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时期 ,也是美国积极准备对外扩张建立世界强国的重要时期。体现美国理想主义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门户开放主义 ,极大地加快了美国向远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动机。中国在远东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中国对美国制定有利的对华政策很有必要。所以 ,进入 2 0世纪后 ,美国的汉学研究逐渐成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汉学研究机构的纷纷建立二十世纪初 ,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书本 ,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一种是欧洲启蒙运动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中国 ,另一种是 19世纪所接触的落…  相似文献   

2.
自然史博物馆自出现至成熟历经了6到7世纪的演进。14世纪欧洲出现“自然博物珍奇柜”是为自然史博物馆之雏形;18世纪大英博物馆自然史部向公众开放,法国自然史博物馆更名是为自然史博物馆成熟之标志;19世纪欧美各大著名自然史博物馆相继建立,标志着自然博物馆的发展达到一个顶峰;20世纪后半期至今,各大自然博物馆适应社会化时代的需求,调整和改变着各自的态度和哲学的取向,不断采取新的呈现技术,为大众而教育的目的努力是为自然博物馆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现状、趋势与主要学术观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对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需求而产生的知识服务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服务机构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有关知识服务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为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晚清”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涉足晚清文学,但尚未出现过《中国晚清文学革命史》(马春林著)这种明确肯定晚清文学 “革命”性质的论著。 视角宏阔,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采取“世界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宏观视角,将晚清文学革命置于世界性文学交流的大系统和20世纪中国文学新旧嬗替的整体进程中审视和考察,从而获得不同于以往文学史研究的新认识:晚清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封闭的本土文学走向开放的世界文学的辉煌起点。它标志着中国人“世界文学”意识的觉醒;它是中…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大量的传教士和外交官等涌入中国,这些来华西方人士为了顺利地在中国开展相关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汉语的学习。来华西方人士的汉语学习,其加重了近代历史上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奴役和被侵犯的程度,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该时期来华西方人士汉语学习也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了汉学的发展。因而,探究该时期来华西方人士的汉语学习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对外汉语传播、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际,国内外学术界普遍经历了一次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型,"文化研究"迅速成为了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而事涉文化研究,则必然绕不开伯明翰学派。  相似文献   

7.
日前逛书店,见一装帧素雅大方的新书,名日《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该书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粗翻一下,觉得不错,于是购下。治历史的学者,研究重点往往放在少数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知识分子,而对广大的民间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则成为一个缺环。近年来,学术界对晚清时期民间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有所加强,但是成系统的专著仍是凤毛麟角。因此,乍见该书,便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分析、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势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由辽宁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一书以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了中国未来50年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9.
马林青 《兰台世界》2005,(6):112-113
爱德华·沙畹(1865-1918),一位鲜为人知的法国汉学家,却和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中国学大  相似文献   

10.
一 作为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社,作为一座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化重镇,作为一家曾经与英国麦克米伦公司、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并称为世界三大出版机构的出版企业,刚过百年纪念的商务印书馆在一个世纪的历史视野中逐渐成了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它的研究在世纪与千年之交前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纵观儿童诗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儿童诗.乃至整个中国儿童文学的兴起都是20世纪之后才出现的。而早在18世纪的英国,儿童诗就随儿童文学的兴起受到重视;到了19世纪,儿童诗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英诗中更是不乏流传广泛、深受喜爱的儿童诗杰作。借用各种修辞手段,诗人们最有效地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把孩子们饱满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和天真的语言.以及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文献学研究综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世纪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确立的时期,传统学术的继续发展与西力‘学术思想的引进,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献学在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20世纪后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学术界、读书界及图书馆学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面梳理和挖掘国内外有关中国20世纪上半叶唱片文献的研究并对其展开述评,以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继续加大钩沉、甄别、整理中国20世纪上半叶唱片文献的力度,整合两岸三地尤其是海峡两岸的相关唱片文献资源的展开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不同学科领域内研究唱片文献的新方法、新思路,并根据具体唱片文献的特点有选择、有鉴别地运用这些新的方法或思路,但不必形成对某一种研究方法或思路的迷信和盲从。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作为"成瘾性消费品"的茶叶和鸦片,与白银一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三角贸易品",主导了中西社会变迁。研究19世纪,将眼光转向经济领域,既定的结论如1840年或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的起点等,将需要得到重新检讨。  相似文献   

15.
一、徽州档案研究概述随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徽州文书文献等资料的发现,徽州档案逐渐被一些专家列入研究范围:徽州档案的研究使徽学地位在学术界确立,推动了徽学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列的中国三大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西方媒介史时可以发现,从16世纪到17世纪,荷兰是世界出版业的中心。——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而且,关于荷兰还有一个令人不解的历史现象: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当日本闭关锁国时,为何仅向荷兰打开了大门,许多荷兰出版物被翻译成日语,以至于西方的学问在日本被称为兰学?  相似文献   

17.
广告与GDP关系: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广告研究的基础数据为广告经营额,是所有在国家工商局广告管理机构登记的广告经营单位的年营业收入总额,①是在国内外中国广告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官方权威数据.  相似文献   

18.
王绍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两先生相齐名。《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人们把生活变成诗歌,19世纪人们把生活变成散文,20世纪人们把生活变成广告,21世纪人们把生活变成财经。  相似文献   

20.
邬静洁 《中国出版》2014,(19):70-70
20世纪前半叶,是近代启蒙思想在中国风起云涌的半个百年,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中国文坛涌现出众多思潮、流派、社团、作品,国内外也出版了多种有关20世纪文学史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专著,却唯独没有一部大型的文学编年体著作。由卓如、鲁湘元主编,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编年》)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大型文学编年体著作的空白。《编年》采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平实的叙事之中,用客观、公正、准确的史料回顾了20世纪前50年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完全用史料说话的文学历史专著,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和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