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感与科学理性、哲学理性难以调和,但与实践理性可以局部结合,即理性情感.理性情感的确立对议论性文章的写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对西方传统“认知理性”纠拨的“交往理性”的提出,是西方理性观念的一个巨大的飞跃。这种“交往理性”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找到其理论对应物,儒家的仁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类早熟的“交往理性”理论。今天,对仁学中的“交往理性”思想的重新发掘,必然会对现代人类的理性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植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哲学·理性与生态——读《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理性哲学置身生存境域,对人的世界性存在予以心灵化探询。其哲学意蕴首先呈现于在对理性的历史考辨,其理论创新则体现于对生态理性的原生性论证,由此构成一种初具规模的新哲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刊1995年总目录哲学·哲学史列宁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比较管窥成一丰(2,5)论邓小平的实践理性观--中国当代理性沿革的辩证省察袁祖社(2,1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及其时代价值延直(2,19)邓小平的行政发展思想及其贡献袁奋光(2,26)...  相似文献   

6.
交往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是交往共同体在对话知识观的视域下对教师教育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手段的总和。其核心概念交往共同体、交往理性和对话学习基本上反映了交往理性教师教育的内涵。交往理性教师教育范式具有主体间性、对话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是对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危机的克服与超越。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理性观的革命 :第一次是必然性梦想的破灭和偶然性微积分原理的诞生 ,即概率理论的产生。这次革命在科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以“概率革命”而著称。第二次主要关心人脑适应或应付瞬息万变的未知世界的方式。无限理性不关心搜索的成本 ,而有限理性通过终止规则明确限制了搜索活动。受限制条件下的最优化模型也限制了搜索活动 ,但它是通过计算最佳终止点做到这一点的。有限理性敢于在不寻求最优化搜索和终止规则的简捷启发式上“下赌注”。它在目标或线索间进行有限搜索 ,并利用环境结构产生适应性决策。  相似文献   

8.
现代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工具理性主导的有效教学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的主体价值的丧失;有效教学向价值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有效教学在实践中也遇到诸多操作难题。摒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二元对立的有效教学观,实现两者的统一是有效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以科学的方法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是现代有效教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生命意义的安顿问题在当下即是何以成就终极关怀和走出意义危机的问题。本土化的个体价值理性自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生命本身、生命构成、人的生存方式三方面论证了生命意义考察的方法论原则;界定了个体价值理性,从学理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证了个体价值理性何以成就终极关怀;从中西文化比观视野里考察了本土化个体价值理性的创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当代道德教育的三重理性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教育并非一种诉诸非理性的救赎式、苦修式教育以及一种规训式的主体性教育,实为一种诉诸理性之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和最终受纯理性支配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如是,理性的进路理当成为道德教育得以通行无碍、圆融自足的应有之维。具体言之,一是要在交往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其从强制式灌输到对话式启导、从接收主体中心到去中心化的主体间性的转向;二是要在价值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其从智性言说到德性叙事、从成材之教到成人之育的跃迁;三是要在实践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其从理论世界到生活世界、从文本依赖到实践诠释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在全面分析了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康德的理性批判的重要思想作的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作者从分析旧形而上学的困境的根源出发,说明为什么要对理性进行批判,怎样对理性批判以及对哲学的改造,确立哲学新的功能原则并完成对信仰的重新奠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中求实观、矛盾观、实践观和唯物史观四大观点构成了邓小平哲学的主体框架,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求实观是邓小平哲学的灵魂,贯穿于其他三大观点之中;矛盾观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方法;实践观表现了他尊重实践、相信实践、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经验的认识论;唯物史观展示了他的生产力理论、领袖观和群众观以及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级斗争和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儒学演变的历史表明,政教分离将是传统道德理性继续存在的可能性途径。20年代的科玄之争,突显了传统道德价值理性的存在层面;80年代的文化热,又预示了其落实的个体面向。因而,以个体为最终落实的道德、哲学与宗教的三位一体,将是儒家道德理性存在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经济人"假设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通过对"经济人"思想中的理性这一特征的探讨,可以揭示出:从效率标准及其实现途径的角度看,"经济人"的完全理性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模式和动力基础。从思想文化的价值条件角度看,"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论证了现实依据和发展警示。从人性设计的角度看,"经济人"的"相关理性"、"社会理性"、"预期理性"等情结为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素质建构丰富了路径选择。这些不同角度的理性层面特征对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主体素质基础构建的启示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康德哲学是美国超验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超验主义文学的普遍特征是通过对于自然的感性直观上升到对于真理的知性认识并最终通达实践领域中体现人类自由的超验的道德法则.这种由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地不断升华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内容.超验主义文学具有内在的体系和规律,是对康德哲学生动的文学阐释.它的自然观和思想观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马拉松运动的良性健康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力。文章结合文化价值融合相关理论,从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层面,分析了目前马拉松“感性”火爆的内在原因,探讨了马拉松应有的“理性”内涵,即马拉松文化与本地文化共通,马拉松自身价值与人和城市发展价值的融合,科学健康理念的普及和平等公平体育环境的塑造,并提出了促进马拉松“理性”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基于他对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区分的基础之上。他在对理想城邦与现实城邦的论述中,指出了二者的逻辑并不是一致的。在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论述正义时,指出了公正这种美德是不能脱离友爱这种美德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和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根本属性;实践理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新精神的基本理论视野;着眼于实践理性的理论视野,实践创新是我们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是以理性出发点来思考人的行动和全部现实生活的,是重理性的哲学,与哲学的这一转向相契合,西方近代人学也饱含着理性气息,贯穿着理性原则,理性成为对人性追问和考察的出发点。在人性问题上,经验论和理性论分别从自己的哲学主张出发形成了感性人性论和理性人性论两条人性理路,但西方近代哲学经验论和唯理论在人性理路上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只是他们人学理论倾向上显示出的一些特点,从总体上看,他们对人性的阐释,都有着理性的特征,理性人性论是西方近代人学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实践,在变革理性思维中突破二元思维的局限,关注人本的内在向度,领悟生存的真正含义;在价值取向意义转变中认清价值原点和价值终点,将意义追寻转向为意义赋予;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寄托领悟终极形上之道,在深度反问人生意义下自觉履行社会道义,通过理性实践思维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