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推广幼儿园特色区域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本土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本土资源,让孩子感受到家乡美好,进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重要情感。笔者在文章当中针对本土资源进行挖掘,探讨怎样利用本土资源来凸显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土特色文化具有原发、自然的特性,与幼儿教育的主体——孩子,有着天然的合一。作为教育者,如何将本土特色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幼儿园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园通过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中的教育内容和价值,运用文化共享、目标研讨、实践探索等方法将乌海本土的特色文化——书法、石、沙带入到幼儿的教育中,不但让幼儿了解了家乡的文化特色,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还丰富了我园教育的内涵,创建了我园的园本特色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陶塑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代代的传承,使其具有了独特的亲近性。为教育的开展,开发幼儿陶艺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加他们对本土地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先生说过:"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和经验中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蕴涵的新理念。从创设本土文化园本课程的背景、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成效分析等三方面来探讨基于本土文化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构建了本土气息的特色园本课程体系,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家园互动。  相似文献   

5.
深入挖掘本土民俗文化,利用本土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能够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使本土民俗文化潜移默化地走进幼儿生活、印刻幼儿心中,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原则,然后提出了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的适宜性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惠娟 《成才之路》2012,(35):74-74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觉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觉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是来自《纲要》的要求心声。《纲要》中还强调:教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话、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可见,热爱家乡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环境作为潜在的教育资源,其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我们的家乡——黑河,作为国家首批边境开放城市,地处祖国的北方,依山傍水,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如何利用黑河现有的本土资源环境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我园有意识地选择黑河本地域最为典型、最富有特色和最能教育人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情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晓琴 《广西教育》2013,(41):92-9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全国草绳的生产基地。鉴于此,我园努力将草绳融人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草绳纳入到幼儿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力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是幼儿品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低,情感体验又具有直观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时,要从幼儿易于接触到的,容易理解的事物开始,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以及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引导。一在参观和观察中培养幼儿热爱家乡要教育幼儿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幼儿热爱家乡。通过参观和观察,让幼儿直接感受家乡的美,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名胜,使幼儿萌发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带幼儿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为解放家乡而英勇牺牲的先烈;登山远眺,指点幼儿观赏家乡秀丽的山水和一座座矗立的高炉和竖井;观看城市新建的和正在进行建造的大型建筑,并请工地工程技术人员给幼儿做简单生动的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参观和观察,幼儿萌发了热爱家乡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区活动是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我园在利用孩子熟悉的本土课程资源,挖掘本土资源中有价值的内容,创设本土化的游戏场景,开展本土化的幼儿游戏上做了一些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了解家乡、关注家乡,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萌发生活在水乡古镇的千灯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方言主要是指某地区或区域具有的区别于非本地区或区域的语言交流方式,是地方文化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元素,而童谣又是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以童谣为载体,通过日常生活随机教育、民间游戏、主题教育、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等途径,对幼儿开展方言教育,使幼儿会听会说家乡话,引导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特色,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特产资源作为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意义。文章从诸暨市现有的特产资源入手,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一是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引发爱乡之情;二是组织乡土化的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参观游览中萌发爱乡之情;三是开展乡土化的手工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触发爱乡之情;四是开展乡土化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探索思考中生发爱乡之情。  相似文献   

13.
特产资源作为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意义.丈章从诸暨市现有的特产资源入手,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一是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引发爱乡之情;二是组织乡土化的实践活动,使幼儿在参观游览中萌发爱乡之情;三是开展乡土化的手工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触发爱乡之情;四是开展乡土化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探索思考中生发爱乡之情.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少年世界》2014,(2):35-36
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美术创新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形式表现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经验,既能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充分利用家乡的环境资源让幼儿感受到了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我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宏观指导的重要文献,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行动法规和各项工作的指南。我园在全面学习、认真领会文献精神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培育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一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规程》在第五条中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这不仅指明了幼儿园德育的具体内容,而且也突出了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教育目标。我们认为,幼儿知识少,抽象思维差,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对家乡、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社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本文拟挖掘海安县墩头镇的本土红色文化,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入手,通过各种途径在幼儿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使爱国主义教育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心中奠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导刊》2008,(3):F0002
广州市从化幼儿园结合本土实际,以“走进儿童世界、构建温馨乐园”为宗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等资源,收集、整合各类乡土素材,创设了“艺术长廊”、“茶艺廊”、“农家小院”、“艺术大堂”、“小中药园”、“水区”等系列区域特色环境,大大满足了幼儿快乐操作的需要,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特色环境的构建作为园本资源整合利用成果之一,凸显出该园园本课程实施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正>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课题是《基于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深化研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古镇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基于以上特点,我们把课题研究和本园地理环境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我当小导游     
一、设计意图《纲要》中强调“幼儿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幼儿园的教育应与社区紧密联系”。我园地处滇中碧玉的玉溪城市区,玉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本土文化。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但他们渴望对家乡有一个完整的、深入的了解,渴望与同伴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和听过的传说。设计本次活动,是让孩子们能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体验同伴之间相互分享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二、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①体验与同伴分享欣赏、学唱玉溪花灯讲方言讲述:我当导游传说故事会参观访问认…  相似文献   

20.
黄瑂  兰一心 《教师》2023,(29):111-113
饮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地方的风土人情、饮食与生活习惯。食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将地方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健康食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能促进幼儿对本土饮食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涵养幼儿的文化品格。文章基于本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视野,探讨将木兰溪饮食文化融入以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幼儿园为代表的木兰溪流域“生命体验”教育科研项目基地园健康食育课程的价值与途径,提出通过开设木兰溪美食小论坛、建立木兰溪美食坊、举办木兰溪美食节,来构建特色化健康食育课程,促进家乡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