80-45,80
从体育史角度出发,分析和探讨了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对中国学校体育及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由此得出:西方体育的传入丰富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建立、体育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体育竞赛的规范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智胜 《科教文汇》2010,(33):116-118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开展广泛,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健康水平,而且能够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体坛,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公认的体育强国,无论是从奥运会还是各项比赛中都展现了出色的体育能力;中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才开始不断发展起来的,发展至今也已经晋升在体育强国的头号行列里。美国拥有成熟、发达的体育产业,我国应当将其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运用到我国的体育发展中来。比较两国体育发展的各类优势,分析出现的不同问题,力争推动我国体育事业能更顺利更快速的发展。本文将从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两方面分析和比较美国和中国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的空前繁荣,逐步带动体育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使其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其研究成果也从多方面推动了我国体盲的改革和发展:首先是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次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是为体育教育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最后是致力于为中国当代体育教育的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