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马建华  刘少才 《钓鱼》2007,(8S):24-25
(三)饵料的物理状态。掌握了上述配饵原则,还需要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改变饵料的状态。好的饵料状态是有利于形成诱鱼区诱鱼、鱼吞饵进嘴时不挡嘴、扬竿时不挡钩。具体讲,它包括饵料的软硬、黏度、化散速度、比重大小、内含成分的颗粒粗细、钩上的残留物多少等方面。在不同的鱼情下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的要求,钓底层大鱼时,要求饵的比重大,  相似文献   

2.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8):12-13
饵料:在垂钓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有这么一句俗话.七分饵来三分技。说的就是这个理。而善炼饵者,若大厨也,讲的是同样的几种饵料,在高手们手里,就像大厨师做菜一样,很快就能配制出让“顾客”心喜口爽的“佳肴”来,可见炼饵的功夫了不得,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炼就的。做为初学者应先从认识饵料的基本特性开始,并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才能熟悉和掌握饵料的物理状态(形状、大小、松、粘、软、  相似文献   

3.
一、肉饵的装钩方法用猪、牛、羊等家畜的肉作钓饵,生熟均可。垂钓前应预先将肉切成大小适宜的肉丁,放在饵料盒内备用。垂钓时取一块肉饵,将其挂在钓钩上即可。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7,(15)
(三)饵料的物理状态。掌握了上述配饵原则,还需要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改变饵料的状态。好的饵料状态是有利于形成诱鱼区诱鱼、鱼吞饵进嘴时不挡嘴、扬竿时不挡钩。具体讲,它包括饵料的软硬、黏度、化散速度、比重大小、内含成分  相似文献   

5.
王志钦 《中国钓鱼》2003,(10):22-22
一、饵料+添加剂+白糖 取颗粒饲料(大小均可)200克、安阳饵(一种商品饵)100克、玉米香精适量,白糖50克用开水化开放凉后滴入玉米香精;把上述两种饵料掺匀后倒入化好的白糖水。如果和好的饵料太散,可加适量的面粉。此种饵对钓鲫、鲤、草鱼都有较好的效果。钓友可按自己每次出钓的用饵量按此比例  相似文献   

6.
野钓试饵记     
王怀斌 《垂钓》2005,5(10):36-37
前段时间中国钓鱼频道和魔力饵王公司合作搞试饵活动,我得到了几包魔力饵王公司的混养系列饵料。收到饵料后,我就想找一个合适的塘口试试饵料。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钓鱼》2007,(7X):22-23
对悬坠野钓饵料的要求既不同于传统钓对饵料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钓鱼比赛时对饵料的要求。说它不同于传统钓饵料是指悬坠野钓的饵料除了注重饵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搭配外,还更加侧重饵的物理状态,对于饵的雾化、溶散、附钩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钓的饵料只注重饵料是否对鱼的口味,利用饵料的物理状态诱鱼的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任志新 《钓鱼》2005,(4):15-15
钓鱼用的饵料原材料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小麦、薯类、豆类等植物性和虾粉、鱼粉等动物性的东西。用商品饵去替代,必须要了解自己钓箱内商品饵的特性,这样才能正确搭配出合适的钓饵。  相似文献   

9.
国杰 《钓鱼》2009,(11):49-49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到天然水域中去博大鱼的心情不断高涨,在广大钓友中使用抛竿的人越来越多,可用手把几十斤的饵料捏成鸡蛋大小的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饵团得反复多次才能捏成理想的形状。由于湿的饵料内有化学添加剂,并且经过发酵,长时间用手和饵料对手有一定的腐蚀,捏出的饵团大小不一,其对投准也有很大影响,且由于钩外没有保护,也经常会出现鱼钩扎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猛 《钓鱼》2007,(6S):18-19
钓鱼活动离不开用饵,饵料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获的多少。所谓佳饵,不外是大家公认的饵料精品,使用得当,效果当然就好;使用方法不对路,佳饵也有不上鱼的时候。所以,正确、准确地使用好各种各类饵料就成为每个钓鱼人必备的一项基本功。现就饵料使用中把握“衔接”的方法和体会,归纳成篇,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0):12-13
拉饵的选择与调制尽管拉饵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可随意地拉大拉小。但是用做拉饵的商品饵在选择与调制上,可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拉饵的状态调整不好,其结果不是拉不出饵来,就是拉出的全是面筋,根本无法使用,所以调制拉饵的成功与否?与饵料中添加的小麦蛋白纤维多少及兑水量都有直接的关系,丝少了,拉不出来或拉出的饵小且粉,入水后钩上的饵就没了。丝多了,拉出一团不雾化的面筋,成了“死疙瘩”鱼不爱吃,而且,堵住钩门有碍中鱼。拉饵的脱水量也是不可小觑的。由于饵料的成份不同,它的吸水量是有差异的。初学者不妨取单种拉饵饵料试一试。先将它分成若干等份,再分别加八不同的水量进行调和,取一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将拉出的饵,分别置入杯中观察,就会发现入水后的拉饵状态差别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李旗 《钓鱼》2005,(10):35-35
将红蚯蚓晒干碾成粉末过筛,使其成极细的蚯蚓粉,再将面粉包在纱布中,用水冲洗搓,除其淀粉,使其成为面筋。或用商品鱼饵中的麦蛋白纤维40%加上60%的蚯蚓粉,将两者调和揉搓均匀,成为泥状放在洗净的塑料小盒内密封一天,即成蚯蚓泥饵。使用时只需要用钩尖在盒子里挑一点,(米粒大小)将饵料包住钩尖即可。使用中应注意不可用手在盒内抓饵料,因为此饵粘性极强,很粘容易粘住手指,如无法将饵料包在钩尖上,则可用钩尖在饵中挑一下。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5,(17):28-28
谁说鲮鱼饵料只能钓鲮鱼?钓不到鲮鱼的鲮鱼饵当然不能算是好饵料,但如果一包鲮鱼饵既可以上鲮鱼,还是鲫鱼的最爱,那么,这肯定是一包不可多得的好饵。  相似文献   

