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     
那是一个缺乏色彩的秋天 ,风独自徘徊在林间 ,心里藏着无限忧郁。她渴望有谁的引导 ,她不知该向谁诉说。她的眼泪默默地掉下来。绕过一弯又一弯 ,风突然发现有个与她一般大的女孩坐在金黄色的落叶铺成的地上 ,遥望远方。走近了 ,好像是她的脚步声打扰了那个女孩。女孩回过神来轻声问到 :“你是谁 ?”……于是她俩相识了 ,那个女孩也很忧伤 ,其实是同命相连啊 !那个女孩是个盲人 ,这使风十分惊讶 ,同时也带着几分怜悯。那个女孩在向风诉说着她的痛苦 :“我的继母经常虐待我 ,还嫌我是个瞎子 ,不让我读书……”说着 ,说着 ,她哭了 ,哭得那么伤…  相似文献   

2.
无悔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女孩,从小就像她的父母一样,对《河南教育》爱不释手,以至于收藏成瘾,直到如今。那个女孩,就是我。多年来,是《河南教育》伴我上学读书,直至走上三尺讲台。是《河南教育》让我懂得了许多哲理和真谛,为我展现了一方亮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放牛的女孩     
“大姐姐,你要蘑菇吗?”我身后传来一个陌生的童音。我转身一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圆圆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身穿一件花褂,手里挎着一个小篮子,这不正是我在车上向外观景时,看见的那个放牛的女孩吗?我坐在游览车上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浏览窗外的景色,那雪白的云在天空随意地变化着,碧绿的草地上有个女孩正赶着牛群向东走,难道这女孩跟我走了这段不近的小路?“多少钱一斤?”我望着她和善地问。“不,我不是卖。”她红着脸,手不停地摆动着。不卖怎么还问我,我感到莫名其妙。“我……我……我想用蘑菇换你的书。”她终于鼓起了勇…  相似文献   

4.
心中有眼     
星期天我们一家3口去公园游玩。在去公园的路上,我们遇到一个女孩,大约20岁。她蹲在地上,长长的头发遮住了整个脸。女孩面前放着一张很大的白纸,上面说,自己是个大学生,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把钱包弄丢了,现在没法回家,而且还在饿肚子,请路上的好心人给她一些钱,让她可以坐火车回家。女儿认得一些字,她看了半天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然后她对我说:“爸爸,这个阿姨真可怜,我们要帮助她。”我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前天的晚报还登了这事,提醒市民不要上当。我对女儿说:“这事我们别管了,抓紧时间去公园玩。”女儿听了我的话,显得特别委屈,不愿离开。这时候妻子迅速从包里拿出5元钱对女儿说:“快把钱给阿姨,她需要我们的帮助。”女儿连忙兴高采烈地把钱递给了那个女孩。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关于千纸鹤的秘密。在高考来临之际,有一个女孩听一个算命的说,她的哥哥考不上大学。可是那个女孩拼命地说那个算命的算得不准,还说她的哥哥一定能考上大学。在这天之后,那个女孩子找了所有能帮助她折纸鹤的人,朋友们问她叠纸鹤干什么?这个女孩隐瞒着这个“秘密”。朋友说:“要叠你自己叠,关我什么事!”这个女孩却  相似文献   

6.
女孩小宁被一家事业单位录取,十分兴奋,同时被录取的还有同系的一个女孩,苗条倩丽。小宁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而那个女孩家境十分优越。开始实习了,小宁处理一些简单的内部事务,而那个女孩从事较为体面的工作。那个女孩的父母要在这座城市为她购置房子,怕她受租房奔波之苦。而小宁,只是想着在哪里租房方便,便宜。主任找小宁谈话:“单位没有宿舍,住的可能不方便。”小宁看了看主任:“我会自己租房子的,不会麻烦。”“小张说她爸妈给她买房子,不用我们操心了,你呢?”“我也不会让领导操心的,我会努力的,以后等我买了房子还要把我爸妈接过来呢。…  相似文献   

