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路历程     
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选择它,我无怨无悔。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知识分子的热情,科学的春天来了,教育的春天来了,我就是在这暖暖的春天里走上教育岗位的。初上讲台是在暖泉农场最偏远的一所小学,当时这所小学有5个年级,17名学生,2间教室,2名教师。教师无办公桌椅,学生无课桌凳,桌子是队里用杨木板钉成,桌腿用砖砌成,凳子是学生从自家带来的。我教一、三、五年级,另一名教师教二、四年级。三个年级的学生同在一间教室上课,给低年级上课高年级学生不但把答案告诉…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访问了广岛县因岛市的椋浦小学。椋浦小学地处日本一级偏远地区的椋浦镇,学校位于该镇的东部,校园内有一个运动场,它的三面是一人多高的树墙,一面是一栋五间的平房,即该校的主校舍。内有三个教室和一个资料室、一个保健室。其后还有一栋两间的平房,其中大一点的是音乐教室,且兼作会议室,小一点的是家庭课教室。教员室在校门外的一间房子里。椋浦小学共有学生15名,分低、中、高三个班实行双级复式。低班包括二、三两个年级4名学生,中班四年级4名,高班五、六年级7名。全校教  相似文献   

3.
分班复式教学是解决教师少、学生多、(或年级多)教室小的矛盾的好办法。比如说,一个教师要教50个学生(或两个以上年级总人数有50个),而教室小,不能容纳这样多的学生,于是把学生分班安排在两个教室里,以复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分班复式教学,除了能解决教师少教室小的困难和多吸收群众子女入学以外,如果是两个头的复式,还可以避免象两班一个教室上课时所不可避免的某些教学活动的相互影响,如朗读、运用直观教具时分散注意力。两个以上年级,也可减少一些影响。当然分班复式教学也有些困难,突出的就是教师  相似文献   

4.
祠堂小学     
我在农村念过三年小学,其中有大半年是在村祠堂小学度过。祠堂小学顾名思义,是一极小的祠堂改建的。就一间教室,一个老师,门口挖了个坑,埋上一口大缸,中间隔一块木板算是男女厕所。大约30名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老师大约30多岁,胸前挂着哨子,上课  相似文献   

5.
有些农村单班小学的老师,认为在单班教学中运用教具很难恰当,因为一个教室中坐着四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你给一个年级演示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生往往也在观看,这就很容易  相似文献   

6.
正父子两代不一样的童年我的小学,是在一所农村小学上的。说是学校,其实就是村里三间不用的仓库。教室窗户上糊着塑料薄膜,风吹过会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课桌是用砖块和木板垒起来的,很窄,也不稳,黑板就是一块刷了黑漆的门板。记得当时是复式课堂,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教我们的是一位黑瘦的男老师,他先教一年级认字,二年级的同学在外面玩;然后教二年级的同学数学,一年级的同学在教室外面玩。接下来  相似文献   

7.
复式教学的特点是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内给多个年级学生授课。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教学头绪多,又要组织好动静搭配,往往容易顾此失彼,使课堂教学失控;学生也常常因视听觉的干扰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复式班的教学质量一般都不如单式班。 1987年,我县为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在对全县500多个复式班教学状况做了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复式教学的新模式——复式分室教学实验方案,在陶来营小学进行实验。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复式班教室进行改修。即在教室的中间打隔断——下面垒墙,上面安装双层玻璃(间隔8~10厘米),玻璃窗上设移动小黑板1~2块,把教室一分为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开在两室学习。教师给一个年级授课时,透过隔断的玻璃窗可以洞察在另一室内学生的自学情况。而自学的学生由于隔断能够隔音并阻挡视线,免去了视听觉干扰,学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建设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及特色教育,解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兴区建立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内设有1个生活体验教室,9个实践体验教室,2个科学探究教室,1个拓展教室.基地室外划分为种植区、活动区、拓展区、采摘区、垂钓区等几个区域.目前,大兴区43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学年来基地进行一天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一天中按照基地安排的课表上5节实践课.在区内部分学校的要求下,我们还利用每周的空余时间安排部分学校其他年级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区域资源达到全面共享.  相似文献   

9.
唐娜任教的四年级教室和我以前见过的很多教室差不多:讲桌放在教室前部,正对着学生;公告板上张贴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一间典型的传统风格的小学教室。然而,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的那天就感到有些不寻常。  相似文献   

