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理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中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索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物理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要求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要求的教育。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的尤为重要。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并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下面谈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如何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化学现象能产生强烈的好奇,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化学与…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和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其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道的化  相似文献   

8.
化学课是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应发挥优势。初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付学力 《考试周刊》2010,(55):207-207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并着重培养科学思维方法。高中化学要求创新教育,但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并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和知识形成的原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李永红 《新疆教育》2012,(23):170-170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专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专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创新思维的教学理念。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创新意识的建立尤为重要。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石朋钊 《新疆教育》2013,(3):110-110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剐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因此,在中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物理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唐翠香 《中学理科》2006,(10):41-42
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的热门话题,也是今后教育工作的灵魂。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与再现,不具首创性。所以,中学物理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与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索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物理既是一门源于自然的基础学科,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培养人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的最好学科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物理知识这一载体,创新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郑芳梅 《广西教育》2007,(11B):21-21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化学课是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应发挥优势。初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中学的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首创性。所以,中学物理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