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925年2月21日的《京报副刊》上,有一篇鲁迅先生对“青年必读书”征求意见的答复。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相似文献   

2.
黄金舟 《教育文汇》2007,(12):33-33
女孩说:“《三味书屋》里说鲁迅小时候常行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说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在《少年闰土》中他为什么又变成了‘少爷’呢?‘少爷’表示家里很有钱呀!”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答北斗杂志问》讲了八条创作经验,其中的第七条说:“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这个意思,鲁迅在其它文章中也谈到过,例如:在《两地书·序言》中说:“我们都未曾研究过‘尺牍精华’或‘书信作法’,只是信笔写来,大背文律,活该进‘文章病院’的居多”;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以‘小说作法’之类,一部都没有看过”;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年腰包的”……鲁迅的意思是明白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至于“现在市场上”的什么“作法”或“法程”之类的书籍则不要去相信。那么,能否由此而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鲁迅告诫过“不相信‘小谈作法’之类”,所以凡是“作法”一类的书籍都是不可信的?我以为不能。首先,鲁迅并未一概否定过“作法”一类的书籍。1932年4月,也就是在写了《答北斗杂志问》后的四个月,鲁迅又写过一篇《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4.
<正> 《青年必读书》是用表格的形式写成的别具风格的杂文。全文只有七八句话,不上二百字。题曰“必读书”,而文中却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乍一看是难以理解的。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也谈谈我们对鲁迅这篇杂文思想内容的一些看法。“五四”运动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有这么一句话:“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两方走’的偈子。“何谓“偈子”?教材注释道:“佛经中的唱词”。这一注释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完全相同。我们可以在这个注释的基础上对“偈子”作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初期,鲁迅先生曾经发表过这样警醒世人的的言论,他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他感到“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一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鲁迅:《青年必读书》,《京报副刊》1925年1月25日)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大要在劝青年人直面人生和世界,用行动去改变旧中国的现状。其深微的含义决非那种愤激的态度所能掩盖住,在此不是本文讨论的。  相似文献   

7.
师:《拿来主义》体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光辉。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加入了WTO,再读《拿来主义》,更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去“拿来”呢? 生(1):鲁迅先生说,“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他认为,“拿来主义”首先要是“拿来”“占有”,再“挑选”,我觉得应该先“挑选”再“拿来”,这样我们就不会拿来无用之物、腐败之物。  相似文献   

8.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用“记念”一词,长期以来,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我在校内许多次讲授这两篇佳作,常有一些学生向我提出疑问:“为什么鲁迅用‘记念’不用‘纪念’?”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校外作鲁迅作品教学辅导讲座,有位前来听讲的中学语文教师对我轻声说:“鲁迅将  相似文献   

9.
《学习之友》2009,(7):5-5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指刘和珍)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初看这句话很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刘和珍君的的确确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为什么在这里却被鲁迅“逐出了师门”呢?剖析句子中的两个中心语——“学生”  相似文献   

11.
我在《论鲁迅的抒情散文》一文中说:“本质上富有极高的抒情诗人气质的鲁迅,时代使他成了喜剧家,他以讽刺幽默的笑声,来‘撕破人生无价值的东西’,而讽刺,在鲁迅看来,正是‘喜剧变简的一支流’。”然而鲁迅还是写了诗,正如郭沫若说:“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诗稿·序》)他的各体诗歌共61题,  相似文献   

12.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的语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毕竟有一段距离了。因此,在教学《风筝》一课时,我刚刚示范朗读完课文,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对文章提出了疑问。“太拗口了。”“‘的’字太多了。”“他为什么总说‘很沉重’?”“课文里有很多错别字呀!”  相似文献   

14.
周先慎在《简笔与繁笔》中说:“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那么,“紧”字的“神韵”何在呢?  相似文献   

15.
也谈鲁迅的"骂人"及"施鲁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鲁之争》的作者,重提1933年鲁迅与施蛰存关于《庄子》和《文选》的争论,以为鲁迅对施蛰存进行“人格攻击”,致使后者受到“极大的伤害”,还说鲁迅有“骂人的习惯”,“骂,是‘鲁粹’之一”等等。论文驳斥了《施鲁之争》作者的种种观点,并回击了其对鲁迅的轻薄、诋毁与辱骂,认为当年“施鲁之争”这一公案,是关乎“五四”开创的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原则问题,决不是文人之间的“私怨”和毫无意义的“吵架”。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著名小说《药》的风格历来是人们极为关心的研究课题。许多文章在论及《药》的风格时都只说它的结尾才有阴冷的气息,对于它的整体风格,则往往避而不谈。《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4期)上有篇文章则说:“从《药》的结束部分……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但是,如果把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鬼气’理解成《药》整个小说的艺术风格,那是错误的。”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我以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陆雯雯 《语文知识》2006,(12):24-24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将“仗义执言”解释为:“主持正义,说公道话。……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自从西医割了梁启超的一个腰子以后,责难之声就风起云涌了.连对于腰子不很有研究的文学家也都‘仗义执言’了。’”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行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是鲁迅先生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教学鲁迅作品应注意的重点之一。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其中的“排”字,便是一个重要的动词。但对“排”字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不小误解。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句,文下注释将“说’懈释为通“悦”,也即“说”与“悦”的关系为通假。同一册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中有“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文下却注释为“‘说’同‘悦’,喜欢、高兴。”显然他们二者应为异体字。赃传》记述的为公元前722年一公元...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他的杂文、书信、序、或后记里,对于他创作时期个人的与国家民族的“郁结”,对于他陷于社会承诺和个人冥思之间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有极大幅度的表白。而这种彷徨求索的焦躁不安,包括一种强烈的求死以再生的欲望——形而上的死亡的欲望,很形象化地弥漫在他1924年至1926年间写的散文诗集《野草》和那个时期写的书信之中。论文以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为开端,着重论述他的《野草》和书信中流露的“灵魂的毒气”,“黑暗与虚无”的“绝望”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没有真的暗夜’的悲哀”那种废然的灵魂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