7.
为善良加油     
在公交车上,我前面站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车上很拥挤。这时候上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气喘吁吁地,感觉很疲惫。我前面那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就对她前面那个坐着的男青年温和地说,请你给这位抱孩子的母亲让个座。那个男人无动于衷,眼睛盯着窗外,似乎没有听见。但女孩并没有放弃,每过一分钟便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8.
与花交谈     
晚春的一个中午 ,老人又在阳台上坐着了 ,仍不时地说着什么。她向着阳光 ,布满皱纹的额头闪着光亮。女孩想 ,她一定在跟阳光说话。看见女孩 ,她的眼睛马上明亮起来 ,然后朝向里面的房间喊道 :“快点给我起来。这幢楼里你起床最晚。”可是里面并不回答 ,老人就笑着叹口气 ,“都中午了。”女孩想 ,她一定有一个懒孙子。她真想认识一下那个喜欢睡觉的男孩。女孩的父母一直在闹 ,起初是分居 ,最后是要离婚 ,战争漫长而持久。起初家里很吵 ,闹着闹着反倒清静了 ,经常剩下女孩 ,独自守着这份儿“战争”间歇的宁静。这天上午 ,女孩太闷了 ,冲出楼 ,…  相似文献   

9.
错不在孩子     
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暖又恬静,几个七八岁的小孩儿在窗外“跳房子”,开心的笑声不时传来。这笑声感染了我,我扔下案头的工作,倚窗望去。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重,我已经很少看到这种轻松的游戏场面了。那个穿红上衣的女孩显然很有统帅才能,她不时地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公平而又合理,看得出大家都很服她。她自己也不骄不躁,有输有赢,但不管是输还是赢,都是一脸的愉悦。这个时候来了一对老夫妇,两个人拉着一个男孩。看到大家玩得有趣,男孩也要加入。奶奶拉住红上衣女孩,笑眯眯地替孙子求情,并掏出几块糖给她。女孩没有拿糖,但…  相似文献   

10.
音乐心情     
匆忙跳上公交车,在后排找到一个空位,一屁股坐了下去,抬头,邻座是位长发的女孩,我定了定神,会是她么?她注视着我也不觉一怔:“晓飞?”一袭飘逸的长发再次撩开我的心扉,让我想起在那个心动的季节那个让我心动的女孩,“雪儿……”我有些失措,失去联系三年多以为从此将再无缘相见的人,竟然会在异地重逢,一瞬间,  相似文献   

11.
一所重点小学的女孩,她的父母离异,自己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她今年才12岁,然而她的行为却令人震惊:她经常以买东西为名,想方设法骗奶奶的钱;她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谎说父亲是大官,母亲在美国,穿“名牌”,去发廊,一次过生日就花掉200元;她追求异性,常和高中的学生结伴游逛,上网吧,打游戏机,还经常借故逃学。她甚至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我长大也让父亲养着,我才不去上班呢,上班实在太累了。如果父亲不给我钱,我就去歌厅当‘三陪’,看丢脸的是谁!”年仅12岁的女孩有如此言行,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深思。孩子…  相似文献   

12.
筱禾 《神州学人》2000,(6):29-29
那日,同事购得十几本“留学生”的书,有编的,有著的,办公室的几个人围着这些新书挑来拣去,品头论足。书的编著者多是熟悉的名字,有的还是认识的朋友。大家边翻选着,边搜索着大脑里的储存信息,交流着作者的过去与现在,评说着文字与文体。我是在翻过了几本之后,翻到了曹明华的《世纪末在美国》的。看到“曹明华”的名字,我的大脑也迅速启动,检索着近乎遥远了的信息。“这个曹明华,是不是十年前写过《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的那个上海女孩?”我似肯定又不确定地说。“会是那个女孩吗?”有人疑问着。“那个女孩文字不错的。”我的…  相似文献   