14.
汤昕东 《垂钓》2009,(5):34-35
问:我想开一种拉出饵团比较大的拉饵钓底,请问该如何配制,又该注意些什么?答:在开饵前我们对水情、鱼情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按照“拉饵=基础饵+状态饵+拉丝粉”的基本方法进行调制。这里所说的“基础饵”是指麸类、谷物类等植物类饵料:“状态饵”是指雪花粉、膨胀粉、烤麸、拉丝粉等,以改变饵料的状态和味型。掌握了这一基本方法,通过合理搭配,我们就可以开出有针对性的符合鱼情的拉饵。关于你想开出一种饵团较大的钓底拉饵,可以在基础饵中适当多添加一些粗颗粒的谷物类饵料等,加入适当比例的拉丝粉,就可以调出比较饱满圆润的拉饵来。  相似文献   

15.
陈家兴 《中国钓鱼》2000,(11):26-2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说了解自我,认知对方,方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战面胜之。垂钓也是如此,不仅要了解水况、鱼情、气象,还要了解该水域中鱼的食性与摄食嗜好,方可有的放矢选饵钓之。同一品种的鱼,由于生长的水环境不同和食物单一性的影响,鱼的进食习性往往有着明显的偏食性。因此,饵料的标准不在档次上,也不在奇香异味上,有些饵料看似很普通,有些饵料似乎土里土气,但在垂钓中它们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饵料。饵料的恰当运用.是垂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鱼儿能否进入您设下的“伏击圈”就饵上钩以及上钩率的高低。如若心中无数用饵不当.即便是再好的季节、天气和钓位垂钓.也往往难免无鱼问津望水兴叹。饵料又分诱饵与钓饵。诱饵方面的谚语主要有:饵料对了口,鱼群跟着走。曲酒泡小米,鱼儿都欢喜。  相似文献   

17.
运哥  李歌 《垂钓》2005,5(3):33-35
欲依鱼情调钓,前提要先把我们的观察角度改以“鱼的感受”为中心方可。须知在鱼的世界中,只有就饵或不就饵两种选择。如选择就饵,其每次愿意拉动饵料的力道也不一样,与天气、水情、饥饿程度、戒心等因素有关,种种正负因素综合出来的力道大小,从浮标反应中可以看出端倪。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鱼嘴的拉力值,再把钓组的残存力尽量调整与此值贴近,鱼讯必然漂亮。  相似文献   

18.
《垂钓》2004,(6):70-70
鳊鱼是一种中层鱼,喜欢聚群,食性较杂,特别喜欢带有酒香甜味的饵料。垂钓鳊鱼的饵料以素食为主,目前市场上好像很少见到专钓鳊鱼的商品饵,所以垂钓鳊鱼的饵料一般需要钓者自行调配。我本人用饵的指导思想是原料易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李旭东 《垂钓》2005,5(7):39-39
饵料在垂钓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决定着你的钓获量。饵料可分为诱饵和钓饵,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我的常用饵。  相似文献   

20.
谷晓林 《垂钓》2005,5(3):26-26
调标是每个钓鱼人必须面对的之一。现在的调标方法有很多,但不论用何种调标法,其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能较好地控制两饵在水中的状态。饵料在水中的状态无非是两饵卧底、一触一卧、一悬一触、两饵悬浮四种。可是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饵团在水中的状态不是直观可见的,它只能通过浮标钓目的多少来间接反映,而要完整地实现饵团在水中的那四个状态,又与浮标的调目和饵料的比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