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音乐》2007,(12):57-58
1841年9月8日,在捷克尼拉霍夫斯村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他就是捷克大音乐家、著名的《新世界交响曲》的作者德沃夏克。他的父亲开小客栈,但主要还是靠给乡里人杀猪宰羊维持生活。由于家境贫寒,德沃夏克13岁时,被送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城镇上去当屠夫的学徒。德沃夏克对屠宰毫无兴趣,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对音乐的爱好上。每当休息时他就拉  相似文献   

2.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1592,1670)是捷克也是世界的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父亲是磨房主,十岁时失去父母。因为他父亲是捷克"兄弟会"的成员"(兄弟会"的成员为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在"兄弟会"的资助下,他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阿姆司·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1592,1670)是捷克也是世界的伟大教育家. 夸美纽斯父亲是磨房主,十岁时失去父母.因为他父亲是捷克"兄弟会"的成员("兄弟会"的成员为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在"兄弟会"的资助下,他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1614年,他大学毕业,担任"兄弟会"一所文法学校{中学)的校长和"兄弟会"的牧师,从此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儿童音乐》2007,(2):53-54
G·F·韩德尔(1685~1759)生于德国哈勒,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外科医生。韩德尔的父亲并不喜欢音乐,一直主张把他送到大学的法律系读书,这样可以当一名堂堂正正的大法官。但父亲的主人奥古斯都公爵,却非常喜欢音乐。特别是,当他发现小韩德尔在音乐方面的超人天赋后,几乎是命令式的,让父亲送小韩德尔去学习音乐。于是,不得已将儿子送到当地圣母玛丽亚教堂的风琴师查豪那里,开始了音乐学习。查豪不但是位优秀音乐家,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小韩德尔在这位著名音乐教师精心培育下,进展神速。  相似文献   

5.
<正>前几天看了一部电视剧《零下三十八度》。电视剧的内容暂且不谈,但是电视剧在每集的片尾处选用了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能够感受到电视剧导演对这部电视剧音乐的选择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同时也被这首交响乐的作者所感动。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被称为捷克新音乐之父,他创作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也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1824年,斯美塔那出生于捷克莱托米希尔的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1883-1924)是犹太人。他的家原先住在捷克的一个农村里,父亲在布拉格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百货店,后来和当地一位富裕的啤酒工人的女儿结婚。卡夫卡在捷克文里意为“寒鸦”,这只小鸟也就成了他家商号和家族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德沃夏克是捷克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受到浪漫主义时期瓦格纳、勃拉姆斯以及捷克本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既巧妙地融合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又含有深厚的民族主义感情。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音乐创作晚期的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作品音乐气魄宏伟,形象鲜明,并且将大提琴演奏技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世界大提琴作品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各国大提琴家音乐会必备的演奏曲目。  相似文献   

8.
安东宁·德沃夏克(1841-1904年),捷克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与斯美塔那以及雅纳切克并称为"捷克三杰",是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是作曲家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和声技法的运用集中体现了民族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9.
音乐之父巴赫巴赫(1685—1750),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家庭十分贫穷,父亲是一个贫寒的面包师,但却是一个音乐传统悠久的庞大的音乐世家,家族中曾经出现从事音乐的有78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赫。巴赫是近代音乐的创始人,人称“音乐之父”。父亲是巴赫的音乐启蒙老师,从小教他弹钢琴。不幸的是,巴赫9岁时母亲逝去,10岁时父亲又去世,接连的打击,使他成了一个孤儿。他的音乐成就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和环境下造就的。童年的巴赫经常饿着肚子,徒步一整天去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10.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1770年出生于德国的波恩,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他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的小手都练肿了也不敢休息。  相似文献   

11.
回忆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的父亲因为年老失去了听觉,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只好用笔与父亲交流。但是,他的父亲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常常露出甜美的笑容。 朋友说,他的父亲原先是一位音乐教师,但是并没有因为失去音乐痛苦不已,而是在心灵中寻找流淌的音乐。 有一次,他父亲微笑的时候,朋友在纸上写道:爸爸,你在笑什么? 老教师在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张:我在回忆上课时,学生明亮的目光,高涨的热情,在五星红旗下嘹亮的歌声;一曲终止,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我指挥的乐队屡屡获奖的光荣。每当你们微笑的时候,我就回忆几十年来听到…  相似文献   

12.
196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过一次盛大的纪念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他们怀着崇敬而又惋惜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而其成果又被埋没35年之久的伟大生物学家。他就是格里戈·孟德尔神父。1965年是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孟德尔其人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现今这个地方是捷克境内的海因西斯村。孟德尔的父亲是个农民,  相似文献   

13.
安东宁·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作为捷克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音乐中的民族主义感情巧妙地与古典主义融为一体。席曼诺夫斯基·卡罗尔,波兰作曲家,他是20世纪波兰民族乐派代表人之一,将波兰民族民间音乐与无调性、多调性、微音程、精致的节奏以及朗诵性乐句完美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其在音乐探索之路上的个性解放特征。本文选择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两部斯拉夫舞曲与二十世纪波兰民族乐派作曲家席曼诺夫斯基的《浪漫圆舞曲》进行整体调性布局特征研究与比较,旨在揭示这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在调性布局思维上的各自特征,力图阐明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在和声调性布局方面的多样化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传韵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祖母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拉小提琴的。父母很早就想让孩子投身音乐,于是就在他的名字里  相似文献   

15.
石莹 《考试周刊》2010,(46):25-26
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其中以《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最为著名。本文对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小火炬》2007,(Z2)
小施特劳斯的父亲是著名的作曲家。19岁那年,小施特劳斯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演出中一炮而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他得到父亲的帮助!"可你知道吗,小施特劳斯的父亲一直不赞成他走上音乐之路,更不愿意传授他任何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17.
埃尼奥·莫里康内是世界公认的电影配乐大师,前不久,82岁高龄的埃尼奥还获得了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埃尼奥出生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里,他的父亲是一位锅炉工,埃尼奥尊重父亲的劳动,但他并不愿意复制父亲的命运,决心要通过读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的帕格尼尼是一个音乐天才。童年时代,帕格尼尼的父亲以开杂货店谋生,收入微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帕格尼尼喜欢音乐,便开始不顾一切地训练他,发誓要把他培养成才。他先教小帕格尼尼吉他,之后又教他管风琴和小提琴。大量的学习任务犹如从山上滚滚而下的巨石,每天砸在小帕格尼尼稚嫩的身躯上。在父亲的威逼下,他从早到黑拼命练习。即使这样,父亲仍觉得他不够勤奋,甚至无限制地加长他的练习时间,严厉的指责和冷酷的体罚是小帕格尼尼童年生活的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9.
很多科学家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 ,据说 ,不少科学家就曾是职业音乐家或向往做一名音乐家。如因发现天王星而闻名的威廉·赫歇尔生在德国汉诺威的一个音乐之家中 ,他父亲是音乐家 ,他本人是一位风琴手。由于他精于音乐 ,又迷恋天体 ,他把天体也看成是一种宇宙音乐 ,他的妹妹卡罗琳是一位钢琴家 ,也以自己的聪颖和天赋全力支持威廉的天文研究 ,并成了他得力的助手。科学家之所以受到音乐的吸引在于 ,他们要在音乐中寻求科学本身不具备的因素。音乐以它不同凡响的效果帮助科学家从完全意想不到的方面去接近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 ,首先是音乐美感中…  相似文献   

20.
①他的父亲是纽约颇有名气的股票经纪人,母亲酷爱音乐,一个与数字为伍,一个与文艺结缘。他从父母那儿继承了两份不同的天赋:数学和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