10.
堂娜的四年级教室和我以前见过的很多教室差不多。讲台放在教室前部,面对着学生。公告板上张贴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很多角度来看,这很像一间典型传统风格的小学教室,然而那天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却就感到有些不寻常。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2013,(6):68-69
育英小学有个美国教室在北京育英学校小学部有一间仿美国小学教室,叫CFI小学教室,教室由学习区、阅读区、分享区、教师角组成。走进教室,你会看到墙上挂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则席地而坐,阅读着自己喜欢的图书。为什么育英学校会有这样一间美国小学教室呢?这主要源于  相似文献   

12.
开学前,跟老师们聊天,一位老师说:“最近经常有学生给我打电话,问新学期是否要换教室?”原来,这些学生读完一年级,升二年级时没有换教室,现在由二年级升三年级,他们担心是否还在原来的教室上课。他们很想换个教室,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年级”学生。听到这些,我觉得孩子们真是太天真、太有趣了,眼前好像晃动着一个个充满疑问正等待回答的小脑袋。在我们看来,教室是表面的、次要的,读什么年级,书包里的书才是最本质的。再说,每个教室的设计是一样的,一样的课桌,一样的讲台,一样的设备,教室的布置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换和不换不会有太大…  相似文献   

13.
市教委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准留书面家庭作业,并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外作业要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初中学生不能超过1.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上海浦东新区某小学规定,学生下课后除了上厕所外不能出教室,一年级课间不能活动。学生遭“圈养”引来许多争议,家长们纷纷表示反对。笔者认为,“圈养”学生之举背后是严重的校园安全恐惧症,并且这种恐惧症在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能有人会将此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误。殊不知,学校正面临着安全管理的许多苦涩与无奈。  相似文献   

15.
我任教的小学教学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事。然而,专业教室的设置大都离固定教室较远,给低年级学生造成一些不便。以音乐课为例,从教学楼穿过操场登上综合楼,上下楼梯共10层。短短10分钟,二年级的小学生要做课前准备、个人休息、教室转换,忙得可谓不亦乐乎!路上“故事”的发生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6.
张立美 《教育》2013,(1):5-5
2012年12月14日上午,河南省光山县一名男子持刀在当地一所小学砍伤22名小学生。据亲历此事件的学生陈陈(化名)称,他们班"有十几个男同学堵住前面的门,那个疯子还踢了几脚门,没踢开,又砸破前面的窗户,看见进不来,往同一层四年级教室那边去了"。(12月16日《华西都市报》)面对精神病患者闯进学校乱砍师生,四年级的小男生们没有胆怯,没有逃窜,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堵住教室的前门,将精神病患者阻止在教室外面,避免了精神病患者进入教室行凶,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3,(31):2
在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只有一个老师、九个学生、两个年级的小学,这就是打秀小学。而这唯一的老师就是乡村代课女教师——韦玉连。这里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经济文化发展依然很滞后。山大人稀,村与村,寨与寨之间距离较远,形成了教学点分散,学生数量少的状况。韦老师为了这里的孩子担任代课教师已经32年了。韦老师为了照顾到这9个学生,将一间教室分成了两半,不同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学校     
我在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学习。我们的学校非常漂亮。里面有许多树和花。我们学校有四幢大楼。第一幢是“溯源楼”。它是一幢办公楼。第二幢是“汇源楼”。有12间教室。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这学习。第三幢是“润源楼”。里面也有12间教室。是给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用的。我的教室就在这幢大楼里。最后一幢是“沁源楼”。它比其他楼都要高,有5层。里面有两个电脑房、三个音乐教室、两个美术教室和一个很大的体育馆。我们喜欢到那打乒乓球。大楼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我们喜欢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欢迎到我们学校来!I study in Tongyua…  相似文献   

19.
时间:2006年第一学期某一天。地点:某城市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室,老师办公室。人物:王小春,女,六年级学生。学生甲,女,同班同学。学生乙,女,同班同学。张老师,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小春妈,30余岁,简称王母。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我新调到一所小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这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接班之前,为熟悉班级的情况,我装作随便走走的样子路过教室。当我用眼睛的余光向教室内瞟去,看到的现象真让我大吃一惊:教室简直就是一个杂货店,座位东倒西歪,地上到处都是纸屑、塑料瓶等,大多数学生浑身上下都脏兮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