13.
好些年前,在《儿童文学》上读过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重男轻女,只疼爱女孩的弟弟,他们不愿送女孩读书,让她每天都出去拣枯叶。里面出现最多的场景是女孩拖着一根长棍,将落叶一片片穿进去,伴随着哗啦啦的声音独自穿过树林……叮当的故事让人心疼地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孤单的女孩,虽然她们的遭遇并不相同,却都源于同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路程。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时是早晨  相似文献   

15.
弟弟的趣事     
我有一个讨人喜欢的弟弟——康康,他长得太清秀了,有点像漂亮的小美眉,为此引出了几件惹人发笑的事。趣事之一:有一天,我、弟弟和妈妈走在大街上,在我们旁边走着一位妇女,领着一个比弟弟小几岁的女孩。那女孩哭着喊着要让妈妈抱,女孩的妈妈便指着弟弟,对女孩说:“你看那个小姐姐多乖,她就不用妈妈抱。”我和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弟弟羞答答地低下了头,脸上浮起了两片红云。趣事之二:快过年了,妈妈领着我和弟弟去买新衣服。妈妈给弟弟挑了一条黑色的上面有奥特曼图案的牛仔裤,按在弟弟的腿上比画着。这时,售货员阿姨突然温和地说:“这是男…  相似文献   

16.
冬日的阳光很远,很淡。被严寒吹皱了皮肤的人们,多么渴望去吮吸冬日那少许的温暖。酒店的停车场上,一辆蓝色的小轿车疾驰而来。一个衣衫褴褛,头发乱得如同鸟窝的老乞丐,跌跌撞撞地向那辆车跑去。“吱——”,车停下了。一个梳着羊角辫,身穿厚棉袄的小女孩跳了下来。那小女孩看上去约摸六七岁,手里还握着一根棒棒糖。乞丐跑到她面前,哆哆嗦嗦地乞求道:“小朋友,良心好,读书上大学;小朋友,良心好,给我一点钱……”那节奏有板有眼,像演员唱快板似的,一点不含糊。这时,女孩的父母也走下车来,小女孩害怕地躲到父母身后,还不时地转头看看那个老乞丐…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她父母所在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的早晨,我同平时一样走在上学的路上。天阴冷冷的,空气无色无味透明地散布在我的周围——之所以不说无嗅,是因为我喜欢按心情给空气抹上味道,以显示自己的生活情趣。我使劲地抽着鼻子,今天的空气是甜甜的,我这样想。这时候,我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女孩,一步一步地朝前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直到她消失在我的视野中。她……她应该曾经在东京的机场里举着一块牌子,焦急地叫着“完治,永尾完治”吧?那个……那个酷似赤名莉香的女孩儿。  相似文献   

19.
每逢春节,女儿都能得到不少的压岁钱,但我和妻子从不过问她如何花法,只是在她的储蓄罐上贴上一句话:“钱要用在刀口上。”一次,她看到女同学头上都夹着一支很时髦的玫瑰花发夹,也想买一支。她捧着储蓄罐想了半天又放下了,说发夹时髦一阵子之后就不会再用了,能省则省。她用理智战胜了盲目从众心理。一天,我带她去市场买菜,看到街口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当众跪着,胸前挂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我要上学”的说明,说她死了父亲,母亲又卧床不起,她被某中专学校录取,却无钱上学,请求好心人施舍云云。女儿看了,把钱从袋里掏出又攥住…  相似文献   

20.
星期一早上,一位女同学很紧张地告诉我:“老师,我六百元钱不见了!”我朝她看了一眼,她立即补充说:“这是我爸爸给我买自行车的钱,我忘了拿出,带到学校来了,早自修的时候还在,可现在不见了。”我有点难受,钱带到学校丢失了。肯定是我的学生拿的。我们是寄宿制学校,钱不可能立即转移,只要稍稍施加一点压力,或者采取一点措施,问题就会明朗化。可是,都是大女孩了,钱的数量又这么多,如果让它明朗化,那个拿钱的孩子不是永远有一个难堪了吗?怎么办呢? 这批孩子从6岁进来,到现在都变成大姑娘了,我得仔细想想处理的办法,不能简单从事。我把女孩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