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普及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新型的虚拟生存空间——赛博空间。其数字化、虚拟性、超时空性的独特性质以及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导致了学习模式、学习理念的巨大变革。为了迎接赛博空间中学习革命带来的挑战,21世纪的学习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虚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赛博空间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以互联网络为人类创造的一个新的空间概念。远程教育是以赛博空间为宏观大背景,在后地理、后历史特质的超空间中,改变传统教育过程的崭新学习模式。本文在研究赛博空间的基础上探讨了远程教育英语专业学习的新特征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赛博学习:学习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战略支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赛博学习是面向信息时代"数字原住民"的学习,超越了学校和课堂等正式学习环境,将技术与学习的整合推向了新的境界。赛博学习作为引领学习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战略支点,凭借其功能强大的赛博基础设施和复杂系统新方法论,将学习打造成为一个超循环、自组织的复杂动态系统。该系统打破不同教育阶段和教育机构的界限,营造一种个性化学习的环境,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打造跨学科、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以推动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新型学习文化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赛博空间的生成与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媒介格局,而且重组了人类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生态,但同时也具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双重悖论特征。  相似文献   

5.
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因而,  相似文献   

6.
一、赛博空间文化在人的发展中的根本属性 赛博空间文化,指人们在赛博空间形成的文化。赛博空间,又可称为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等,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为技术基础的用于信息交流的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和亨利·列斐伏尔的"第三空间"可以用来认识和把握赛博空间.赛博空间是以人为根基,依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具有物理实体特征的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建构的数字空间或概念空间.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赛博空间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只是一个联结人与人的通信网,在其中存在着的是人的世界,而非离开人的另一个世界.赛博空间本质上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真实空间的拓展,而非离开人的存在的独立世界.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具有物质性、符号化和人机互动性的特征,其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祛魅的道德启蒙过程.当前对赛博空间的道德认识并没有突破传统理性的藩篱.因而,关注"当下"的物质生活实践、祛除传统理性对赛博空间的道德遮蔽、实现主体的道德自律就成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的基本路向.这将有助于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回归其自身,为赛博空间道德实践走出困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赛博空间伦理学研究人们在赛博空间中的行为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赛博空间因智能系统的应用引起了复杂的道德选择,从而使道德问题具有了全新的维度。哈姆林克从"人性"出发,用现实生活中的"平等"概念来建构赛博空间的道德性,他的基本假设是人有理性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批判,从而有能力在赛博空间中展开"伦理对话"寻找符合共同利益的道德。这个假设在应用上是有局限的,我们还需要考虑赛博空间内外行为的差异这个现状,为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我们认为,行为者的信念在一个由其他人设定的现实中受到其他信念的限制,赛博空间中某种交往的条件限制着需要形成这些潜在信念条件的证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赛博空间的发展,其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人们开出的种种道德补救的药方,不过是传统道德的先验理念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下的产物。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是以有别于传统的方式存在,赛博空间对人类道德具有解放的作用而不是威胁,赛博空间的道德建设需要祛除人类理性所产生的遮蔽。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数字图书馆是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基本条件和资源保障。在探讨信息化学习环境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大学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的现状。以成都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大学信息化学习环境体系,以期为师生搭建开放式的交流学习合作平台,为推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的网络学习环境支持体系应包括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获得的资源、与交互过程相关的媒介资源。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于使用大量中介工具及各学习小组间的交流与交互,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优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加思辨的方法来界定学习环境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论述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意义、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为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潜件是粘合剂,“人件”是核心,周边因素是保障,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SNS作为一种新技术、新的交流方式,已逐步走进了教育。在对SNS的内涵、教育传播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NS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内容分析的视角,梳理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在非正式科学学习环境中应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实证研究,发现:移动设备在非正式科学学习中的应用尚不广泛,且呈现地区研究差异;研究者多关注小学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并与户外环境研学旅行联系紧密;移动设备在非正式科学学习中不仅扮演“学习助手”的角色,而且可作为学习资源直观呈现学习内容。此外,文章针对未来研究非正式科学学习提出了建议,如重视基础教育阶段非正式科学学习的机会、设计良好移动学习资源或选择合适移动技术、思考移动设备应用于非正式科学学习的结果测量方式、加强对多个科学领域进行非正式科学学习的探索,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ports an initial study on investigating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in an upper primary class guided by an inquiry-based learning model in a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 Two questions are addressed: (1) how students advanced their domain knowledge?; and (2) how students developed their inquiry skills? One teacher and 27 Grade-four students from a local primary school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Six inquiry-based learning lessons focusing on a scientific “rustproofing” learning unit were conducted in a seamles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itiated in a digital classroom and extended to online discussions on a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over two weeks. The results show ways that the students advanced their domain knowledge and developed their inquiry skills.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促进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改进工具,技术整合矩阵(TIM)通过集成乔纳森的有意义学习环境和ACOT技术应用水平,形成了具有连续统特征的数字技术与教学整合新框架.有意义学习环境的特征维与技术应用水平层次维构成的二维矩阵构成了25个连续统单元,每个单元为评价教师教学实践中技术水平的应用提供了可信的参照,有助于教师改进数字化教学,对于推进数字技术与课堂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变革传统的学校教育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封闭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场所局限于狭小的物理空间;课程内容与学习资源缺乏选择性;教学和评价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变革,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 ,在自然科学课程领域中引入研究性学习 ,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同时 ,自然科学课程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平台。初中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出发点 ,在教师指导下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选取最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得出最佳结论。  相似文献   

20.
山西终身学习网公共服务平台将面向社会提供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良好的学习条件、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山西城乡人民实现终身学习的理想。利用电大"天、地、人"三网合一的系统优势,借助先进远程教育理念,整合优质学习资源,运用先进技术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